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困境与突破途径探究

2020-01-01 22:45黄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政素养大学生

黄娟

(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114)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强调要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创新思政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三观,增强四个自信,确保青年一代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校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始终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同时,高校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 因此,所有课程都蕴含思政因素, 所有教师都挑起思政素养培育重担, 积极探索大思政教育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重要方向。 课程思政就是落实“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抓手。立德树人实质是育人,而人是复杂多变的,这必然涉及多学科各体系。课程思政不仅可以打破思政课程育人边界局限性,还可以在科学性、真理性、 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更为独特育人作用。课程思政不能仅作为思政课程教育补充,而应作为一个具有独特规律性和时代创新性的教育新范式受到重视和研究。

1 目前课程思政面临困境

当前高校积极鼓励实践课程思政, 但相关建设处于探索阶段,课程思政面临诸多困境。

1.1 理念困境

课程育人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 传统思维统治的高校,思政教育被认为是思政课或学工的事,思政课地位不高, 理工科等专业教师出于惯性从心理上轻视思政教育。 一方面,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传统教学方式习以为常,课程思政新理念让专业教师感觉不适应,另一方面, 课程思政要求专业教师将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政知识链接契合,增加了新负担;专业课程讲授中穿插融入思政内容,影响学生专业学习,这些顾虑也使专业教师存在抵制排斥心理。

1.2 操作困境

课程思政的学术科研、制度规划、管理机制、教学设计等具体工作还需探索。 学校各部门对课程思政监督与管理还没有掌握规律,存在实践在前,规则在后现象;部分专业教师政治意识和德育能力较弱,教育存在偏差,思政培育内容不熟悉,难以挖掘鲜活思政案例和充实素材,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有待提高;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脱节,不能根据教育实际调整教学内容,不能剖析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相关性, 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够。

1.3 实效困境

课程思政雷声大雨点小,走过场,流于形式,没有科学规范的评价调控体系,难以取得实效。融合浸润理论联系实践缺少检查与测试; 材料内容和教学手段缺乏反馈与调整;教学效果、学习效果(专业教育效果;思政素养培育效果)缺少全面系统科学评价与测试;课程思政之间横向比较借鉴, 教师之间协同联系等缺少科学指标体系。

2 突破课程思政困境的途径

作为具体实践者和主导者, 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突破课程思政困境关键在教师。

2.1 树立课程思政新理念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构架起协同育人同心圆,形成合力。 课程思政中思政教育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能蜻蜓点水;与思政课既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又要同向同行步调一致。 专业教师积极与思政教师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共享资源,关注大学生掌握建设国家本领同时关怀价值引领和综合素养。 专业教师应当深刻理解领悟“为什么要浸润”,高度重视并付诸教学行动,牢固树立课程思政新理念,才使突破困境成为可能。

2.2 把握思政素养四核心

“浸润什么”是专业教师必须突破的又一课题。 新时代大学生思政素养,狭义看至少包含四大核心素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哲学素养、法律素养。清晰理解和准确把握思政素养四核心是实施课程思政、 提升教育效果的基础。

(1)政治素养是大学生“根正苗红”的关键。政治素养是社会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在人的心理中形成的并通过言行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和能力[1]。 大学生常见政治素养有: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仰、政治参与等。例如:今年香港废青持续几个月的暴乱和破坏,是香港普识教育出了问题,是香港年轻人政治素养严重缺失的结果。 高校育人归根到底就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就是要培养坚定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 勇于为国家为人民奉献的大学生。 大学生“根正苗红”关键体现在政治素养上。

(2)道德素养是大学生“幸福人生”的基石。大学生在道德上要自我锻炼,达到较高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对公平、正义、荣辱、善恶、是非等认知判断,形成行为上的准则与规范,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标准和道德实践等。 新时代道德素养核心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理解和认同基础上,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通识知识也是大学生道德素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道德孕育于生活,大学生终将走向社会融入生活, 应该具备正确的生命生存生活观念。道德素养完善是大学生人生幸福的源泉,是以人为本回归教育本质的落实[2]。

(3)哲学素养是大学生“睿智博学”的源流。大学生哲学素养, 主要指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去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素养[3]。哲学的功能是为我们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的求真态度、反思取向、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分析方法和辩证智慧等无不是新时代大学生最需要的核心素养[4]。如果用哲学思维指导平日为人处世,将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有很大帮助;如果用哲学方法作为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将使大学生探索世界的道路走得更长远。 哲学素养的批判性使大学生更睿智,哲学素养的渗透性与实践性使大学生更博学。

(4)法律素养是大学生“遵纪守法”的保障。大学生法律素养包括认知、理念、能力和情感维度,与之相对应的是掌握基础法律知识、具备良好法治意识、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具有坚定的法律信仰等核心要素[5]。大学生要懂法、知法、树立坚定的法律信仰并能用法律维护国家、集体以及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既是我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肩负未来国家建设重任的社会公民必须达到的素质要求。

2.3 创新课程思政三环节

思政素养基因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 实现立体化渗透、浸润式演绎,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何浸润”是最有实践价值的问题, 课程思政三大环节创新是最应重视的突破。

2.3.1 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挖掘

课程思政突出的特点是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要通过专业内容和教学资料的选择, 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实现思想和价值引领。选择编排是需要花心思的,例如:理科课程选择相关科学故事、定理公式演进历程;经济课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工科课程挖掘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职业道德、 环保意识; 结合不同专业课程适时引导出许多人生、价值、责任、担当等思政内容等。专业教师既熟知专业知识和技能,又精准把握思政素养四要素,在教育材料和内容的选择挖掘上则会得心应手, 思政素养培育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才能无缝连接, 创新教育内容才能因材(专业)而异,因才(人才)而教。

2.3.2 教育过程的设计与管理

与传统专业课程相比课程思政在教育目标上多了思政内容,因此教育流程和管理方式都应当有所创新。首先教学程序上不重复不教条,切忌“两张皮”,明显说教与灌输;其次教学形式上不孤立不枯燥,切忌“碎片化”,缺乏系统与连贯;最后教学方法上不单一不呆板,切忌“走过场”,缺少互动和体验。思政教育贯穿包含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习实践等专业教育全过程,它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课程思政既要政治上、信仰、核心价值上与思政课程保持统一方向, 在实践中做到结伴而行,同时,它又不是思政课程,也不是简单的通识课;课程思政既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 又要培养其掌握真才实学和服务社会的本领, 这在教学实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教师要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性质,做好教学设计和管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平台、内容、方法、步骤以及时间分配等,使理论与实践、显性与隐形、传统与现代、引导与内省相结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生动鲜活地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

2.3.3 教育评价的调控与综合

教育评价是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和效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构建科学、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有着导向性作用。 课程思政教育效果评价应该是科学的、丰富的、综合的。如教学效果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以及学生提升思政素养评价等[6]。教育评价必然包含: 评价目标的多元视角、 评价内容的广泛综合、评价方式的多样灵活、评价标准的客观复合等。 这些都需要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新,进行全方位科学设计,同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反馈调节机制,反复调节矫正,总结评估,科学规划与评价。核心是要从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人的全面发展来整体衡量课程思政的效果。

3 结语

任何教育形式的变化都是为培养自由、全面、和谐的人而服务的。课程思政要取得外在于行,内在与心的积极成效,也应该围绕这一宗旨。 专业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牢固课程思政理念,努力学习思政教育工作的规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言传身教润物无声,将学生培养成有情怀有本领、“又红又专”的中华民族复兴者。

猜你喜欢
思政素养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