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
查干湖冬捕是一种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是一种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的渔猎文化。在每年1月份左右举行,为期一个月。查干湖冬捕早在辽金时代,查干湖冬捕就享有盛名。在1千多年的辽代。辽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根据四季的节气在草原上奔走,每至一地,便会安营扎地从事活动。其中“春捺”最为出名和生动。捺体指辽帝行宫之意。据《辽史·营卫志》载,“皇帝正月上旬起牙帐,约六十日方至。天鹅未至,卓帐冰上,凿冰取鱼”。[1]辽帝每年春季都会来到查干湖,在冰上搭上“牙帐”,在帐篷里把冰面磨碎,薄到能看见鱼在冰下游动。当众人看够再打破冰面,捞起鱼儿,称为“头鱼宴”。从那时起,这项冬天破冰捕鱼的习俗在北方民族传递下来了。当时破冰捕鱼可不只是观赏作用,还有笼络朝臣和部族首领的作用。康纳顿提到“控制一个社会的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权力的等级”。控制社会记忆的等级越高,越有利,就会对社会记忆的影响力越来越大[2]。辽帝作为当时最高统治者,他通过冬捕作为固定的节日,每年赏赐头鱼、头鹅,表达对其重视和嘉赏。这种带有行政的记忆就形成在北方民族的记忆中。随着“春捺钵”活动的延续,更是传递北方民族不畏严寒、顽强生存的本领和豪爽、率真的性格。
通过对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的研究,试图找到查干湖冬捕如何从一种生存手段转化为文化遗产的过程,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连续性使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记忆超越一定范围,不仅获得整个群体的认同,并且以特色记忆为符号的在全国推广,更加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如此盛大的查干湖冬捕是怎么进入到大众的视野,其传播路径又是如何使其被发掘和认知。因此本文通过对研究查干湖东的社会记忆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路径的研究,不仅促进查干湖冬捕今后的发展,更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起到示范作用。
查干湖冬捕最精彩、神秘的环节之一就是“祭湖·醒网”仪式。“祭湖”是蒙古族祭祀湖泊仪式;“醒网”是唤醒网上的神灵。祭湖与醒网原本是两种活动,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传承千年,不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虔诚祈祷,而且还表达大自然的恩惠无限感激。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是蒙昧无知,认为只有通过祈祷,才能的得到大自然的无限赏赐。因此在举行“祭湖·醒网”时充满了敬畏之心。说起“祭湖·醒网”它的由来也是一个有记忆性的开始。1195年,郭尔罗斯部落从蒙古高原迁徙至松花江、嫩江交汇之处,以纳仁汗为首郭尔罗斯部众接受“醒网”祭祀,但由于祭湖是蒙古族传承已久的祭祀湖泊,为了省去繁琐的步骤,更是为了融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因此当时的首领认为将“祭湖”与“醒网”结合在一起,从那时两种仪式融合一起,其中比较有趣的是,相传藏传佛教传入郭尔罗斯后,喇嘛教的信仰与当地的渔猎生产相抵触,但是没有能力取缔渔猎生产,只好顺其自然,融合到渔猎文化。因此查玛舞和诵经成为建构记忆的最有力的途径,记忆的建构中,个体并不是那么无能为力,而主观感受和偏见会影响人们对于事实的选择和组织。因此查玛舞和诵经这种个体化和具体化的记忆很容易融入到社会记忆的构建中,顺理成章成为仪式举行最具有特色的记忆。在仪式的过程中,喇嘛诵经、查玛舞夸张表演,意在驱逐邪魔、平安吉祥。突出了其祭祀意义。表达了崇拜自然,以求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
