大学新生入学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

2020-01-02 08:25别毕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生大学心理

别毕荣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招生宣传时,如果有人问学生:“我们学校不管你是否学习,都能保证你考试及格,你愿意来我们学校读书吗?”绝大多数学生会非常鄙视这样的学校并选择拒绝填报;而入校两个月后,再以相同的问题向新生提问,部分新生的回答可能是肯定的,或者尽管回答是否定的,但实际上是期望如此的。为什么部分新生会出现这样的思想转变?班主任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减少这种转变呢?本文分析了在高考结束以后,经过军训,再到开始大学学习生活一个半月的期间内,大学新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并且提出:这是一个机会难得的心理窗口期,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够帮助此时期的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1 高考之后大学新生的心理分析和对策

这里定义“高考之后”为学生高考结束、填报志愿和大学军训这一时间段。高考之前,除部分成绩优异或者完全不介意学习成绩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这种长期的来自家长、老师和身边同学的压力事实上成为一个慢性应激源①。如果没有有效的心理介入,学生会程度不一的身心失调,严重时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生理健康,比如焦虑、高血压甚至一定程度地减缓智力发展。而高考一结束,这种压力突然消失,学生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对未来会或多或少有些憧憬和规划,这时的学生积极向上,希望能甩掉以前的种种不堪,从头开始自己的生活。因此,对于那些学习要求不严格的学校,会遭到他们鄙视。但是,导致他们中学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内在因素并没有消失,这些内在因素更多的是人作为生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也含有部分不好的习得行为。尽管如此,强烈的向好动机仍然提供学生人生转变的契机,学校和老师及时帮助学生抓住这个心理变化的窗口期非常关键。强化向好动机,将责任感赋予具体的行动是这段时间心理干预的关键目标。

1.1 窗口期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评估应激源

在高考结束后的窗口期第一阶段,防止学生出现本能漂移,避免导致有益的习得行为消退非常重要。一些常见的错误说法和做法有:“大学是非常轻松的,不需要认真学习的”;“读大学主要是为了混一个文凭”;“高考结束了,可以完全地放松了”等。这些使得中学阶段通过强化控制得到的自律被轻易改变,而且由于目标反应与生物相关因素一致,这种应激源的反射作用就会非常有效。这些为后面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埋下极大的隐患,会导致恶劣的后果;但这个时候继续使用过于强烈的强化控制手段,也会让学生向好的动机消退。因此,这个时候,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评估应激源。

1.2 面对第一个应激源——延续中学获得的有益的习得行为

首先要认清此时的应激源。所谓应激源实际上都是对有机体的刺激事件,它要求有机体作出适应性的反应。个体为了应付这些改变而做出的反应包括许多方面,是多种反应形式的综合体,包括生理上的、行为上的、情绪上的和认知上的②。第一个应激源来源于中学学习压力的突然减小。在高考之前,学生处于对长期的学习压力这个慢性应激源的一般适应症候第三阶段——疲惫阶段,躯体处于慢性应激状态,一定程度心身失调。然而,这时的学生在抵抗期对本应激源形成的忍耐能力处于高效用状态,这些忍耐能力包括对艰苦学习的一定程度地认可、自觉的自律等等。在学习压力突然减轻的情况下,人追求安逸的本能就会与“放松”等反应目标一致,学习压力减轻这个应激源的反射作用急剧放大。然而事实上,进入大学只是一个新的艰苦学习阶段的开始,这种认知上的巨大反差将在学生入学后成为急性应激源,将唤醒中学阶段形成的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引发典型的进攻或撤退模式。因此,正确地引导新生认识高考结束后只是一个短暂的过渡过程,后面的大学学习任务并不轻松,区别只是学习的形式会发生某些积极的改变等,同时施加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比如加强英语学习,准备入学的英语分级考试,预习高等数学等),以防止过于放松,从而保持中学阶段的一些好的习得行为,形成学习状态的平滑延续和过渡,这对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1.3 面对第二个应激源——将向好动机明确化、具体化从而强化向好动机

第二个应激源来源于对未来的憧憬。刚入学时期大学新生对外来的相关安排(即使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的接受度最高,接受建议的阻力最小。从学生填报完志愿,到军训结束,憧憬尚未消失,向好动机一直保持着。这个时段最关键的是让新生认清自己的专业,初步形成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这些会让新生向好动机具体为某个计划并能够部分变成实际的行动,相应地,这些具体的付诸于行动的计划也同时强化新生向好动机。因此,新生入学之前,引导学生收集所选专业的相关信息,了解专业学习的科目;新生入学之后,接受老师的专业教育,与学长交流学习体会,参观实训室,了解专业的就业现状和行业企业文化等,都是极其重要的强化向好动机的方法。

以上心理干预可以由懂得大学教育的家长或与学生联系较多的招生老师引导完成,同时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对新生进行必要的学校学情介绍与专业介绍。

