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对策及思考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四川文理学院党委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部,四川达州 635000)

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既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手段,推动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能充分彰显思政工作的时代特征,有效对接学生需求,把思政工作做的更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

网络的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使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摆脱了传统思政教育中单纯依靠说教来实现教育引导的目的,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产生新的特征。

1.1 多元文化渗透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空间消弥了国与国之间的边界隔离,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感受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熏陶,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共享。西方国家借助网络技术优势,推行文化霸权,力图将普世价值观推行到世界各地,面对这种文化入侵,我国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威胁,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西方主流意识形态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大学生思想意识受到严重影响,政治观念变得模糊,民族意识也不断的被削弱,极易被误导,在多元文化的渗透下,利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需要趋利避害。

1.2 群体极化作用显著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会对周围的意见气候进行评估,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倾向于比较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则转向沉默或者附和。优势意见的一方迫使更多的人转向沉默或者附和,形成了舆论螺旋上升的过程。”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受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任意言论和观点而不用担心受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的制约,在网络匿名性的隐蔽下,受众对群体压力的恐惧削弱,不用担心“优势意见”的压力,从而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大学生由于心智尚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建构阶段,网络信息碎片化,内容良莠不齐,大学生在面对一些是非曲直问题时,容易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被一些错误观点误导,变得偏激、冒进,群体的极化作用显著增强,给大学生思政工作带来新的难度。

1.3 表达主体多元化

互联网开启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自媒体”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往往是由教师面向学生的点到面的发散性传播,师生之间的交互性较差,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即使对教师的一些观点不认可,也难以通过有效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诉求。互联网则开创了思政教育工作中学生主体表达多元化的模式,在网络空间及各种新媒体平台中,由于平台准入门槛低、简便易操作、网络的匿名性也使学生敢于对校园生活、师生关系中的不和谐现象表达观点,以往传播主体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模式被打破,学生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作为一名看客而存在,同时也积极参与到思政教育中,通过多个渠道发声,针砭时弊,为思政教育建言献策。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思政教育中教师主导地位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由于具有理论、实践、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优势,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许多教师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把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态,通过现身说法、自我教育、实践锻炼等方式融入到学生生活中,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生动有趣,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自身的权威性难以撼动。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师生依附关系的格局被打破。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内容的多样性,使在校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使用网络来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互联网海量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由于信息不对等所导致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种变革深刻冲击了思政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2.2 思政教育的内容的信服力弱化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以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体系等为主要教育内容。大量的空洞理论与单纯的说教,使思政教育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一种排斥心理。互联网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和各种观点的交融,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社会正反双方的声音,有了更多的思考空间,不再盲目迷信书本,对课本内容能否应用于实际产生质疑。“受众的审美趣味是劣币逐良币,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使学生的注意力过于分散,沉迷于一些低俗趣味的信息不能自拔,甚至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些未经证实的流言打着“惊爆”、“内幕”的幌子,在网络空间大面积流传时,误导学生的价值判断,学生盲目转载、跟帖,反倒对主流渠道的发布信息持以否定的态度。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内容信服力不断弱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3 思政教育中单向、集中的传播方式发生改变

传统的大学生思政教育都是通过班级授课、校园媒体、讲座等方式进行传播,这种单向的传播方式易于大面积覆盖学生,短期内易于见效,但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导致受众体验不足,教育过程相对单一封闭,教育方法也多以训导、说教为主,容易在学生心理上产生逆反心理。互联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交互性,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随时对教育内容转载评论,这种新型的传播方式契合了受众简单易便的操作习惯,在一定程度上给思政教育原有议程设置带来了冲击。

2.4 思政教育的工作难度有所增加

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夹杂着一些色情、暴力、迷信、网络谣言等消极、负面的信息,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快捷性特性,这类负面信息流传广、易于传播、难于控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舆论导向的选择都造成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网络空间的虚拟性,使得部分学生迷恋于这种虚无的生活而不能自拔,排斥现实生活,逃避现实。”当遭遇挫折时,由于难以排解心中的愤懑,更加迷恋网络,寻找精神寄托,很容易产生双重甚至是多重人格,严重的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互联网的自身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传统思政教育工作的部分功能和效果,这些无不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难度。

3 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3.1 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做好思政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作支撑。为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文化传媒、计算机等相关专业优势,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打造了一支由思想政治工作专职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文化传媒和计算机专业教师、学生骨干以及兼职的师生网络达人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组建校思政工作平台负责人谈论组、工作群和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的方式,合力推进工作。同时,吸收在师生中具有较大影响力且内容积极向上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发展。

3.2 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精品栏目

高校要积极利用易班、新媒体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开设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版块,打造青年大学生喜欢的精品栏目,发掘师生及优秀校友中的典型事例,如真实的考研案例、创业案例、就业案例可以在互联网上引起强烈反响,身边的榜样更接地气,利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更能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此外,高校还要不断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如辅导员可以在“易班”撰写个人空间、博客、微博、师生之间的关系让交流变得更加通畅,学生思政教育变得水到渠成。老师还可以通过易班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和网络舆情监督,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易班正逐渐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3.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沟通交流

当前,全国各高校大多都是根据本地区、甚至是本校的情况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方案,可以说是“各自为战”,可供借鉴且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案例并不多。有鉴于此,高校在开展思政工作时,不仅要努力壮大思政工作队伍,建立有效保障措施,加强本校品牌网站建设,还要特别重视与高等院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在思想政治工作层面实现互联互动、优势互补,有效促进互联网思政工作开展。此外,各高校还要深化校友联系机制,疏通家校联系渠道,聚焦学生关注点层面的沟通交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政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解决网络缺思想、思想难入网等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用好科学理论、讲好科学理论。只有理论底气足了,大学生才会坚定理论自信,站稳政治立场,分清是非界限。高校要更好的服务师生,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走向提供理论支持,利用理论对现实的强大解释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为此,高校可以深入开展一些与网络思政工作相关的专项课题研究,深度挖掘理论对互联网工作的现实指导意义。

结束语:互联网日益深入学生生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只有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挑战,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将网络有机的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有的放矢的及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