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丹
[关键词]小学数学;构建;生动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十个核心素养的关键词,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该如何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我们依托区级课题《生动数学课堂实践研究》进行探究,课题组成员努力构建数学的“生动课堂”。所谓“生动课堂”,指让学生主动参与、思维不断深入并有所触动的课堂。下面,以《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构建数学“生动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游戏激趣,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生动课堂”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技能和形成能力的初始阶段,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数学计算课往往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常常只愿意“算”,却不愿意“说”,更不愿意“思”。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呢?
教学片断:
师:这节课,我们来玩一个“听数抱团”的数学游戏。请听游戏规则:同学们围成圈,我喊几,几个同学就成组抱团。如我喊2,就是要求每2个同学成一组抱团。同学们请起立,准备!我喊“3”!(学生每3人成一组抱团)
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没有抱成团的学生表演节目),已经清楚游戏规则的同学请坐下。那接下来,我们正式开始游戏!(课件出示18个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喊出一个数。(课件出示数字6,师生齐喊“6”……)
师:这次的游戏规则是什么?
生:每6人成一组抱团。
上述教学,教师将例题融入“听数抱团”的游戏中,巧妙地让学生复习了除法的意义,并以此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这样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认识了余数,经历了余数产生的全过程,理解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始终兴趣盎然、斗志昂扬,这样的“生动课堂”为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深度探究,构建学生思维深入的“生动课堂”
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运算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十大关键词之一。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不断深入探究所学知识。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当有18人玩游戏时,余数是4;当有19人玩游戏时,余数是5。那么,这是不是说明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余数会越来越大呢?(少数学生认为会,多数学生认为不会)
师:大家各执己见,能不能想办法说服对方呢?
生:我们可以继续研究下去。
师:对,这是个好办法!接下来,大家可以分圆片,也可以在记录单上用圈一圈的方式继续进行探究。(学生探究后汇报,集体订正)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余数只能是1、2、3、4、5或6。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当剩余7个圆片时,又可以再分成一份了,所以就没有余数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如果剩余8个圆片呢?剩余9个圆片呢?(课件演示验证)看来,的确是这样。不管总数多少,余数只能是1、2、3、4、5、6。也就是说,余数必须比除数7小。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除法如果出现余数,余数都会比除数小呢?(学生小组合作,再次进行探究)
上述教学,首先,教师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么教师如何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呢?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课进行了三次摆圆片的操作活动,从“刚好分完”到“出现剩余”,数与形完美结合,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充分经历了余数产生的全过程,逐渐深入对余数和除数之间关系的探索。其次,教师巧设“陷阱”,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思考是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行为,因为只有产生认知冲突才会有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会进行深度探究,才能真正感悟数学知识的本质。在学生认识余数后,教师巧设“陷阱”:“那么,这是不是说明随着参与人数的不断增多,余数会越来越大呢?”通过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再次,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追根究源。如在学生发现除数是7时,余数只能是1~6这六个数,于是教师适时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除法如果出现余数,余数都会比除数小呢?”问题促使学生继续合作探究,深入对余数和除数之间关系的探索。最后,师生在共同探究中得出结论:余数必须小于除数。这里,教师通过适时追问,让学生的学习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使他们被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于无形中提高了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三、趣味练习,构建学生有所触动的“生动课堂”
在计算教学中,练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節,因为学生只有通过一定量的有效练习,才能深刻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上述教学,教师精心设计分层练习,使学生在玩中练、玩中思、玩中辨、玩中悟。这样不仅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余数知识解决了问题,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教师应以游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逐渐深入探究,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动”起来,从而构建“人人有触动,人人有发展”的“生动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