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温柔,谢志芳
(1.厦门双十中学,福建厦门 361009;2.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福建厦门 361003)
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有言,“天下,势而已矣”[1]。势,就是潮流,是决定事态发展方向的力量,犹如一泻千里之江水,滚滚而下,难以抗拒。就教育改革领域而言,这股突如其来的潮流,便可称为“互联网+教育”之势,而其中利用微课与校本课程的结合、运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是顺势而为的高校变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
从本质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青少年“完美人格”教育,即通过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熏陶,培育青少年的美好人格,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质朴的道德操守、深邃的哲学思想、高雅的审美情趣。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是指学校在体现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该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实施的、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全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士等结成一体,共同塑造愿景,自主地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一种途径。
踏入21世纪以来微课热以广大师生始料未及的速度扑面而来。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课,或者说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以微小视频为核心的一组资源的集合,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2]。
微课的基本特点如下。
(1)看似碎片,实则完整。其核心部分的视频一般只有5~8 min、涉及1~2 个知识点或1~2 个题目类型,但是却基本上就包含了一个知识的学习应当包括的部分。
(2)看似静止,实则流动。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登录、学习。
(3)看似单向,实则双向。制作和使用者以一线教师为主的队伍,他们熟悉教学、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需求;学生可以透过网络等平台提问、做题、补充甚至参与制作微课。
7年前广东佛山的胡铁生老师提出的 “小微课成就大教育”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第一,它是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
它能在网络环境自主开发出可供学生选择的、有特色的课程,形成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库建设;同时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质量分析监控系统应用;并将之与历史学科多元目标策略最优化互动教学探索相结合,即是一种教学创新,又能体现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还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第二,它能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中运用微课,能根据该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利用“技术增能”,改善课程教学的情境体验,达到主动学习的知识量与信息量、教育过程与信息技术方法的科学整合,开设内容多元化、跨学科的课程,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与学习迁移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微课有利于学生课余时间的泛在化学习,在时间、空间上弥补校本课程的不足。
泛在化学习是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方式。特别是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内容繁杂、信息量大的校本课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内化知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终全面提高自己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微课既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也可以进行群体化学习,也与校本课程本身机动灵活的特点相符。
第五,从事校本课程的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也很适合采用微课的方式。
制作和使用微课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授课教师的成长的过程。当历史教师在制作、使用微课辅助教学的时候,他们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必须判断资料的真伪和史学价值,同时必须非常熟悉课程大纲、教材、练习、熟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电脑、网络、制作软件,这样长期持久地努力,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信息技术基本技能都能得到提高。教师们经常利用微课进行教研,互相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第六,它可以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
校本课程是全校师生、家长、社区人士等结成一体,共同塑造愿景,自主地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一种途径。若合理运用微课、互联网等技术,采用符合教育规律、反映教育本质的教学策略,将有利于构建开放式高中课程,有利于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实现师生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可以预见,历史微课一定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中迅速兴起,大展身手,甚至可以说是势不可挡。
(1)内容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是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为依托,涉及宗教哲学、琴棋书画、传统文学、节日习俗,以及中医、武术、建筑、工艺、戏剧等博大精深的内容,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而微课正好能弥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由于受到课堂上时间、空间的限制而容量严重不足的缺陷。
(2)独立建构。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有另一个特点:它是由若干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组成,所以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微课的制作内容。经由一个个短小精悍的微课,中华五千年的一个个片段就可以十分精彩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3)史料为本。对已经成为过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就需要运用史料,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如果没有材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微课正合适进行史料实证学习,利用几分钟的视频,可以给予几则材料并进行分析讲解。
(4)静态呈现。原本生动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呈现的时候,却不得不是静态的、过于精练的甚至是枯燥的,当教师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想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却经常有觉得力不从心的时候,微小却生动的微课就可以使历史动起来,拉近现实和历史的距离。
(5)理论艰深。历史概念是人们对历史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全面认识的概括性反映[3],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关键突破口。但是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没有、也不可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内涵做专门阐释,而微课时代教师便可以在课前或课后通过微课的方式扫除这些理论上的障碍。
(6)自主性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跨越古今中外,史书、材料汗牛充栋,穷尽一个教师毕生的精力也无法了解全部,只能说是各有所长而已。如果充分运用微课,就可以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提高[4]。
(1)科学性原则。在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必须挑选出既符合科学知识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对学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内容。也就是说,作为传授传统文化知识的教材资源,必须内容正确、目标明确。所以,在整合传统文化微课资源时必须做到:所呈现的知识内容是真实的;所论证的原理和定义必须准确;所包含的文本、地图、图片等要符合科学原理。
许多中国传统的知识都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和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和现代科学技术相比,许多知识缺少现代实证科学的检验。比如,《弟子规》提倡孝道,“亲有疾,药先尝”,让健康的人尝患者喝的汤药,本身是违背医学常识的。
(2)教学性原则。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应能满足校本课程教与学的需求,要合理安排整合教学上的教学内容、学习课时进度的安排上和教学结构,特别是应当符合各个学校的校情、师情和学情,不宜太过艰涩或太过浅显,才不至于妨碍教学的正常推进。
2013年,台湾地区版国学教材《中华文化基本教材》,由中华书局引入大陆。使用者众多,包括复旦附中、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等学校在内的30 所中学加以采用,但是几年过后,仅有个别学校仍在使用,主要原因就是太难,其中《中庸》《大学》等内容在大陆的课本中几乎不被涉及,不要说学生,就连很多教师都认为太深。
(3)适应性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制作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微课用于校本课程。如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如临摹名家书法、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等,以引导学生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如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理解有代表性等诸子百家作品、分析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以及感受对比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等,以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4)综合性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微课就内容而言可以融入语文、健康与体育、社会、艺术与人文、数学、自然与生活科技及综合活动,同时全面顾及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需要、兴趣、意志等,力求做到综合范围适当、融合程度较高。就形式而言,可以与板报和展览、演讲赛和辩论会、艺术节表演、知识竞赛、征文等活动相结合。不仅丰富厚重,而且多种多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改,使校本课程的水平和层次逐渐提高。
(5)时代性原则。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前提下,掌握新时代赋予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对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合和、大同等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的内涵,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使微课内容情境化、问题化、故事化、生活化,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当前社会的经济、科技与文化等发展状况紧密联系。
虽然利用微课在校本课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崭新的途径,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可以预见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未雨绸缪,特别注意以下环节。
(1)选材时应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历史学科的育人本质出发,不能按照教师个人的优势或好恶来决定题材的取舍[5]。
(2)应当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甄别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节目、名人讲座,以及优秀的影视作品中的史实是否真实、论证是否严谨、结论是否正确。应当摒弃那些被时代淘汰了的内容,不宜制作诸如“易经中推演出八卦命理”“从《三十六计》《孙子兵法》《三国演义》中学习权争商战”等微课。
(3)要宏观把握历史脉络。为了克服微课碎片化和泛在化学习的先天不足,有意识地选择能体现历史阶段特点、勾连起历史主要框架的重大事件,以利于把握传统文化知识的脉络,使学生原有的历史知识不断生长、联结,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6-7]。
(4)聚焦核心素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课作品质的飞跃。做到题材精准化、素材多样化、呈现方式灵活化、制作方式多模式化、成品精细化、内容完整化。
人的优秀品德贵在养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熏染、陶冶青少年的最好元素。在国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今天,微课等“互联网+”技术适逢其时,将之引进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中极为适切。若大力推广,必能使得广大青少年的德性与智性共同成长,可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