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果硕 好戏连场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中的戏剧创作与表演辅导

2020-01-01 14:07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9期
关键词:剧本创作辅导工作者

(深圳市罗湖区现代戏剧社,广东深圳 518000)

随着近年来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群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基础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也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1]。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群众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加强基层文化戏剧创作和舞台表演的辅导,对于群众戏剧文化发展来说有积极意义。这就对文化工作者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在开展文化戏剧创作以及舞台表演辅导时,需要与当地的人文环境和社会风情挂钩,深入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这样才能使剧本创作和表演辅导与群众更为贴近,保证文化创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1 剧本创作需要与现代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相结合

群众文化服务工作涉及到的工作内容较为广泛,与我国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密切的联系。所以不同的文化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环境进行分析,而想要在舞台上展现各行各业的工作状况和生活状况,就需要了解职业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位文化工作者在进行剧本创作时,都无法准确的把握不同职业的所有特点,这就需要相关剧本创作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不同职业,工作群众的情况,体验其生活,并在体验过程中积极掌握相关资料。除此之外,剧本创作人员还可以与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通过这种形式来了解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和工作特点。

在明确了创作的方向后,作品需要制定相应的主题和表演形式,才能使故事框架在创作过程中更为完善。剧本创作文化工作者在开展剧本创作时,需要展现出真实的生活,并在初稿创作完成后,与演员和相应的职业工作者进行沟通,积极参考对方的意见,并将新的元素纳入到剧本创作中,不断对剧本中展现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这样才能使不同行业的工作、运行内容获得有机化的融合。通过这种方式所创造出来的剧本更加具备合理性、生活性以及趣味性,剧本推动过程中的矛盾以及故事才能更加深入人心。通过多次对剧本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协调,能够大大提高剧本在表演过程中与观众的交流度,使群众在观看戏剧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感,保证群众的喜爱。

在排练过程中,不同的演员也可以根据剧本和个人体验,对剧本进行二次创作,使剧本逐渐完善,保证剧本与演员之间呈现完美的协调性。所以文化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足够的语言辅导能力,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戏剧创作能力和文字功底,使基层文化工作中戏剧创作的工作落到实处。

例如在某一家企业进行年终联欢会的表演时,文化工作者如果想要创作一个与企业职工生活和工作相关的小品。剧本创作者就需要与企业中的大多数员工进行沟通,并了解企业的不同规模和生产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创作出来的剧本与企业员工的生活相符合,可以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将一些企业员工生活和工作中的趣事纳入到小品中,以保证小品与员工之间存在足够的同步性。如果在这种时候上演一个树新风、讲文明的小品,不仅难以获得企业员工的共鸣,甚至还会导致企业员工对这种节目表演产生反感,影响文化表演的效果。

2 积极调动演员的积极性,使其舞台展现力得到增强

在进行文化表演时,为了保证表演效果,演员需要在舞台上具备清晰的思维和强大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戏剧表演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基础素养[2]。而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剧本的逻辑应当清晰,脉络应当准确,而表演时演员所表达的情绪和语言都需要与剧本发展进行挂钩,不能出现台词歧义或说话不清的状况。而专业的表演者在剧本没有要求的状况下,都应当以标准的普通话作为表演语言,不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口音,甚至出现方言表演的情况。

所以在进行演员的辅导时,由于接受辅导的人员都是业余的戏剧演员,所以在实际辅导过程中一方面不可对演员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照顾业余演员的情绪和专业性。辅导过程中,对于初次登台的演员需要积极沟通,并且鼓励演员之间多交流,具有表演经验的演员应当尽可能指导第1次登台表演的演员,使其放松心情。而指导表演的文化工作者在进行初次登台演员的指导时,需要选择更为有效的方式调动其表演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指导表演时,可以将初次登台的演员叫到一旁,小声的对其进行讲解,这样能够保全演员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还能使演员感受到足够的尊重与重视,同时单独讲戏还能够使初次登台的演员在存在疑问时能够立即询问,这样能保证戏剧指导的效果。即使第1次登台的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所达到的效果较差,但通过私下指导的方式能够避免其他演员对新上台的演员产生误解,使初次登台的演员自尊心得到进一步的照顾,自然也能获得更快的表演进步。

例如在进行某一位年轻演员的指导时,其表演的角色是一名孕妇,由于年轻的女演员没有经历过分娩,所以该演员很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孕妇的角色。文化工作者在与演员进行沟通时,通过尽可能降低其思想压力的方式来进行戏剧指导。在进行女演员的指导时,一点点耐心的对其进行引导,必要时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来使女演员逐渐找到孕妇的感觉,而当女演员出现一点进步时,指导人员需立即对其进行鼓励并做好表扬,而完成每次排练后对其进行再一次的鼓励,能够巩固排演的效果,使女演员能够记住这样的表演形式。而在提出进一步表演的要求时,也需要循序渐进一点点的提出相应的要求,切不可操之过急。通过这样的指导方式,演员也能够更容易接受。而这项案例说明,在进行演员指导时,不能以专业演员的目光要求业余演员,更不可以要求初次登台的演员具备业余演员那样的水平,需要循序渐进,且给予初次登台的演员逐步肯定,增强演员自信心的同时保护其自尊心,这样能够获得圆满的演出效果。

除此之外,由于群众戏剧文化在开展过程中,其中的参与者主要以普通职工和学校教师为主参加文化戏剧活动,主要是业余爱好,所以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时,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命令的权利对其提出要求,并且在演出前大多数的工作人员为了避免与本职工作出现冲突,都需要采用请假的方式才能完成各项排练。所以戏剧指导和排练人员需要兼顾统筹不同角色的时间,并对排练时间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排列工作的完善,使演出更为圆满。

3 群众文化工作者需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群众戏剧文化在开展过程中对群众文化工作者有较高的需求。一方面来说群众文化工作者不仅需要精通自身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了解其他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工作在运行过程中更为顺利且完善[3]。在进行群众戏剧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工作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就需要具备群众文化活动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素养,并不断强化自身艺术导演的素质和技能,同时还需要了解在进行戏剧文化活动时的不同表演形式,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够使群众文化工作者在进行戏剧辅导的过程中,通过对艺术手段进行综合利用和对人力资源的有效调度,来保证表演的成功效果。

由于群众戏剧文化在展现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特殊性,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戏剧节目及演出活动的成功,并不是要获得专家的肯定,只要观众喜爱,并且演员具有足够的表演热情即可。所以在进行戏剧节目的设置时,群众文化工作者需要展现出参与者的审美观,保证活动既能够陶冶情操,又能够增进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友谊,使表演者在演绎过程中抒发自身的感情。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文化工作者不仅需要完成良好的剧本创作,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舞台结合形式,使演出活动满足群众文化参与者的需求,这也是群众文化工作者的主要职责[4]。所以文化工作者不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还需要意识到自身的工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文化工作与人们的业余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合理的剧本设置和表演指导使群众戏剧表演活动更加能够适应社会的群众精神需求。而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并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再进行戏曲文化活动的指导时,展现个人魅力,提高自身的服务创新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业余群众文化活动。

4 总结

为了满足现代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相关群众文化工作人员需要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步伐,了解基层人民群众对精神层面需求的渴望。所以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了解,在开展戏剧表演创作和辅导时的各种艺术手段和注意事项,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群众戏剧表演活动更好更快的发展,以满足我国现代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步伐。

猜你喜欢
剧本创作辅导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微电影叙事中的平衡与戏剧性
解读豫剧今后发展问题
论剧本人物的审美结构与审美特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