2 大学学习生活开始阶段的新生心理分析和对策

2.1 窗口期第二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认知评估未来的大学学习生活

如果在大学学习开始之前,对大学学习的艰辛程度有正确的认识,对专业学习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有强烈的学好愿望,那么即将开始的大学学习生涯尽管非常辛苦,但将是人生的一段快乐旅程。这是大学学习目标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内容与兴趣的契合度、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决定的。帮助新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的差别,也是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有力手段。反之,如果没有前期的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松之后,骤然遇到困难的学习内容以及对学习任务完成的高要求,新生会产生两个明显的心理现象:味觉—厌恶学习(taste-aversion learning)和本能漂移(instinctual drift)。

2.2 新生的味觉—厌恶学习分析与对策

所谓味觉—厌恶学习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机制,其实验由来是基于老鼠如果尝试过一种令其感到极不舒服的具有特定味道的食物后,它将再也不会食用有这种味道的食物。人类在心理上也有类似的反应,而且味觉厌恶仅仅通过新异味道(CS)与其后果的一次匹配即可成形。在这里,新异的味道可能来自课堂上老师某个不经意的表情或言语,也可能来自某次让其感到沮丧的实验或作业。在负面情绪已经被唤醒的情况下,这些完全不具备主观恶意的言行会被赋予不好的含义,从而形成新生对某门课程、某些学校管理制度甚至大学生活的厌恶;而且这种不正确的认知形成后很难改变,严重时甚至引起其生理上的不适。

对于味觉—厌恶学习,班主任可以通过帮助新生提前认知评估大学及大学的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③,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等很大程度防止其发生。作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发展出一套有明显成效的方法。军训结束,班主任完全接手新生班级的一个月内,以宿舍为单位进行座谈,一般问四个问题:“你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你想通过上大学得到什么?”“为了实现目标你有什么计划?”“如何和同学相处?”第一,通过探讨“新生心目中的大学是什么样”的问题,讨论与交流大学阶段对人生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在读大学的优缺点,消除后阶段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由于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以及新生对学校期待的落差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第二,通过探讨“你想通过大学,得到什么”的问题,让新生明白大学的学习目标是可以差异化和个性化的,界定成功的标准也不是唯一的,这样让新生不会刻板地否定自己,而是可以确定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目标,从而保持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这里老师应该明确地告诉学生,大学期间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自己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就是成功,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大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第三,关于“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你有什么计划”的问题探讨,其实是探讨“有哪些行为可能会导致目标的不能实现”的问题;之所以采用“为了实现目标,你有什么计划”之类的说法,纯粹出于防止学生对这类话题产生反感。这是一个划定界限、确定原则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与新生谈话所确定的班级原则,将会最大程度上地被遵守;同时,如果此时确定的原则,老师自己都不能遵守,则会显著降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第四,如何与同学相处,则在于让新生明白包容的重要性,懂得新朋友是需要去结交的,良好的生活氛围是需要去营造的。这样的谈话完成后,新生会短时期内出现明显的积极反应。如果后期在学生实施自己的计划时,班主任老师给予一定的帮助,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将会呈现非常明显的顺利和积极的状态。

2.3 新生的本能漂移分析与对策

本能漂移是基于大学相较于高中的更加依赖学生自觉的管理模式,给学生一种没有约束的感觉,导致其自律能力下降,其行为向着本能行为漂移。处于本能漂移的学生上课玩手机、不按时完成作业、无故旷课等行为是其基本表现,最终也必然捱过一个失败的大学生涯。在大学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班主任。

对于新生本能漂移的预防,则在于班风的建设和个人责任意识的觉醒和强化。大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靠强力控制,而是需要靠集体主义、班级荣誉感来约束。尽管如此,有些强制的手段还是必须提前申明并强调其权威性,比如学生手册规定的部分内容以及事关学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事项。良好的班风建设过程中,阳性强化是更有效的手段;而阴性强化运用不当,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应该谨慎使用。阳性惩罚必须完全且充分合乎规则(常常是学生守则),这个规则必须遵守而且必须得到反复地强调和申明,并且在实施惩罚之前有分阶段的预警等,这样的阳性惩罚才不至于引起反弹,并且让被惩罚者心悦诚服,从而为班风的建设保驾护航。虽然阴性惩罚很容易导致班主任老师吸引力下降的风险,但是足够权威的老师的阴性惩罚也是一种利器。引导新生认识自己所处年龄段对社会和家庭负有的个人责任,是强化其自律的重要手段。这种个人责任感的唤醒,不能靠生搬硬套的说教,从关心新生的家庭情况,从教育新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入手,成功的可能性较大。明确意识到自己责任感的学生会体现出明显较强的自律。

3 结 语

大学新生入校后的心理波动非常大,良好的心理引导会让新生大学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顺利完成学业是非常关键的。这里不仅需要班主任的耐心与细致的工作,还需要班主任通过自身的自律与严谨来为学生示范。一个学风班风良好的班级,不仅学生受益,对班主任来说,也是一个足以记忆终生的成就。

本文论及的针对大学新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工作如果进行得不够及时,或者是新生入学一个半月后(即一个学期过半)进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基本失效。

注释

①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68.

② 道客巴巴.心理健康[EB/OL].http://www.doc88.com,2019.

③ 白燕,黄清,徐云才.基于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21):27-29+32.

猜你喜欢
新生大学心理
“留白”是个大学问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重获新生 庇佑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