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何为?
——课程思政建设的含义及其实现路径

2020-01-01 20:56田北海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社会学育人思政

田北海

(华中农业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0)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当前,高校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存在两类认识误区。误区一是认为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专业知识,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领导、党务工作者、思政教育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误区二是认为专业课程的主要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完成后,育人任务也随之完成。上述误区表明,高校专业教师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厘清课程思政的含义,探索课程思政的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建好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

一、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是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功能,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与教育教学实践体系。对于课程思政的含义,至少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理解。

(一)课程思政一种教育教学理念

课程思政的基础理念是“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来看,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思政育人人人有责;思政育人不仅仅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也是专业教师的责任。从全方位育人的角度来看,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功能,均承载着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职能。从全过程育人的角度来看,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45分钟的教学之中,还体现在课前课后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体现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中。

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作为社会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专业教学目标是:系统介绍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视角和研究路径,夯实学生的专业学习基础;展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与学科价值,激发学生对社会学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促进学生对一些重大社会议题的关注,并提升他们运用独特的社会学思维与方法对这些问题展开专业分析,形成专业认知的能力。作为社会学类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本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是: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认识,增强其对各种社会问题做出科学分析、对各种社会思潮予以正确判断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观和国家观念;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和主线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自觉将其用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生活的适应与提升;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科学地参与社会调研、社会规划和社会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二)课程思政主要是一种隐性思政教育方法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它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如果说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一种显性方式与方法,课程思政便可理解为思政教育的一种隐性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用社会学的话说,它是一种“潜藏课程”,它更强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滴水石穿地实现思政育人功能。

(三)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在专业领域的具体化实践

第一,课程思政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不是简单增开几门与思政相关的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带思政性质的教学活动,而是以基因植入方式,将价值观培育和塑造嵌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二,课程思政是思政理论课在专业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对思政课程的一般性原理、要求的深化和具体化。如果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更为侧重“面”,以凸显体系化之功能,那么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演绎则更为侧重“点”,以凸显深化之效。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关系

第一,是政治方向一致。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都需要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形势,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珍惜韶华;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增强“四个自信”。

第二,育人方向一致。无论是课程思政,还是思政课程,其共同的育人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行关系

第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该同频共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在政治方向始终处于同一个频道,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均体现立德树人根本要求,融入当代中国的价值要求,紧紧把握社会主义高校育人的底线、育人的规范、育人的时代要求等。

第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应该主辅结合、相得益彰。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侧重于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补充,侧重于思想价值引领方面,强调在课程中增强思想政治意识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一)练好基本功,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能力

建设课程思政,专业教师是主体,关键在于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育人者必先育己”。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须不断强化自己的政治素质、使命担当、思辨能力,塑造高尚的人格。

第一,过硬的政治素质。习总书记指出,教师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正所谓“弘道者须先明道、信道”。作为课程思政的建设主体,专业教师首先要深入学习,在学懂弄通讲实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足功夫。既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深入学习不同时期党的政策、决议和其他重要文件;既要熟悉中国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也要熟悉中国的历史。在向学生介绍和解读重要历史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时,务必要做到“正本清源”,切忌误读、误信、误传、误导。

第二,自觉的使命担当。课程思政教师要牢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既要善为经师,又要敢为人师;要牢记时代重任,牢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勇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弘扬家国情怀,充分弘扬知识分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家国情怀。

第三,宽阔的胸怀视野。课程思政教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开阔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比如,要让学生理解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特征,就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国内外社会工作发展内外部条件、发展历史、政党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让学生明白本土化的深层含义,进而让学生增强道路自信。

第四,高尚的道德人格。首先,自律要严。课程思政教师要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课程思政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切实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自己带头做到;禁止学生做的,教师自己要坚决不为。其次,人格要正。课程思政教师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尊敬和喜爱的人。

(二)整合思政育人目标,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建设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专业为基、能力为本、思政为魂,在教学目标上追求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思政育人有机统一。

在知识传授方面,应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学科与专业历史、现状与趋势,领悟学科与专业价值,掌握学科与专业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在能力培养方面,应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与专业想象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学会运用专业思维解析科学难题与社会问题,辨析各种科技与社会思潮,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思政育人方面,应通过课程教学,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认同,坚定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参与科研探索、创新实践的意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批判意识、奋斗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育人有机融合

第一,在课程内容中全面嵌入思政育人元素。要在课程各章节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在强化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道德培育和价值引领。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在“第1讲 认识社会学”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成就与局限、社会科学及社会学的用武之地与价值讨论,引导学生理解“人类幸福的真正解决之道是如何有效地组织和运行社会事务”,社会学是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具体性社会科学,激发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致力于促进社会更有效地运行的兴趣和责任感。通过回顾、介绍社会学的源起、发展和现状,让学生明白社会学是在社会转型中应运而生、以解决社会运行和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寻求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规律为内容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第11讲 社会变迁与社会发展”教学设计中,笔者通过课程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社会变迁的含义、类型及原因,掌握社会现代化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转型期我国社会现代化的现状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

