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实践误区与教学策略

2020-01-01 20:56王华殷旭辉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专业课程

王华,殷旭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课程思政教育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建设的要求和方向,掀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新高潮。目前,各高校落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已形成了大量关于推进隐性教育的研究成果,对于课程思政的内涵边界、核心要义、实践要求等应然层面的构建方面贡献了非常有价值的分析和思考[1]。可以说,课程思政建设已经发展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取得了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养等各方面的显著变化,到了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因此,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思政,需要不断提升思想认识,精准把握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深入解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全面改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新突破。

一、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核心思想

课程思政是落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科学地认识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是深入贯彻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因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教育思想以及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中寻找理论源头,全面提升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水平。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必须同向同行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强调教育的“阶级性”,教育作为上层建筑是由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决定[2],学校教育、教师的价值观及学生次文化都应该彰显其“阶级性”。习近平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每一门课程都会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求。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教育必然体现的是为广大劳动者谋福利的教育观,传递的是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和情感,所有学校、教师、教育工作者均有责任履行共产主义的政治价值观教育。从课程的定位及属性来看,思政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领航课程,那么,与之同向同行的课程思政必然兼具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与思政课程保持政治方向上的统一,育人目标上的统一,二者共同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3],共同构成思政教育的课程共同体。

(二)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着眼于解决当前教育中重认知而轻育人的问题。自古以来,课程教育就具有德育功能,“智育”和“德育”二者相互交融,共同构成育人内容结构的有机整体。但是在工具理性的驱动下,近代的学科教育走向了专业化、精细化,专业教育逐渐偏重认知教育、知识性教育,而忽视了其思想价值的引领性,导致了课程教学中“智育”和“德育”的分离。新时期课程思政的提出就是要在课程教学中把本存蓄于知识谱系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以及价值塑造的多元统一[4]。因此,2018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并且在“德智体美劳”五项素养中,以“德”为统领,明确了教育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德育”任务[5]。

(三)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进入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新颁发的《纲要》明确指出,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教育工作的时代重任是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课程思政建设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让学生通过学习,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四)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是在专业教育中开展价值引领的综合素质教育

专业知识本身也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以及政治立场,课程思政就是在专业教学中开展价值引领的综合素质教育。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课程教学中有思政教育,更不是教材里体现出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是在不改变专业课程原本属性的基础上充分提炼其中蕴含的价值基因,通过隐性渗透的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课程思政的基础在“课程”,专业知识是课程思政的载体,是思政教育的“附着点”,因而教学中必须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传授。同时,课程思政的重点在“思政”,如果没有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的引领,课程思政就没有灵魂,专业教育就容易走空。课程思政着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6]。所以,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需要在专业教育中找准切入点,做到思政教育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实现德育润物无声。

二、深入解读课程思政的实践误区

近年来,高校在实践中边摸索边推进,不断取得新经验,新成果,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这是新事物在发展中必须及时面对和解决的,需要引起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主旨不明,淡化了课程思政的政治价值

从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习近平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来看,专业课也是要讲政治的,要开展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教育。这不完全等同于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简单的植入科学精神、医学伦理、法治精神和人文精神等。课程思政的内涵有着明确的政治指向,即通过将“四个自信”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坚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遵循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本要求,才能肩负起为民族复兴大任,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7]。因此,课程思政就是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教育培养的必须主旨明确、旗帜鲜明。

(二)思政过满而冲淡主业,把课程思政视同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不能急于全面铺开而混淆了二者的区别。术业有专攻,专业课也有自身的教育使命。思政过满便冲淡了专业的学理内涵,导致主业淡化,出现了专业课“思政化”倾向。习近平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这样才能更好地与思政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专业课程的支撑学科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其思政元素是内隐的,实质上是隐性教育,通过学生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来感触到爱国情怀、价值追求,其思想政治教育是渗透在专业学习中的,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选择[8]。因而,虽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强调把思想价值引领放于首位,但是不能替代专业知识学习,不能违背专业课教学逻辑,更不能使专业课“思政化”。

