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康
(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南京 211800)
饮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之间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价值等不尽相同。因此由于不同的饮食文化, 各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碰撞。但如果能很好地沟通,一定会产生取长补短、文化互补的效果。中德两国是欧亚大陆两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随着经济合作与国际往来越来越频繁,两国人民的交际的机会不断增多。而中德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两国饮食文化间的差异,饮食文化的差异性问题会为两国人民的交际造成一些问题与影响。 在中国人看来,“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儒家道德伦理观念,还有艺术文化成就、 饮食审美风尚、 民族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 而于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工业文明辉煌的同时,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饮食文化。通过研究这些文化差异,可以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生活礼仪、生活观念等各个方面,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方式,风格各异,增添了无限的生活情趣,折射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智慧和哲学思想。基于跨文化的视角研究两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 有利于避免言语误解和交际障碍,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中国人聚餐采用的是聚餐制, 德国人聚餐采用的是分餐制。 一“分”一“合”,看似简单,实则隐含着深刻的文化渊源。 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的6 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中, 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划分尤为著名[2]。该理论认为,人们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他人与自我关切的文化平衡模式, 而这种不同的模式,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在中国,集体主义、群体主义是社会的主要价值观念, 也是主要的文化模式之一。中国的饮食方式,日常尤其是家庭饮食中,习惯“合餐”,把菜肴置于饭桌中央,甚至干脆“在一个锅里吃饭”。 中国人重视通过聚餐的方式,来满足人们丰富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在中国人的宴席上,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大家都是团团围坐,其乐融融,共享一席,营造出“一团和气”的氛围,讲究热闹。 这其实反映了中国人“大团圆”的民族思想心理,符合中国传统的大家庭“大一统”的文化模式,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和”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而在德国,个人主义是主要价值观,也是主要的文化模式之一。
在德国,不管是自家人还是宴请宾客,都会将食物分为若干份摆好,每人只吃自己的一份,主人更不需要给客人夹菜。 大家各吃各的,互不干涉。 克拉克洪与斯乔贝克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中关于空间的理念, 强调了不同文化对个人的空间有着不同的看法。 德国人这种进餐方式,体现了德国人对个人私密空间的尊重,有利于个人情感的交流,突显出德国人以个人为本位、崇尚自由、注重个性的民族文化特点。
筷子是中国人最熟悉的餐具。 中国人手中的筷子,上粗下细,上方下圆,这种直来直去的造型特征,正好又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相一致:勤劳勇敢,却又中庸忍让, 也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内涵有关。 国人崇尚感性与“中和之美”,天地间所有万物,都能在“中和”的状态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发育。这种审美理想符合个体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传统理念。中国人凡事讲究“天地人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也镌刻在筷子的制造和使用的过程中。 中国人的筷子都是成双成对出现和使用的, 这其中也暗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之道。 在中国人的眼里,筷子就是“礼”的象征,筷子的摆放方向、拿捏方式都成了家教的象征。 “大道至简,大巧若拙”,中国人的民族情感,都能在筷子所蕴含的文化中找到答案。
德国人两只手使用一副刀叉,充分显示着威严、对立的战斗精神。 西方文化大都属于刀叉文化圈, 从希腊-罗马文化一直到现在的欧美文化,这一文化圈内的人,大都是用刀叉吃饭的。 刀叉是用金属制造的,给人一种理性、冷峻的感觉,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的特色。在定量的套餐中,德国人把大的食物切割成小的,再把小的食物切割成更小的。 这种不停地由大到小的切割反复的动作, 培养了德国人由现象的本质的理性思考与逻辑思维, 反映了理性精神的特质。 德国人使用刀叉,也反映了德国人喜欢格物致知的民族特性,即把所有掰开了揉碎了去穷其究竟, 凸显了德国人的理性严谨、注重逻辑的精神和思维方式。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在外吃饭,强调兼顾大家,餐桌上的位置有长幼或职位高低之分,不可随意就坐。点餐也是由长辈或者是领导来决定。上餐的时候,往往要先把新上的菜放于长辈或领导的旁边,以示尊敬。 大家一起进餐的时候,不能只顾着自己吃饭,更不能只占着某样食物吃。在中国的餐桌上,气氛往往是和睦、愉快又温馨的。 在德国的餐桌礼仪中,东道主会给客人添酒夹菜,但一般只问一次,如果客人婉拒,就不会再勉强,中国人素来有着热情好客的传统,经常地给客人添酒夹菜。在德国,座次安排方面也没有那么讲究,客人可以自由的走动,显得更加随性自由。 德国人在这一方面显得更加人性化和理智, 体现了西方人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的交际观念。