查干湖冬捕仪式传承千年,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文化它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参透性,对于社会记忆的塑造是极为重要的“祭湖·醒网”的仪式不仅由来很有记忆感,仪式中祭台、服饰、祭祀过程也展现具有情感寄托的记忆。举行仪式是需要祭台,祭台亦是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地方。祭台的布置和准备需要大量工作,首先祭台有三个阶梯冰台,周围三面有九根苏鲁锭;其次祭台前设一长案,放好祭祀用的法器和物品;案前设立香炉、圣火盆,最后凿开冰窟槽,摆上渔网。仪式布置看似简单,实则却是非常有考究的。在整个祭祀的服饰中也能体现出地位的尊卑。比如祭师、鱼把头、喇嘛在最前面,其次是蒙古首领和民众,最后则是渔夫们。仪式人员的位置不是随便的,是具有权力和地位的标志,并且希望通过强烈的尊卑仪式向大自然表达尊敬和崇拜。[3]还有在祭祀服饰中有服饰夸张的祭师、华丽衣袍的蒙古首领和代表、高贵繁琐服饰的圣女、简练彪悍的渔夫们,还有其他穿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参加人员。人们通过服饰再现曾经古老的祭祀仪式,也希望通过服饰向大自然求得美好愿望,也获得内心的快乐。因此,无论“祭湖·醒网”的祭台、服饰,还是整个仪式的过程,都是表达自身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种精神动力使得该仪式成为与自然沟通的媒介和手段。在宗教人类学的视野里,人们对超自然存在的信仰和仪式纪念行为称之为宗教。由于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不甚了解,只有通过仪式表达情感,这种精神动力不断构建和继承记忆,以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因此查干湖冬捕仪式是社会记忆的形式之一。
“在习惯记忆里,过去似乎沉淀在身体中”。它为我们提供一个极其有效的记忆系统,虽然不留痕迹,但却避免可能遭受的冲击和侵扰。查干湖冬捕,处处充满了传承,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到一种严重的心理制约。似乎他们生下来就懂得如何打鱼。冬天捕鱼,几乎是比鱼把头谁能分辨鱼群居住位置的本领。上冰打鱼是集体行动,就是要“快”,不能拖泥带水。但是快且准就社会全靠鱼把头的能力。鱼把头想要知鱼性就要知水性。不是一时的学习,是长期的积累。夏秋时记得湖水的涨捞;秋冬是湖水的封泡时间和风向;捕鱼时湖面的坡度,这些都是是捕鱼下网选地的关键。鱼把头要学会辨别鱼花,鱼花又称鱼泡泡,是鱼吐出的气,鱼把头要根据鱼花的颜色、新旧来辨别哪些是新吐的泡泡,哪些是植物呼吸的泡泡,这才是考验捕鱼人的本领。还要学会听冰,就是听冰的声音,鱼把头把耳朵贴在冰面上,通过水流声音分辨鱼群的位置的一种本领。这是一名成熟的鱼把头对查干湖多年的了解经验和体会。鱼把头是打鱼队伍的头领,更是渔猎文化的传播者和继承者。老鱼把头的社会记忆慢慢会积淀到新的鱼把头的身体,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递和实践,直到今日的鱼把头已经是“第十九代传人”。[4]
冬捕除了鱼把头的捕鱼绝艺之外,更重要是各司其职、团队合作。领网是统筹整个冰下作业,领网不仅技术要过硬,更重要的是公平,不能偏私。“穿草鞋”是及时利用草把使渔网顺利前行[5]。这种本领是平时日积月累养成的,渔民们平时为了练就这个本领,经常会结合生活中的游戏,久而久之渔夫们就学会“穿草鞋”的本领。“摘挂子”更是让人为之惊叹,意思是进入寒冷的湖水将挂住的网摘开,看似简单,实则有生命危险。“摘挂子”本身水性要极好,并且要学会在冰下换气。上来之后的急救处理也是非常有研究的,稍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这种本领也是长年的经验。更是一种道德观念完善和传承。冬捕不仅是捕鱼的技艺高超,还要保护好网、敬重好网,就像网的尺寸的设计大鱼进,小鱼出。这不仅是为了捕鱼生生不息,更是千年来传承古老的生存品质,更是一种古老的记忆的传承。“马拉绞盘,并下走网”其中发挥重要角色是马儿,在这里,马儿和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身体实践缺少了纪念仪式的繁文缛节,但是经常的身体实践,渔夫们将捕鱼技术的文化内涵,变成了身体习惯。自然而然的将捕鱼技艺记住、内化、沉淀在身体里,从而传承下去。因此捕鱼者的身体实践是社会记忆的另一种形式。干湖冬捕祭祀仪式将查干湖冬捕处于独特的信仰和多元文化融合的空间下,这种祭祀文化所在的地区更是成为最后的渔猎民族。不仅得到查干湖人民的认同,更是对古老渔猎文化的认同。
据历史考证,查干湖冬捕自辽代之后,就很少有统治者冬日捕鱼的习俗,因此冬季捕鱼逐渐发展成当地的一种谋生的手段。据地方日志记载,查干湖冬捕在60-70年代出现河面干枯、鱼类减少的情况。因此再早有关查干湖冬捕记忆的传播多为史料和地方日志的记载,伴随着少数口述史。由于传播的途径有限,导致查干湖冬捕无人问识,直到90年代后,政府的治理,使查干湖焕然一新,并且通过节庆、媒体、文化遗产等途径使查干湖冬捕进入大众视野,共同探寻其古老的记忆感。
