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内涵与路径

2020-01-01 20:56付坚强朱娅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政治

付坚强,朱娅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0095)

思政课程,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非思政课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将课程思政提高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层面,指出:“这一战略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但由于比较宏观和原则性较强,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当如何来推进,难免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和行动上的差异性。本文将尝试梳理课程思政的推进进程,厘清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并探寻课程思政建设的解决路径。

一、实施课程思政的背景

(一)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探索,是为了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孤岛”困境,发挥各类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一段时间以来,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存在着两个方面误区:一是片面地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思政课的任务,其他课程主要开展知识教育;二是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职责,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教师主要进行知识传授。由此带来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隔离,知识教育与价值引导的割裂,出现思政课和其他课程观点抵牾、效果抵消现象。甚至有的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薄弱,与思政课拉错调、讲跑调、唱反调,逆向而行、背向而为[1]。思政课“孤岛化”,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不能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需要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挖掘不同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让高校的所有课程都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课程思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倾向的纠正,以全面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2]。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的聚集地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师生是西方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渗透的重点对象,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极端重要性。杨舒平、田佳良、许可馨等辱华媚外学生的出现让我们深刻反思,这些学生掌握了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他们政治、道德、纪律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爱国情怀淡漠,究其原因是高校存在一定程度的育人不力、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视作灌输知识的容器,这种“见物不见人”的课程价值取向导致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二元对立,淡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3]。课程思政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彰显教书育人的责任[4]。

(三)自2014年“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及上海高校的试点,课程思政建设逐步从部分高校在“点”上的探索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界在“面”上的共识,并上升为国家政策在全国实施,实现课程思政覆盖到所有高校、所有院系、所有学科专业和所有教师

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思想。2014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概念并选择了一批试点学校进行推广,开启了课程思政的探索[5]。

在2016年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6]这一重要论述提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进而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378随着会议精神的落实,各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强调“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的通知,其中课程育人位列“十大育人”体系之首,文件要求全国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课程思政从实施主体、实施要求、目标指向等方面做了具体规定。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强调“着力推动高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文件推进了各高校课程思政实践广泛展开。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还提出“四个一批”的建设目标,含“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决策部署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遵循。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提出构建学科教学体系,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由此,课程思政建设被推向了新的高潮,进入深化发展阶段,要形成“校校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7]的局面。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意指“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核心在于挖掘课程(非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发挥课程中内蕴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终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提升,也是对思政课主渠道的补充和支撑。

课程思政、课程育人已然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词,但是当前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着认识方面的偏差,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因而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厘清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

(一)课程思政的基本载体是专业课程

课程是学科知识的整合,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支撑。高校的课程体系是纵横交错的结构体系,与思政课相并列的还有理科、工科、人文学科等构成的专业课程群、公共外语类课程、体育类课程、通识课程等。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于课程(非思政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其中,专业课程具有开设比重大、授课时限长的特点,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这是课程思政建设重大命题提出的现实依据[7]。所以,要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消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

(二)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课程育人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8]。各类课程都有显著的价值关涉性,承载着精神塑造和价值观教育职能。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问题是不能同整个教育分离开来的,而是同其他教育问题必然地、广泛深远地联系在一起的。”[9]受科技工具主义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工具理性倾向不断凸显,表现在学科和专业分化越来越细,虽然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但是也造成了育人目标整体性被忽视[10]。课程思政旨在发挥课程(非思政课)立德树人、育人化人的功能和职责,把价值观引导融合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因此,课程思政是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价值维度,是课程育人本质的回归。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老师的“人体解剖学”课程,不是一门“冷冰冰”的解剖专业课,而是被打造成“一堂有温度的生命大课”,更注重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对医学生责任意识的审视。

(三)课程思政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这一重要论述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明确目标和要求,为课程育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是“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四)课程思政的特点是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显性教育是正面直接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隐形教育即通过隐蔽的方式,对环境和情景等因素加以应用,把教育意图渗透给受教育者,具有渗透性、潜隐性[11]。显性教育突显教育自身及其效果的存在感;隐性教育则消除和掩蔽教育自身存在,受教育者缺乏对其所受教育的明确感知,甚至对“所受到的教育的不知不觉,处于无意识或潜意识状态,是无意中的学习”[12]。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课程思政以隐性教育的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要求和内容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13]。二者表现形式相异,不可相互替代,教育之道在于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既有思政课程惊涛拍岸的声势,也有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