(三)缺乏教学设计意识,情景创设缺乏亲和力

从教学实践角度看,没有距离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接受力和认同感。教学距离产生的根源往往是专业课教师缺乏教学设计意识,情景创设缺乏亲和力。突出表现在:一是对学生研究得不够不透。课程思政不仅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统整,也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研究,要掌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建构、学习习惯、兴趣、语言特点以及学生的思想、态度和价值观,做到实施中能因材施教[9]。二是课程内容的设计开发相对滞后。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课程内容设计要先行,它关系到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实施效果。但实际情况是,往往先有了课程运行后启动课程设计,使课程实施难免有仓促之感。三是缺乏课程教学氛围的创设意识。课程思政是一项教学管理活动,不仅需要营造实施的环境、语境,激发学习兴趣,更需要通过启发式、探究式学习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需要通过运用教学智慧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中,有目的地创设适合学生的议题、语境,从而提高教学的亲和力。

(四)重建设轻维护,缺乏必要的绩效评估

课程思政的成效检验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施情况来看,课程思政教学和考核还是两张皮,绩效评估工作相对滞后。这一工作应该包含多个维度的内容:第一,教师层面课程思政建设情况。主要由同行专家评估分析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情况及实施效果,包括目标是否正确、适当、明确,“思政”与“专业”是否做到了有机融合,是否具有较强的时效性,是否对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行抵制和批判等。第二,学生学习满意度、获得感的检验或评价,特别是专业教育中对“四个自信”的贯彻和落实情况等。第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推动课程思政中的职责履行情况等。这些能够衡量课程质量的指标都应该纳入课程思政评估体系,但目前课程思政的评估仅限于教师在业务考核中的一些评比,比如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尚缺乏系统的评估标准和全面的考评工作设计。系统的教学评估体系应该是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与考核相联系,考核与评优挂钩,评优和职称、职级评定相结合。从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明确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积极引导教师的职业行为,增强教师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使教师真正从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自我实现、自我发展。

三、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水平的策略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策略,从而获得课程建设的持续发展。

(一)秉持社会主义政治价值导向

课程思政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之中,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将学生的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为国家振兴、民族复兴而学习的热情与动力,使学生深刻领会创造国家价值、社会价值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密切联系。因此,课程思政就是要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笃信共产主义发展道路,提高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在继续巩固思政课程主渠道的基础上,推动课程思政广覆盖,赋予专业课价值引领的重任,最大限度创设条件,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激发学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全方位构筑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

(二)深化智育和德育相融合的学理内涵

从教育目标上,人才素养的提升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是都离不开扎实的专业素养及浓厚的家国情怀。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要打好深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要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针对不同专业,找准二者的最佳契合点,实现育德与育智的有效融合。第一,要紧密围绕知识教育建构价值教育。专业教育是基石,没有专业教育的思政课堂混淆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思政元素是溶于专业知识之中的,二者好比“盐”和“汤”的关系,盐不可过,宜精不宜多,既能保持并提高汤的养分,又能滋养口感。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掌好勺”,在教学内容上精选严选,更要学校各方“搭好灶”,不能疾风骤雨,而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实现智育和德育的深度融合。第二,科学合理拓展专业教育的深度和温度。要深度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从专业、行业、国家、国际、历史、文化等角度,提升专业教学的知识性、思想性、时代性和开放性,从而拓展专业教育的思想内涵。

