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履诗画对其现存医学著作的影响

2020-01-02 06:42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热病温病诗画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上海 201203)

王履,字安道,号畸叟,又号抱独老人,著名的医家、诗人、画家,元末明初昆山(今江苏太仓)人。明洪武四年(1371)任秦王府良医所医正,并在此任职期间登临华山绝顶,绘有《华山图》40幅,记4篇,诗150首。其医学著作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等,均已散佚,今传世者唯《小易赋》和《医经溯徊集》[1]。其所著《小易赋》,几近失传,后发现于日本,见于杨珣1515年所编《针灸集书》中。另外尚有日本宽保二年(1742)刻本,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卷首题署“小易赋/元崑山王履安道著/皇和信阳滕章曼卿校”[2]。《医经溯徊集》成书于明洪武九年(1368年),包括“亢则害承乃制论”“四气所伤论”“张仲景伤寒立法考”等21篇。

1 王履诗画特点

1.1 王履诗画精神

明末文人钱谦益《列朝诗集》载:“王安道笃志问学,博览群集,能诗文,工绘事……游华山,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自有华山以来,游而能图,图尔能记,记而能诗,穷揽太华之胜,古今一人而已。安道画少师夏圭,评者谓行笔秀劲,布置茂密,作家、士气咸备。”[3]王履不是专职画师,在盛行文人画的元末明初画坛,王履推崇并长期描摹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夏圭之画,在52岁时登游华山绝顶,是图绘华山的第一人。清初王宏撰《题王雨公华山文》说:“华山故无图,有之,自安道始”。王履在《入山》说:“吾今判着浮生去,不见神奇不罢休”充分表明了其勇于探索真理、不断进取的精神。

在创作《华山图》时王履提出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4]的观点,他在《华山图》序中云:“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 ……苟非识华山之形,我其能图耶?”因此《华山图》以写实的方式而就,不像韩愈描写南山那样放之四海之山而皆准,而像杜诗如实描写泰山一样具有独特的华山风貌,表现了他认真求实的精神。

王履在《重为华山图序》中说道:“谓吾有宗欤?不局局于专门之固守;谓吾无宗欤?又不大远于前人之轨辙。然则余也,其盖处夫宗与不宗之间乎?”作画过程中的构图、山石树木的刻画以及笔墨等方面,在继承马夏笔法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及观念,其《华山图》突破了院体和文人画的传统,以独特的视角勾勒出了华山奇险峻秀的景象,展现了其继承与批判的创新精神。

1.2 王履诗画思维模式

在其画作中可以看到,他在构图方面多采用“截断法”,选择中景、近景,以平视或仰视的角度描绘对象,善于从多角度观察。譬如《苍龙岭上段》的创作,即是截取山峰的一段,上不见顶,下不见底,以细劲的线条来勾勒出轮廓。

在笔墨方面,用小斧劈,来再现华山特有的地貌特征,独辟蹊径;在山石树木的刻画方面,力求表现复杂的结构,如勾勒山石亦方亦圆,用笔墨浓淡来表现山石阴阳向背,描绘树木用点叶法、夹叶法,化繁为简。

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同时穿插进行人的活动,将山水与人联系起来,画面充满动感,一改马、夏画面以静穆之气为主的特征,使画面生动有趣,耐人寻味。[5]《华山图》山体作小斧劈披,奇峭伟岸,林木杂生,云烟流动,将华山与林木、云烟等结合起来,形成了变化多样图景。

2 王履诗画精神与思维模式对《小易赋》的影响

2.1 勇于探索精神与《小易赋》的创作背景

两宋的山水画风在元朝受到打压,明初已遭摒弃,王履却依然临摹南宋马、夏的山水画,认为其“粗也而不失于俗,细也而不流于媚,有清旷超凡之远韵,无猥暗蒙尘之鄙格,图不盈咫而穷幽极遐之胜”,并且在52岁时,以“不见神奇不罢休”的决心和意志来到了前人罕至的华山,展现了王履勇于探索的精神。明代受礼教影响深远,对于生育、生理解剖很少涉及,而王履通过《小易赋》阐述了生育之事,指出生育可与天造地化的生生不息现象相配比,并指出胚胎怀孕按月出现不同的征兆、胎育与脏器生成的关系,论述关于解剖等生理学说,对全身各部位名称等内容进行解说。[6-9]这在当时亦需要极大的勇气与强大的心理素质。

2.2 化繁为简思维模式与《小易赋》的创作

同时王履汲取马、夏注重立体感、质感的塑造方法,不强调刀劈斧削的形状,力求表现复杂的结构。对于山石树木的刻画,都能够化繁为简,并善于处理复杂画面,同时又具备有深厚的诗文功底,所以王履能够想到以《小易赋》这种骈体文章,“一般的四六对句、二十余字之长联”这样的形式,简洁明了地表现了关于怀孕时胚胎的征兆、胎育与脏器生成的关系等复杂的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确为创新之举,难能可贵。