(五)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

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对课程(非思政课)所蕴含之“思政元素”“德育要素”的有效把握与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做过比喻,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4]。那么,课程思政要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必须适时适量适度地将思政之“盐”溶于课程之“汤”,使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运用自如、实现逻辑自洽,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强拉硬塞,否则弄巧成拙、适得其反。“课程+思政”好比是“水乳交融”,不是“米中掺沙”。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南京农业大学思政课教师和表演专业教师合作指导艺术系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话剧《红船》,将学生的思政素养有效融入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之中。

要警惕课程“思政化”或课程“去知识化”,课程思政不是机械地“为思政而思政”,绝不能上成思政课。高校办学是分专业的,专业建立在学科分类和课程开设基础上,因而课程思政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科的发展和专业的培养目标,以不影响课程自身的知识图谱、逻辑体系和内在有机结构为前提。例如,公众号“老夏说课”提到他做“线性代数”课程评委时,教师讲着讲着就讲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矛盾原理了[15]。这就模糊了思政课和专业课的学科边界,弱化了专业性学习和影响专业内容的进度,甚至会产生育人的反作用。

三、推进课程思政的路径

目前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铺开及深度发展阶段,但是依然存在意识缺失、能力不足、资源短缺和协同乏力等问题[16]。有的高校短期内“全面开花”,或者“运动式”推进课程思政,极易出现课程泛思政化现象,不能有效发挥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优势,也不利于形成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内驱动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各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重点应在构建体制机制、激励教师发挥主体责任、打造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深度开发课程以及健全评价体系等方面。

(一)加强顶层设计,夯实课程思政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课程思政建设事关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组织实施课程思政工作,并把课程思政改革纳入二级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范围。加强顶层设计,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高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富有特色、协同创新的课程思政体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部门牵头统筹管理、相关部门协同联动、院系主导推进、教师具体落实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完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健全课程教学大纲管理和教案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将课程思政逐步固化为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

(二)构建激励机制,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课程思政改革,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精神风范以及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379这就要有计划地对非思政课教师安排政治理论学习,开展经常性的典型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以及多学科交叉融合教学方法等及时传授给他们,切实增强他们的政治立场、使命担当和育人自觉。

考核评价机制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高校应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与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评优奖励和培训机会等挂钩,实行课程思政工作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制,激发起教师内生动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要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动态。在当今社会利益分化、多元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摇摆不定,这是由于缺乏内在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而导致的价值混乱和冲突[7]。教师实施课程思政,要直面学生的思想疑惑,深入学生的心灵,依托知识教育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的塑造工作。

(三)形成课程思政教育共同体,发挥协同育人效应

教育共同体是基于一致的教育信仰,为了共同的教育目标,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或组织遵循一定的行业规范,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志同道合的团体[10]。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有的专业课教师担心,专业课引入思政内容冲淡了专业学习,“荒了自家的田去种他人的地”;有的思政课教师认为课程思政是专业课教师的责任,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无关,这两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割裂了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形成教育共同体,一是构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合作机制,突出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协助其他课程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二是构建非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等学生工作队伍的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课程思政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配合。三是充分调动校内外各种教育作用力和影响力,全方位、立体化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校内而言,构建专业院系和党委宣传部、教务处、人事处、教师工作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有关部门的交流合作机制。

(四)开发课程资源,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指引之下对课程(非思政课)进行深度开发,充分挖掘和激发其中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挖掘什么样的资源”是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逻辑起点,教师要研判资源的合理性并对其隐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核进行提炼和加工,同时要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围绕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和内容设计,实现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互洽性。

不同课程在学科背景、知识结构、话语体系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分学科、分专业、分课程的针对性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梳理出课程思政教学的层次性、衔接性和进阶性问题,形成分层次的指导策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根据不同课程的学科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类课程3种课程类型,分别明确了每类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其中,又按照学科专业特点,分别提出文史哲类、经管法类、教育学类、理工类、农学类、医学类、艺术类7大类专业课程的具体建设目标。高校要遵循文件要求,立足于学校优势、学科特色、课程特点,组织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为具体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引导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师合理编制教学大纲和计划,科学规划和安排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时间顺序、考核目标等。

(五)立足人才培养,健全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既要评价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判断能力是否因此而得以发展,更要考查学生能否以知促行、知行统一。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评价具有鲜明的时滞性,但是作为课程思政质量保障性环节的教学评估评价体系和机制是必要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对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与知识获得和技能提升的评价不同,价值引领效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更注重描述性评价而非区分性评价,更注重发展性评价而非横向间的比较;二是对课程思政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设置和教学考核的手段进行定性或量化评价,通过检查教学大纲和教案、随堂听课、分析教学反馈等方法,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17]。无论是针对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单一主体评价向多主体评价转变。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