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鑫
【摘要】 目的 分析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创和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
脑出血患者, 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手术后7 d、手术后
1个月、手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3.56±27.78)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79±28.98)min, 术中出血量为(87.78±13.78)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6.67±13.45)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7 d、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安全性更高, 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 脑出血;微创手术;开颅手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13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是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 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开颅手术作为临床常用的脑出血治疗方案, 虽可以取得明确治疗效果, 但往往创伤较
大[1]。本次研究分析在脑出血患者治疗中采用微创和开颅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7例;年龄55~81岁, 平均年龄(62.39±6.28)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 女16例;年龄54~80岁, 平均年龄(62.34±6.3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为脑出血患者;②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符合手术指征。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肾疾病患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患者。
1. 3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采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治疗, 在头颅CT显示下, 确定患者出血位置, 对患者手术位置消毒处理, 保证手术视野清晰, 然后将穿刺针置入患者病灶中心, 术前定位血肿的位置, 确定血肿的中心靶点和入颅方向, 术中运用定向颅钻实施微创定向钻颅, 向颅内置入定向软管, 建立软通道。术后采用生理盐水联合尼奥霉素进行处理8 h, 直到患者血肿消失[2]。手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对于有血肿腔引流的患者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 引流袋每
24小时更换1次, 并且观察患者肢体情况等。
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为患者采用全身麻醉, 先后分离脑组织、蛛网膜、血肿腔消除血肿[3]。最后为患者连接引流装置, 引流脑内残血。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手术后7 d、手术后1个月、手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3.56±27.78)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79±
28.98)min, 术中出血量为(87.78±13.78)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6.67±13.45)m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7 d、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 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治疗。开颅手术对患者创伤大, 出血量多, 术后易发生并发症, 加上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较差, 开颅手术患者需要采用全身麻醉, 所以手术应用情况有限[4]。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显著, 术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判定患者是否耐受手术。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 结合患者血压判定是否适合进行手术治疗, 该术式不需全身麻醉治疗, 且临床操作简单[5], 微创手术治疗需要在影像学CT辅助下进行穿刺, 可以更好对出血部位进行控制, 对患者脑组织创伤小, 减少并发症发生[6]。微创手术是治疗脑出血简便、可行的新技术, 该技术操作简单, 对患者创伤小, 且不会受患者年龄和器官障碍影响[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3.56±
27.78)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8.79±28.98)min, 术中出血量为(87.78±13.78)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6.67±13.45)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3%,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4.24%,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7 d、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安全性更高, 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宝成, 万鹏. 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比较研究.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47(13):
1581-1583.
[2] 黎会, 吴雪松, 潘荣南, 等.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 45(4):34-36.
[3] 李双彦. 神经内镜与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中国病案, 2018, 19(10):109-112.
[4] 张海涛. 高血压性脑出血开颅手术与微创引流治疗的比较. 山西医药杂志, 2017, 46(14):1729-1730.
[5] 王海, 荣万水, 高峰, 等. 微创或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4):433-436.
[6] 杨波.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分析.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8, 17(5):411-415.
[7] 杨文明, 丛明, 张振兴.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療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4):
360-361.
[收稿日期: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