3 王履诗画精神与思维模式对《医经溯洄集》的影响

3.1 认真求实精神与《医经溯洄集》

明洪武四年(1371)秋王履从江苏来到西安为秦王府医正,于洪武十六年秋七月到达华山。王履说:“及登华山,见奇秀天出,非模拟者可模拟,于是摒弃旧习,以意匠就天出则之。虽未能造微,或不为诸家畸径所束。”其“师心”“师华山”“以意匠就天出则之”“不为诸家畸径所束”正如他说的:“予非好斥前人之非,盖为其有害大义,以误后人,故不敢谀顺而嘿嘿耳”。无论是他在“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考辨”中考证三百九十七法,还是在“中风辨”中探寻中风病的实质,亦或是辨别伤寒温病热病、呕吐干呕哕咳逆、中暑中热等,王履这种认真求实的精神一以贯之,覆盖于《医经溯洄集》整本书中。

3.2 多维思考的思维模式与《医经溯洄集》

同时王履的构图多为俯视,从上看下,四面铺开,层次丰富,画面广阔,区别于马夏之构图,以多角度观察华山。他在看待伤寒与温病时亦是从多角度看待,首先他认为伤寒、温病、热病三名称,其中有病因、有病形,当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辨明各自范畴,才能进一步区别治疗。指出伤寒、温病、热病三者,通以伤寒称之,是由于“三者皆起于感寒”,伤寒以病因为病名,温病、热病则以天时与病形为病名;其次还从脉象上区别伤寒与温病、热病,“温病、热病或见紧脉者,乃重感不正之暴寒与内伤过度之冷食”;最后指出疾病的有“常与变”的不同,“素问之谓人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是言常而不言变;仲景谓或热或寒不一者,备常与变而弗遗也。”王履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伤寒与温病,从而发现了伤寒与温病的本质差异,摆脱了传统的“由表入里”的传变观念,指出了温病治疗以里热为主的特点。

同样在“伤寒三百九十七法考辨”中,王履并不执于林亿等“权威”说法。即林亿等在“伤寒论序”提到的:“《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王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从多个角度,多种思路对“三百九十七法”进行了论述,且进行了详细周密的考证,认为《伤寒论》三百九十七法之说不可靠。他认为应除去重复和“无方治者”,当为二百三十八法,应将“法”替换为“治”,得出“二百三十八治”。

3.3 善于结合的思维模式与《医经溯洄集》

王履在表现自然山水的同时穿插进行人的活动,画面充满动感,一改马、夏画面以静穆之气为主的特征,将山水与人物活动巧妙结合了起来。而12世纪起的宋金元学派有伤寒与温病之剧烈争辩,造成当时医学界思想上一定的混乱,因此王履对此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王履强调审因、正名、察形三者在诊断中有机统一的重要性,认为有了正确的诊断,才有正确的治疗。绘画上将山水画与人物故事联系结合起来的手法,与王履强调在诊断中审因、正名、察形三者有机统一的看法如出一辙。

3.4 继承创新精神与《医经溯洄集》

《山外》显现出华山的概貌,绵亘百里,奇峰陡立,云霭升腾于山巅,曲径流泉萦绕于山脚。《苍龙岭顶》表现高出云表的华山,因其高而烟云开合,气象万千。尽管王履师从马夏,但其不论从构图、笔法还是画面,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全新创造出了《华山图》这一杰作。就像王履自我评价的那样“然则余也,其盖处夫宗与不宗之间乎?”王履“宗”的是真理,“不宗”的是照搬与泥古,对于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提出的不同于《内经》《金匮》《千金方》的论述,王履没有对德高望重的前人理论“奉若神明”,也没有对经典理论“奉为圭臬”,而“唯唯诺诺”不敢提出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从实际出发,从临床角度来探索真理。譬如其在“中风辨”中指出,“风火气湿之殊,望闻问切之异,岂无所辨乎?”因而提出“辨之为风,则从昔之治,辨之为火气湿,则从三子以治。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10]开创了中风分“真中”、“类中”的先河。

4 结语

无论是《小易赋》还是《医经溯洄集》,核心内容都是对于人体本质和疾病本源的探索,而对这些内容的探究离不开内核的驱动力,而王履的诗画所反映的其内在的精神世界与思维模式,就是这个内核,因此可以说王履诗画对《小易赋》和《医经溯洄集》的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热病温病诗画
黄帝内经
基于“三维五法”的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医热病教学改革思考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诗画
趋向出人意料的进程:艾迪斯·华顿的《罗马热病》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
诗画话
诗画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