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CT 在牛牙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导航作用

2019-12-27 03:46:36李凤霞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根管口患牙管内

李凤霞 田 恬

牛牙症(taurodontism)是一类特有的牙体畸形,是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釉牙骨质界水平向正常收缩发生障碍,并且牙髓腔在垂直方向上伸展,导致髓室底和根分叉向根方移位[1]。牛牙症在人群发病率较低,常发生于磨牙及前磨牙,Darwazeh[2]等报道高达26.7%的牛牙症患牙存在不同程度的髓石及根管钙化,伴随其特殊的髓腔形态给根管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3]。本文通过报道CBCT 影像学分析技术辅助诊断治疗上颌第一磨牙牛牙症一例,进一步说明CBCT 的应用价值。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7 岁。因“左上后牙咬合不适1周”前来就诊。10 年前,曾于外院“牙髓治疗”。既往史:自述体健。检查:26 近中邻合面见银汞充填体,边缘龋坏,无探痛,叩痛(+),松动度(-)。X 线片示:26 冠部近中高密度影像达髓腔,髓腔钙化成线状,根管内未见充填物影像,根管影像模糊,根尖周牙周膜间隙微增宽。见图1。诊断:26 慢性根尖周炎(不完善牙髓治疗后)。治疗计划:26 根管再治疗+冠部修复。处置:26 上橡皮障,降低咬合,去旧充填物,揭顶,根管显微镜下见髓腔狭窄,髓室底较深,如图2 显示,超声ET20 去除根管口钙化物,探及远颊及腭侧根管口,疏通远颊及腭侧根管至15#,未及近颊根管口。玻璃离子暂封,为进一步明确根管形态及走向建议CBCT。

CBCT 横断面显示,3 根管影像,MPR 重建示髓室高度增加呈长方形,髓腔钙化变窄,髓底向根尖方向移位,牙根较短小,根管影像不清,腭侧根管根尖周暗影(如图3)。应用CBCT 辅助测量软件(MPR)重建矢状位牙体和髓腔长度,数据如下:髓腔垂直长度约为6.5mm,髓室顶最低点至最长根管的根尖处距离为14.8mm,髓室底至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3.8mm(如图4),即:TI=0.44。患牙诊断:1)重度牛牙症;2)慢性根尖周炎;对患牙进行3D 重建明确牛牙症(如图5)。26 上橡皮障,去暂封,结合CBCT,明确近颊根管的走向,根管显微镜下使用超声ET20 以及ET40 辅助去除近颊根管冠1/3 钙化物,探及近颊根管口,依次使用6#、8#、10#C 锉疏通根管,电测根长:MB=20mm,DB=21mm,P=22mm。镍钛预备根管至F2,根管内封入Ca(OH)2糊剂,GIC 暂封。2 周后复诊,患牙未诉不适。热牙胶+iRoot 根管糊剂垂直加压充填根管,完成根管治疗。术后拍摄X 线片显示,根管充填恰填(如图6)。1 周后嵌体冠修复。

图2 髓腔显微镜下观

图3 CBCT 重建横断面观、冠状面观及矢状面观

图4 CBCT 重建矢状位观,测量TI 相关数据

图5 拍摄CBCT 后应用MPR 患牙3D 重建图

图6 术后根充片

2.讨论

Keith(1913)年首次提出了“牛牙症”的概念[4],牛牙症病因复杂,多数研究认为牛牙症发生的直接原因是Hertwig 上皮根鞘内陷的延迟[5],此外,有报道遗传因素以及釉质发育不全均与牛牙症发病相关[6,7]。

本例患者髓腔内存在弥漫性钙化,为线状髓腔,且根管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钙化,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近颊根管钙化较明显,根管口难以寻及,可能与近颊根管自身细小的解剖结构有关。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区仍然通过传统X 线检查诊断牛牙症,但是,许多因素如根管的变异、不同的拍片投射角度、解剖关系的重叠等都会干扰医生的判断能力,给牛牙症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例患者术前X 线片比较模糊,无法确诊患者是否存在牛牙症,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发现髓腔高大、根管口钙化致近颊根管难以寻及时遂行CBCT拍摄,通过其后处理软件(MPR)重建图像进行辅助测量,符合牛牙症诊断,另外,本例牛牙症患牙根管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为后续探查根管、预备根管、充填根管增加了难度。借助CBCT 可以从多个角度更直观准确的反映根管走向、钙化的长度、位置、及变化,为钙化根管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信息[8]。

笔者建议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充分分析CBCT,结合根管显微镜的照明和放大功能准确定位钙化根管口,采用超声设备去除根管上段钙化物,同时,配合使用小号C 锉和以及EDTA 根管凝胶疏通根管,使用可预弯的记忆型镍钛锉预备弯曲度较大的根管,以防止出现器械分离,采用热牙胶充填技术严密充填根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望提高牛牙症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猜你喜欢
根管口患牙管内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上倾管内油水两相流流型实验研究
锥形束CT成像系统分析上颌第二磨牙远中根管口分布状况的价值应用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扬矿管内高速螺旋流的数值模拟与仿真
根管口直径及纤维桩长度对纤维桩振动频率和抗折性的影响
腕管内原发性腱鞘结核误诊1例
西南军医(2015年4期)2015-01-23 01:19:30
两种修复方法对已做根管治疗并单端游离缺失前磨牙折裂的影响
微细管内CO2流动沸腾换热特性研究
制冷学报(2014年6期)2014-03-01 03:07:42
53例隐裂牙的综合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2年18期)2012-01-24 02:5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