中餐的美味,离不开丰富的中华饮食烹饪技巧。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曾经提到的宝应的全藕宴,是荷藕之乡宝应根据祖先遗传的制作方法,创新出了50多种藕菜佳肴,形成了特色宴席。 看似不经意的藕,却能演绎出极致的美味, 可见中国人对饮食文化创新的追求。 国人把烹饪看作是凭个人感觉进行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五味调和来追求食物极致的美味。这种价值理念的形成反映了中国人更注重饮食“色、香、味”的特点。德国人的烹饪方式则非常规范化,他们是通过科学的制作,来追求食物的营养搭配和健康。德国人菜谱里即使是用量很少的作料,数值也会写得清清楚楚,具体到几克或者几毫升。 中国人的菜谱里,会出现“少许”“少量”“适当”等模糊的字眼。 这也可以看出中德两国饮食文化的感性与理性的区别。德国人的“吃”,好比是为了对一个生物机器注入燃料,使其能正常运行。只要吃了以后能保证身体健康,摄入足够的营养,抵抗疾病的侵袭,其他皆不足为道。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都是相适应的,也印证了德国人逻辑、分析、线性的思维方式。
在中国,首先,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审美理想。 《古文尚书·说命》就有“若作和羹,惟尔盐梅”的名句,意思是要做好羹汤,就要调和好盐酸二味。 这种通过二者的协调来实现“中和之美”的想法,是中华民族在烹饪的实践与理论的启迪下产生的, 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中, 又反过来影响着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优秀的大厨能够将众多的主料、调味品等,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与手段,使其融合于一“锅”之中,各种主料之间相互的浸润、渗透和融合,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下锅时各种主料的全新美味。
其次,中国人历来崇尚“天人合一”的说法,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再受到天的影响。《老子》中记载,“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 ”所以,只有树立“天人合一”的意识,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还蕴含着国人认为的“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的观念。春夏秋冬、朝夕晦明,都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的因素,要吃不同性质的食物。饮食方法等都要随着四季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出适当的调整。 这个理念在农业时代就流传下来的24节气中就有所体现,以一年为周期,随着时间不同的变化,人们应该遵循不同的饮食规律。饮食之五味与哲学的五行观念、中医的五脏理论依时间之转换相调和。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哲学思想意识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是中国饮食文化升华的标志,表明了在中国哲学思想里,饮食不仅仅是疗饥的作用,而更是与自然相呼应的生命运动。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一直以来都被当作中国饮食文化的要旨。
而在德国, 科学的逻辑性一直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所蕴含的主要思想。德国素有“思维的故乡”的美称,在德国诞生了无数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科学家。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严谨、理性的光芒。德国人崇尚对自然和知识的追求,注重保留事物原有的特征与个性,讲究“天人分离”,指人作为主体与人以外的客体“天”是各自独立甚至对立的, 强调把客体世界与人分开来进行研究,把客体事物作为一个具体的、客观化的事物来看待。德国人注重感官所提供的原材料,并把理性原则应用于这些材料中,使其成为有规律、能够自我连贯起来的主体。 德国人的烹饪。 将主菜、配菜和少司通过平底煎盘以及分别烹制、加热后淋味、组装成菜,就是将不同原料的个体特性保留下来, 保留不同原材料的个性特征,这是德国“天人分离”思想和“形式结构”在德国饮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是文明古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中国饮食普遍承认的有八大菜系,口味上更有“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之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对食物的追求已经逐步地升华,人们要求的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同时更希望视觉与嗅觉上的冲击。
德国作为高度发达的工业强国,菜肴的制作是个性突出、简单朴实。从天人分离与形式结构出发,强调要对食材进行简单的加工,凸显食材原有的美味,赋予食材“返璞归真”之美。侧重以科学为基础,注重量的结合,类似于一种物理组合。正所谓“科学求真,艺术唯美”。在这方面,德国人追求的是真,中国人追求的是美。
基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可以得出结论:中德两国不同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造成了两国饮食文化的差异,从而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两国的文化鸿沟的出现。 中德两国饮食文化在碰撞、 交融的过程中必将出现新的特色,增进两国人民对彼此的理解和欣赏。 一方面,这将有助于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中博采众长, 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丰富其内涵,使饮食文化的精髓能够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天人合一”与“理性自立”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跨文化交际变得更加的从容与和谐。 该文虽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 探究了中德饮食文化差异及其主要原因,但是实际上,两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也是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造成中德两国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跨文化交际涵盖了多门学科的基础内容,目前,我国国际交往的现实需求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学者应该拓宽研究范畴,尽力推进国内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国际接轨,才能实现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