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
摘 要: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逻辑性强,内容丰富,但知识点的学习较为抽象,需要理解不同的数学定理,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所以解题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所以主要是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利用错误资源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而学生的解题能力并不仅仅是将题解答出来,还要包括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等,所以要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被动式的接受知识,而是要进行自主探究或者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自己没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查阅,对于已经解答出来的数学题进行反思,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同时,学生之间要进行高效的沟通与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时,教师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算,正确地进行解题,但是并不能直接为学生讲解。所以我会在教学的伊始对学生进行引导。如,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既然掌握了加减法,那么对于乘除法的学习就要掌握其中的符号法则,这样为学生指明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预习,带着问题思考有理数的乘除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加强知识的迁移运用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忽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进行高效的备课。首先要备教材,老师要仔细研读教材,明确每节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是备学生,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二)时,关于去括号与去分母的学习我会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关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相关内容;然后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思考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解题计算的过程中如何去掉括号,还要注意括号前的正负号对去括号后的影响;而对于去分母就要使得分母化1,再进行计算,进而更好地掌握解题方法。
三、丰富课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针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不断拓展自己的解题思路,所以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教学方法的丰富可以是多媒体教学法,也可以是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思维导图教学法,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寻找更多的解题思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不仅需要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还要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所以我会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将理论与图形结合起来,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并且利用多媒体将图象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常量、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概念,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
四、充分地利用错误资源,提高学生解题正答率
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并不是一味地进行题海式的练习,而是要选取经典的数学问题进行练习,对于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正确地对待。老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是由于自身的马虎,还是对知识点的不理解等原因导致的错误,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学生出一道类似的经典题目,然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他们解题的正答率,也能够使他们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后,学生会进行相应的练习题,但是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错误,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分析,是由于二次函数还是一元二次方程没有掌握好,再次寻找新的练习题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等内容。通过错题重做或者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避免之前所犯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师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同时学生要自主探究,合作學习,进行知识间的迁移运用,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芳.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83.
[2]茅小健.学生解题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J].成才之路,2012(27):27.
[3]陈明平.浅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