节日是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查干湖冬捕通过2002年开始举办旅游节,自此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节庆可以有效传播查干湖冬捕的社会记忆,形成一种独特的记忆模式。具有固定性和周期性的节日成为传承其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核心要素。因为文本教育的枯燥与乏味,传播的效果远不如生动活泼的节日活动,加上现代媒体的宣传,查干湖冬捕通过节日传播更加广泛,这种公开性和公共性都得到提高。因此节日作为传播查干湖冬捕记忆的功能越来越重要。直到今日已经连续举办17届的旅游节,显然受到大众的喜爱。对于大众而言,富有魅力的冬捕节就像展示古老的渔猎民族的橱窗,能够使他们了解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文化。正是一年一度的冬捕节,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了解北方文化和民族。如今的冬捕节不仅仅是冰上捕鱼,还有冰上游戏。比如狗拉雪橇、冰上摩托。文化旅游节不仅深入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更是为当地的百姓创造巨大的经济收入。
查干湖冬捕传播路径除了节日举办、媒体报道的广泛宣传,当地政府、有关机构也为查干湖冬捕提供有所作为的空间,2008年查干湖冬捕的原始的冬网冰下捕鱼、马拉绞盘的方式已成为人类原始渔猎文化的活化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非遗之后,冬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再一次发生变化,也就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查干湖冬捕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这一种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各方正在合力打造查干湖冬捕特色文化,致力于将这一文化遗产转换更有价值的资源,因此将查干湖冬捕的文化与传播结合方向,当地进行许多有益尝试,将头鱼拍卖拍得高价,一条头鱼拍卖从几千达到几百万,无疑提升查干湖冬捕的知名度,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查干湖观看冬季捕鱼的场景。
查干湖社会记忆的传承与传播离不开媒介,媒介的形态变化自然影响的社会记忆的传承和传播。因此随着快速发展,报纸、广播、电视已经不仅是查干湖冬捕传播的唯一途径,更多是微信、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冲击原有的格局和模式。松原政府高度重视和利用微信、微博为政府权威的政府自媒体平台,积极推广查干湖冬捕的相关信息。利用新媒体推出查干湖冬捕现场直播,使全国观众身临其境这一壮观景象。原本都是通过文献、照片等方式了解查干湖,但如今可以通过拍摄视频、现场直播的自媒体为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传播提供新模式和新途径。媒体能够通过故事叙述、纪录片、新闻报道再现查干湖社会记忆,其中央视拍摄的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引起热点,让全中国乃指世界瞬间了解这一古老的渔猎文化。向大众传播查干湖冬捕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这种新媒体力量下个体话语性增强,传播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新媒体的转述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个人或社会对于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建构的评价和认知通过新媒体无形之中形成的集中认同传播出去。因此新媒体是查干湖冬捕的记忆传播极具价值的途径。
查干湖冬捕的社会记忆是支撑查干湖古老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和精神动力,祭祀仪式和身体实践是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两种重要形式,仪式有效的传承查干湖冬捕的历史起源和民族情感;身体实践从行动的意义上强化古老的捕鱼方式和民族认同。两种形式使查干湖冬捕为了获得充分的生存资源,为了展现古老的渔猎文化而进行的社会记忆的活动。总的来说,查干湖冬捕社会记忆的传播通过节日向大众传递北方文化,通过文化遗产认同渔猎文化,通过新媒体重新认知和评价查干湖文化。这些变化都是紧缩时代变化在建构记忆,充分体现社会意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