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学风建设是当今高校学校建设的重要方面,直接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议上提出“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并稳固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强调终身学习的现代社会,高校良好的学风不仅会对大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产生影响,更是会对学生毕业后的终身学习的学习习惯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大学生能在这一时期培养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受益终生。高校学风建设是我国高等院校校风建设和校园建设的重点。但是,教育是需要家庭、学校、学生等主体共同努力、配合,有时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帮助和参与,仅仅依靠高校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在进行学风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是主体,鼓励家庭参与,多方合作。
1.1.1 学风建设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无法凸显
学生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只有学生意识到良好学风的重要性、重视学习,学风建设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和学风建设中,学生作为被管理者,往往只是被动的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特别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通常采用讲授式的填压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举办的各种学风建设活动也多是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指导,学生被动参与。学生参与到学风建设中的积极性并未激发,主体性也未得到凸显。
1.1.2 制度不合理,没有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高校学风建设过程中,高校管理层对学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顶层设计不够合理,对学风建设的关注和投入还不够。在学生的日常教育中,过分的强调管理,忽视对学生的引导。过分的强调形式,不关注成效。例如,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相应的心理辅导、辅导员配备等“软实力”不能相应跟进。导致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产生厌学等情绪,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几率变大。高校缺乏创建良好学风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校内举办的各种活动大搞形式主义,不关注活动实效。
1.1.3 教师认知不足
虽然在新时期高校都在大搞学风建设,创新教学方式,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是主流。在授课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思想仍存在偏差,对于学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学生出现迟到、旷课等现象不及时制止,出现学生在课堂上聊天、玩手机、睡觉等状况不及时管理,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低下,没有学习氛围。部分教师一味的按部就班的讲授,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变,教学效率低且伤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2.1 原生家庭文化程度低,不重视学生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可以进入校园进行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对于学生学习的关注也不够。特别是我国高校往往采用寄宿制,学生在校期间遇到困难,家长无法给予合理的帮助,甚至仍有小部分家长不支持学生上学深造。
1.2.2 受网络化、商业化影响严重
随着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的飞速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逐渐成为大学生的标配。另外,由于青年学生普遍缺乏自制力,容易受到影响和诱惑,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网络。今年来,互联网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虽然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由于市场管控不严格、监督机制不完善,越来越多的软件将用户群体瞄准大学生。网络游戏、网贷软件、小视频、社交软件等,这些软件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便利和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过分的沉迷其中将导致严重的恶果,极大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甚至学生过分沉迷其中,将导致成绩不及格甚至退学。
1.3.1 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业规划
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会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但许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目标、得过且过、学习态度较差,学习只是为了通过相应科目的考试,不被学校开除。不少学生上大学前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进入大学校园,许多学生面临理想信念缺失的问题。
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规划,没有短期的和长期的目标,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毫无计划,对毕业后的就业、考研等目标也毫无想法。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要求严格的高中生活走入大学后,由于缺乏相应的自制力,容易受到互联网、各种娱乐活动的诱惑,久而久之,形成越来越颓废的恶性循环,甚至无法顺利毕业。
1.3.2 对学校和专业认同不够
在高考的选拔过程中,许多学生无法进入自己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进行学习。因此,会对自己被打选择的学校和专业产生排斥心理。更多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自己所报考的高校和专业缺乏相应的了解,而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所报专业与预期差别较大,如果不能快速调整这种心态,不仅影响大学期间的学习,甚至会对整个大学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扰。
1.3.3 缺乏科学的时间管理理念和合理的学习方法
一部分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后,无法很好地适应从高中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到大学普遍以宿舍为单位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和高中相比,学生将有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可以自由支配,大多数学生离开父母和家庭,缺少相应的关爱和管理。无法合理的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许多学生都把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和谈恋爱等活动上,造成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进入大学后,由于和高中相比教学方式的改变,许多学生不能较好的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造成学习困难的困境。
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影响,这两者都是高校建设的重点。因此,加强校园学风建设必须科学的强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建设顶层设计上的关联,相互促进,相互推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思政教育等都是高校培养有本领、有理想、有担当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校学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将这些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学风建设融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例如,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适合学习的校园环境;将学风建设元素融入到校园建筑中去,建立读书角、学风宣传告示栏;学校层面开展学风建设动员大会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制力、自律性较差等情况,所以高校进行学风建设必须要先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部分大一新生,在高中长期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进入到大学相对较为自由、放松的环境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必须从制度上严格要求。针对经常性旷课、无故不参加教学活动的同学,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处罚,对在校学生形成警示效应。另外,高校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相关制度的建设尤其重要。以制度建设为前提,加强学风建设,形成以制度促学风,以制度带学风的良好局面。
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课堂教学是重点,课下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难点。因此,高校要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加强督学引导,以教促学。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许多高校对大一新生开展早读、晚自习等学习活动,需要适当安排教师进行合理的督学引导,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意识。
互联网技术及相关娱乐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和电脑普及率越来越高。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让学生利用这些设备更好的进行学习和生活,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视频聊天等娱乐软件是高校学风建设中面临的难题。面对这一问题,高校应加强管理,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
针对在学风建设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的专业认同感不强、学习意识较差等问题,可以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讲座等活动,促进学风建设。通过活动,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特别是毕业后的就业,以及所学学科的发展趋势,让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认同感,对自己有明确的生涯规划,自觉的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针对学习意识差的学生,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特别是可以邀请高年级学生或已毕业的往届生进行学习经验介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