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梅
摘 要:有效教学要以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作为核心指标,教师应抓住生本才能抓住有效教学的根本。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习动机;以学生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巧妙问题;以学生问题为爆破点,设计教学流程;以学生展示为关注点,展开师生互动。以下是根据笔者教学经验的几点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有效教学 兴趣 经验 问题 展示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被重视。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个人认为有效的教学,主要指教师在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营造一个宽松、自然、有趣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乐趣,也获得发展。顺利有效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以往教学活动的单一,只采用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品德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的整体发展,有的教师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的只是展示自己的问题引导而忽视学生的问题存在,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们成了看客,违背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导向。那么教师如何让才能做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抓住以下几点才能有效教学:
一、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激发学习动机
著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课堂“应当是快乐的场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小学生们由于年龄的关系,活泼好动,兴趣与爱好广泛,又好表现自己,教学活动的过程正是他们得以表现的机会。《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创设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因此教师采用多样且有效的教学活动如“演一演”“找一找”“想一想”,抓住主题的兴奋点,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完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也就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学生经验为切入点——设计巧妙问题
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更能引起师生共鸣,激发学生兴趣。儿童生活经验既有情感层面,也有理性与行动方面的经验。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及经历的关系,已有的经验是模糊,不明晰的。因此,教師只有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经验为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挖掘问题,结合教学特点,内容,使问题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符合儿童理性发展水平的问题。如看完汶川大地震母亲舍身救孩子的视频,问“你感动吗?为什么感动?”而不能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得到感情体验。
三、以学生问题为爆破点——设计教学流程
说教教学桎梏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要想教学有效,必须打破以说教为教学的老套路,增加教学中的对话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以学生问题为爆破点设计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表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没有问题的课堂,不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任何痕迹,更不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只有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学。比如看完福利院的视频让学生发问:“福利院里都有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进福利院?我们能帮他们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兴奋之中,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达到有效的课堂效果。
四、以学生展示为关注点——展开师生互动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求,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求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学生一个参与教学的机会,让学生能敞开心扉,自由自在的发展,有效的接受教育,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师生、生生互动过程中,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比如资料展示,表演展示,书面展示,实物展示,问题展示,游戏展示等,让学生在展示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预习、质疑、讨论、交流、互助、展示、测评)中会得到不同层次的成功,特别是在交流合作中培养起来的团队精神,学习困难生会因为得到不同程度的帮助而不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
五、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上好每一堂课,才能真正地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卫强.初中数学有效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2(07):131.
[2]章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教学的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