(三)研磨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教学设计

怎样体现教育的亲和力,就是解决教学中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谈到“道理不如故事,天边不如身边”,要讲好故事,通过生动、鲜活、学生有体验感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兴趣。大学生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他们更习惯于理论的故事性陈述,片面追求“理论深度”和“学术水准”恰恰是课程思政的误区。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围绕身边故事、中国故事来做文章,更容易把道理讲深讲透。比如,高校可以就“新冠肺炎”抗疫成果作为教育素材,讲好背后的深层原因与重要影响。中国抗疫成果得益于制度优势,自疫情暴发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在组织领导、联防联控、军地协同、科学防治等方面体现了党的集中领导的巨大力量。全国医务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在最美逆行中展现出来的医者仁心和同胞情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伟大。这些都是最贴近生活、行之有效的教学素材,把我国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与中国特色和制度优势联系起来,准确地展示出学习专业知识与助力国家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学生明确专业思想,形成专业认同,形塑职业道德,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四)创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相结合的话语体系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在教育上,思想性、理论性是关键和根本,课程思政要具有感召力和穿透力,就必须提升教育内涵,凸显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使之深入人心。为此,要在选择思政内容上下功夫,要能够将理论讲深讲透,能够讲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成果,能够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道路去分析,能够讲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能够分析科学精神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能讲出历史厚重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同时,教育要具备吸引力和针对性,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因此,课程思政建设:一要科学设置思政议题,增强话语内容的穿透力。用透彻的学理分析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来引导学生。二要创新话语形式,提升话语内容的吸和力。以学生的视角切入,用带有启发性的话语引导,将真实的世界拉近学生。只有建立了温暖的情感链接,才能感染学生、感动到学生、感化学生,才能增强课程思政的吸引力,给学生更多的冲击力。三要优化话语情境,提升话语接受度。教师是话语情境的建构者,专业教师要有意识提升自身的话语魅力,形成富有个性特征,深受学生欢迎的独特教学风格。为此,教师要了解学生需求,要厚植自身的学识底蕴,提升教育情怀和人格魅力,使课程思政兼具学术味和生动性,实现以理施教与以情优教的完美交融[10]。

(五)打造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第一责任人,是德育一线的实施者和建设者。习近平于2014年教师节前夕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评判标准,鼓励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不仅是对教师自身教学素养和育人能力提出要求,也是对高校教育部门师资队伍建设提出要求。那么,打造既要讲政治又有学识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需要做好几点:一是搭建“大思政”教育交流平台,建立思政课程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定期交流合作平台,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协同并持续推进专业课与思政课的深度融合。二要组织教师开展相近学科的“课程思政”团队学习,创新学习模式,开展课程思政沙龙,课程思政观摩等教学研讨活动,调动一切有利的思政教育资源,锻炼过硬的专业本领,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三要支持教师在课程思政上积极探索,通过开发教学培训、提供教学资源等平台,引导教师常学常新,将自己的奋斗目标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四要鼓励专业课老师开展课程思政研究,综合运用定量及定性的方法对课程思政教学绩效进行分析,掌握教学效果,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来提升教学素养。五是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激励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教改,打造课程思政精品课堂、优秀团队、优秀课程示范点;通过举办课程思政竞赛,以赛促教,以评促教,营造共建共享的教学氛围。

(六)完善制度激励与工作评价相关联的考评系统

制度激励与工作评价相结合的考评体系能有效激发课程思政建设的内生动力。课程思政不单是课程及教师的事情,高校各部门都负有建设责任,为课程思政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制度建设、教学服务及后勤支持等。因而,考评体系的设立也是全方位的,需要各部门的协同与配合。第一,根据《纲要》及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高校要及时做出反应,组织各职能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比如定期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会议,定期制定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课程思政的考评制度,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建设目标。第二,教务处应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把课程思政纳入学校课程质量考核体系中,明确和细化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规范课程评价机制,将课程思政建设情况纳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以及教师评优、评奖系统,确保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第三,人事部门也应加大对应聘教师、在岗教师的思想考核、品行考核,对课程思政建设获得好评的教师在职称晋升、职级评定上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第四,各后勤保障部门要协同一致,提供课程思政专家讲坛、线上交流、教学反馈、网络评比等组织实施工作,用好校园主阵地,建立家校合作培养平台,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并且逐步加大课程思政的考核力度。

猜你喜欢
思政专业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