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研究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空巢子女养老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 710125)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不断增加,预计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4亿。与此同时,我国的家庭规模在逐渐缩小,子女越来越少,在城镇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一个庞大群体—空巢老人。近几年来,农村的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逐渐完善,农村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基本能够得到保障,然而由于子女缺位、精神服务缺乏等因素,空巢老人的精神满足已经成为一种奢求,所以在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物质生活的同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精神养老问题。

1 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空巢老人”已经成为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新问题。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相关计划生育政策的扶持,我国人口方面出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的整体格局,老年人口数量在不断上升。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农村与城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许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老年人留守居多,而且人们的孝道观念受到现代化新鲜事物的打击,赡养老人的观念在逐渐淡薄,许多老年人为了减轻子女的生活负担,选择独自生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子女会逃避赡养老人的责任,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空巢老人群体,空巢老人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不仅物质上无法自我保障,而且精神养老问题也急需解决。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希望能够过独立自主的生活,他们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身体状况好、生活能够自理,不愿意打扰子女的生活,在农村的故土上生活比较习惯。当然,这一类老人仅占一小部分。

2 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生活困境

2.1 物质上的匮乏

一般情况下,在农村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存,农村空巢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经济条件有限,随着老年人的年龄逐渐增长,个人的劳动能力逐年下降,没有有效的途径能够维系个人的基本生活。

2.2 医疗条件落后

相对于城镇来讲,农村的医疗条件并不完善,卫生院缺失很多功能,只能进行简单的身体体检,无法承担基本的医疗服务,工作人员的知识老化、技术水平不高。而农村空巢老人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劳动,老年时期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疾病,大多数农村的现有医疗条件无法满足看病方面的需求,所以为了提高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

2.3 精神生活得不到满足

农村的文化娱乐条件教成立相对弱一些,所以空巢老人自身无法解决精神娱乐,再加上长期没有子女陪伴,始终生活在孤独的状态中,甚至还要从事农业、料理家务,在这种环境下,老人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身心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往往产生焦虑、失落、不安等情绪,相对于物质条件来讲,精神生活的无法满足实对老年人更大的伤害。

2.4 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日常生活是农村空巢老人的难题之一,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老年人体力逐渐衰退,所以例如洗衣、做饭、购物等基本日常生活困难会越来越明显,一些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甚至完全需要被人照顾,有配偶的老人还可以相互扶持,没有配偶的老人则需要子女照料,而子女由于工作、务工等原因对老人照顾较少,导致老人日常生活照料问题存在困难,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以及生命质量。

3 精神养老的内涵和特征

3.1 精神养老的基本内涵

老年人的老年生活基本有三种需求:经济需求、医疗需求、精神需求,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始终是我国对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总体概括。精神养老重点是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一种养老模式,通过政府、社区、家庭等多种途径对老年人给予精神支持。精神养老与物质养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物质养老主要对老年人的经济、医疗等方面进行保障,而精神养老则是对物质方面的一种侧面补充,只有物质和精神同时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来年人的生活质量。从另一方面分析,精神养老也属于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的主体包括政府、社区、邻里、子女以及老年人自己,精神养老要体现在社会外界对老年人客观的精神支持以及老年人自身对精神需求的自我满足,社区所组织的文娱活动、子女对父母的嘘寒问暖等都是精神养老的主要表现。最后,精神养老是一种关系模式,体现在构建主体之间的一种关系模式,不同的主体在精神养老中所发挥的左右不尽相同,通过各个主体之间的配合,能够促进精神养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3.2 精神养老的基本特征

精神养老的第一个特征是要坚持以老年人为核心,所以外界的客观支持都要以老年人的实际精神需求为中心,与此同时老年人要有较强的自养意识,例如自养意识强的老年人会利用健身设施来进行娱乐健身,不仅锻炼身体而且能够与其他老年人进行交流,促使精神愉悦,而没有精神养老意识的老年人,外界的精神支撑则很难产生效果,所以,老年人的精神养老依旧要保持“自养为主,他养为辅”的原则。外界对老年人提供的精神个养老支持要以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身体健康情况、自身行动能力、子女状况、经济条件等,为老年人提供最适合的精神服务。

精神养老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在于精神养老具有可转化性,可以由物质养老进行适当的精神转化,例如:子女可以为服务提供比较优越的物质生活,逢年过节为父母准备礼物,民政部门为贫困老人送米送面等,这些行为都是以物质为载体,通过物质的满足来提升老年人的精神感受,使其体会到开心与幸福感,正是由于可转化性的特征,对老年人的精神养老便可以结合多种养老模式,为精神养老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提升精神养老效果。

4 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质量策略分析

4.1 政府方面

针对空巢老人精神生活质量提升的问题,政府方面首先需要对社会保障机制进行完善,将农村空巢老人帮扶工作列入年度重点考核内容,通过实地调查来了解空巢老人的实际需求,制定初步解决方案。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的覆盖面,确保农村空巢老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财政支持。另外,政府部门要对农村的医疗救助制度进行健全,完善医疗设施,将农村空巢老人列入到医疗救助对象中,使空巢老人得到就医保障。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推广农村空巢来人的帮扶工作,民政部门要构建以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帮扶工作模式,建立服务组织机构,指导村级开展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帮扶。最后,政府部门要建立农村社区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养老、养老护理机构的建设,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独居的现状,通过治安联防与上门服务等形式来避免老年人危险事故的发生,拓展对农村老年人福利服务的新形势。大力宣传“人人都有老的时候,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这一理念,严厉谴责不敬不孝和嫌弃老年人的行为促进家庭和睦,使敬老之风发扬光大。另外要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立适合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通过以上途径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缓解精神上的压力。

4.2 子女方面

作为子女,不能一一味的只顾赚钱,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照顾,要能够理解父母的艰辛,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在物质上与精神上给予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不管工作有多忙也无论任何理由,子女都要“常回家看看”,养成从情感上和理智上体贴父母的习惯,与父母多沟通,增加与父母的联系次数,在思想上多关心、在生活上多照顾。随着空巢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难免生病,老人最怕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一旦老人生病,子女要加倍照顾.

4.3 老年人自身方面

空巢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减轻对子女的依赖心理,在子女到了“离巢”年龄,要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子女对自己回报的期望值,做好心理准备,逐渐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对自己的生活内容逐渐充实,培养兴趣爱好、扩展人际关系,参加社会文娱活动等。对于空巢老人来讲,能有儿孙绕膝、精神上得到慰藉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毕竟儿孙自有儿孙事,所以空巢老人更要学会自己关爱自己,建立有规律的生活。鉴于农村的生活环境,老年人完全脱离劳动基本不现实,适当的劳动对来年人的身体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是要切忌超负荷劳动。老年人要做到老有所乐,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来了解外部世界,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来进行养殖、种植,增加收入,积极参加社会交往,帮助村集体做力所能及之事,真正将自己融入到社会中。

4.4 邻里朋友方面

针对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邻里朋友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慰藉,虽然这种情感支持的力度比较微弱,但也具有一定的应急性。老年人可以到邻居家串门聊天,与朋友之间进行情感诉说,以此来作为外界提供精神养老支持的补充。

结束语: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社会命题,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会逐渐衰退,对他人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高,心理上会越来越脆弱,对养老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针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进行应对,为空巢老人办实事,子女要与老人做好配合,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使其能够实现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空巢子女养老
养老生活
疫情来袭,“空巢”老人如何空巢不空心?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空巢青年”戳到你了么?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