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路径探析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互联网+融合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天津 300350)

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并不断与传统的各行各业相结合的新时代下,“互联网+”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教育而言,“互联网+教育”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模式,比如慕课、微课、信息化课堂、翻转课堂等等。这些新的教育模式对于提升思政教学质量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慕课为例,我们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为有效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切实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提供借鉴意义。

1 “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现实状况

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我们将其应用到教育领域,衍生出了慕课的教育模式。我们充分运用慕课带给人们的便利和优势,在高校思政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融入慕课,以提升思政教学的整体质量。总体来看,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既面临着新机遇,又面临着新挑战[1]。具体现状如下:

1.1 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的新机遇

对于当今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而言,需要在重视程度、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准确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进一步地提升和完善。因此,我们借助慕课信息化、共享性[2]、自主性等优势和特点,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学之中,丰富了思政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自主性、拓宽了学生接收信息的广度等等,慕课的这些功能和优势都为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带来了新的机遇。

1.2 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的新挑战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慕课凭借其学习自主性、信息多样性、方式灵活性等优势给高校思政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有些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认为学习思政课非常简单,只需要平时来上课、课下看看慕课就达到要求了;有些学生由于借助信息化接触到的信息很多很杂,而自身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对思政课正确育人形成了新的挑战;还有一些学生对慕课自始至终是持有一种拒绝、抵触的态度,认为思政课就应该是全面的面授课,而不应该有慕课的补充学习;等等。

2 “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新挑战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具体现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无论是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又或是对于思政课教师教学引导的加强,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认识不够导致对思政课重视程度降低

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在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为了进一步督促学生学习,因此,在整体考核方式上,也会将慕课作为思政课考核的一部分,换言之,思政课堂考核所占的比例就会减小。因此,一些学生理所当然地就认为学习思政课更加简单了,因而对于思政课呈现出一种越来越不重视的态度。高校思政教学融入慕课,是为了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借助慕课的优势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思政课的重视、来进一步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进而更好地达到“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育人效果。

2.2 缺乏认同导致对思政慕课有偏见

高校思政课一直以来大多是以教师主讲、学生参与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这样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带给部分学生认知上的错觉,他们认为思政课就应该是这种模式,因此,对于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出现的慕课这样的新的教育形式,部分学生则抱有一种拒绝甚至是抵触的态度。总体来分析,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对慕课认识不够,因而不能达到内心的认同感。再加上自身适应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就更难达到对于学习思政慕课的认同感了。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这部分学生没有遵从“实践—认识—实践”的规律,在还没有真正走进慕课时,就已经单向否定了慕课的意义和价值。

2.3 缺少辨识能力影响学生自身发展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就像是摆在人们眼前的一张网。然而,在对接触到的知识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慕课学习到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知识丰富、零碎、系统性不强的特点[3],因而造成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时,总是呈点状、呈块状、呈片状,这对于正在接触知识阶段的学生而言,从学生思想认识层面与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从章节内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系统性的讲解形成了一定的碰撞,从而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从总体性、系统性上去理解;另一方面,信息的过多接收,容易使尚处于增强是非辨别能力的学生陷入一种迷茫混乱缺乏方向感的状态,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因而,更加需要思政课教师发挥引导者的重要作用。

3 “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相融合可谓是新机遇与新挑战并存,面对新机遇,我们要勇于抓住、充分利用;面对新挑战,我们要深入分析、充分调研。通过分析形成新挑战的具体原因,接下来我们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具体如下:

3.1 深化慕课与思政教学的认知融合——增强重视性

所谓“慕课”,简单来理解,就是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将知识和信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种新模式,因此,从认识上来讲,我们必须认识到,慕课必然与教育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将二者看作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所以,要探寻“互联网+”时代下慕课与思政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首先需要我们在认知上将慕课与思政教学相融合。思政教学在课堂开展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深入讲解、学生的提问发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基本达到了一定的层次。但是,我们说知识不仅仅是对于其本身的学习,还需要我们将思路和眼界打开,从深度、宽度、广度上去进一步消化吸收,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慕课,慕课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给予了思政课堂教学有力的补充。在认识到慕课对思政课堂教学提供补充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思政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这种对于两者作用的全面认识既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理解,也需要必要的外在硬性考核。因此,只有首先从认知层面,我们全面而充分地认识到思政课堂教学与慕课两者各自所承担的重要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将两者进行融合。

3.2 加强慕课与思政教学的认同融合——增强包容性

在认知上达到融合的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从认同上加强慕课与思政教学的有效融合。慕课与思政教学各有优势,思政教学能够从理论层次上和实践层面上给予学生更加系统化的认识和体验。而慕课能够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4]、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自主性的学习空间,因而慕课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可以说是一种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开阔学生视野和眼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可行性途径。因此,从跟进时代步伐、符合学生需要、增强育人效果等多个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对慕课的融入持有一种接纳、包容的态度,而不应该是部分学生呈现出来的毫无依据的拒绝态度。只有增强包容性,才能更好地将慕课与思政教学相融合,才能更好地挖掘出慕课对于思政教学的有利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夯实丰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不断增强。

3.3 推进慕课与思政教学的行动融合——增强引导性

在将慕课与思政教学认知融合、认同融合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者,还要学会不断适应、不断创新,从而推进慕课与思政教学的行动融合。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坚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将慕课与思政教学紧密衔接,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辨识、自主与教师交流从而获得教师的正确引导这样的良好效果。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达到将慕课与思政教学在行动上的融合,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思政教学中有慕课、慕课中有思政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教学计划恰当地将慕课中所涉及的内容拿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同时,将思政课堂中所讲解的一些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的话题放到慕课中,作为对学生补充考核的一项内容。这样的行动融合,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化对于思政教学与慕课各自作用的认识,从而增强两者相融合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增强对于更加丰富庞大的知识资源的辨识、判断和筛选能力,进而更好地增强学生自身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总之,开展“互联网+”时代下提升思政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将慕课与思政教学有效融合,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对于教书育人的深层次认知,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责任感,有助于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更好地全面、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思政互联网+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