第二,在课程教学各环节全面嵌入思政育人元素。要以实现“全景思想政治教育”为理念,在课前导学、课堂讲授与讨论、课后学习与实践的所有环节都有意识地充实及合理地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和资料,使专业课程实现连续且相互强化的价值引领功能。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在讲述“社会学的想象力”时,笔者首先导入东方明珠塔顶餐厅内外消费者与“蜘蛛人”(玻璃外墙清洁工)的两张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和讨论:“你在上图中看到了什么?它让你想起了哪些与社会有关的事实?”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思考日常生活情景折射出的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在学生天马行空、大胆联想的基础上,在讨论总结点评时,告诉同学们:如此简单的两张图片,几乎折射出社会学的所有重要议题,如现代化、初级劳动力市场、劳动风险与劳动保障、社会分层、社会分工、农民工、留守儿童、社会互动、消费分层、消费的功能、消费社会化、全球化、全球性不平等、咖啡与咖啡因:饮品与毒品的边界——越轨与社会控制等,让学生领悟了“人生处处皆学问”的真谛,激发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社会的兴趣。紧接着,教师布置随堂作业,请同学们举一反三,围绕反映大学生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问题的案例,反思问题产生的宏微观背景和原因,并基于建设性视角思考如何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问题。材料反映出来的相关社会问题,让学生理解到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让我们理解周围的现实与更宏观的社会现实间的联系,是一种对个人与社会之间所存在关系的灵敏观察能力,它包括对现实世界的洞见、反思、批判及对理想世界的建构意识。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随学随考,培养了学生的洞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建设性批判能力;通过现身说法,激发了学生运用社会学的想象力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致力于促进社会更有效地运行的兴趣和责任感。

第三,在体验式教学中实现思政育人。要善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专业知识与生活情景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提升运用专业思维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在讲述“社会角色的扮演”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首先从理论层面介绍社会角色扮演的一般过程,即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和角色反思。其次,运用案例教学法向学生介绍社会角色扮演中可能存在的角色失调问题,如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混同和角色失败。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穿插角色模拟法,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假如你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当你到达灾难或犯罪现场时,你是否会面临角色失调的问题?面对可能的失调,你会怎么去做?”在讨论总结和评议阶段,引导学生审时度势选择主要角色,即当灾难或犯罪行为可控时,应尽好公民的义务;当灾难或犯罪行为的破坏性后果已经不可逆时,应尽好新闻从业人员的义务。在学生了解角色扮演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组织专题讨论:“在你的大学新生生活中,你是否遭遇过角色失调?通过本章学习,你觉得应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大学生角色?”让学生分组讨论、开展辩论,并在课堂上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在充分讨论、成果展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提出:角色协调的基本原则是从属角色服从主导角色。当代大学生应根据社会主流价值观,权衡角色合理性,规避损害公共利益的角色,正确处理好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学习与娱乐等方面的关系。角色协调的方法是,缩小角色实践与角色期待之间的差距,即通过角色学习,从书本中学,向身边优秀的学长学,使角色领悟接近角色期待;通过角色整合,使角色行为更加符合角色期待,掌握相应的角色扮演技巧,成功进行角色实践,扮演好大学生角色,并适时进行角色反思,进而不断地完善自我。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社会角色的基本知识,习得了社会角色扮演的方法与技巧,缓解了新生进入大学时的焦虑情绪,促进了从高中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的成功转型。

(四)打造立体化教学平台,优化全景育人教学环境

第一,优化“两个课堂互补、线上线下互配”的教学环境。一方面,打造“主课堂+第二课堂”线下双课堂,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除主课堂教学外,教师在每一讲设置“书与影视:社会学眼中的世界”专栏,引导学生思考书与影视中的社会学问题。另一方面,打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全英文伴侣课程”线上双课堂。以笔者主讲的“社会学导论”课程为例,课题组建成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社会学概论”,引入全英文伴侣课程“网易公开课:十分钟速成社会学”,学生既巩固了专业知识,又提升了英语听读能力,且拓展了国际视角和比较思维。

第二,构建立体化延伸性教学机制。在时间延伸方面,可通过设置趣味思考、名著殿堂、生活影像的专业思考等教学环节,探索形成“课前导学+课中互动教学+课后延展教学”的持续性教学互动机制,提升学生教学参与的积极性与教学互动质量。在空间延展方面,可在教师主讲基础上,引入课内即时连线教学、网络平台教学等形式,探索形成“课堂+网络+社会”的多维空间教学互动机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化学生对个体、自然与社会的认知。

(五)强化“三位一体”考核体系,提升思政育人实效

第一,强化过程考核,优化小组学习考核方案。首先是要提高过程考核成绩权重。过程考核除包含考勤和线上线下课堂表现外,还应设置随堂考试、个人和小组课后作业及课堂展示汇报内容,用以考查学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优化小组学习考核方案。近年来,小组学习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但小组学习中常常会出现组员的“搭便车”行为,即一些组员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出工不出力,坐享小组集体学习成果。为防止搭便车现象,在小组学习成绩考核方案设计中,不仅要考查小组集体作业,还要设置小组成员互评环节。

第二,强化“知识—能力—思政”“三位一体”考核。知识考核方面,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能力考核方面,增设情景模拟、名著鉴赏等开放题型,重点考核专业思维和学以致用能力;思政考核方面,重点考核学生自律状况、吃苦耐劳品质、团队协作精神、责任感和学术规范意识。

猜你喜欢
社会学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