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彬
(运城博物馆 山西 运城 044000)
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博物馆因其资源禀赋和独特魅力,成为各类研学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博物馆不只是人们学习历史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培养人们爱国主义思想、塑造优秀人格、培养学习思考习惯和完善生活质量的场所,是人人都需要的终身课堂,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这也是目前世界博物馆界都在努力的方向[1]。
近几年,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几次强调要重视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使博物馆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学活动中去。提倡研学活动不仅可以延伸学生的课本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从小树立爱国主义情怀,不忘来路,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好。例如广东省博物馆南粤古驿道研学活动,他们“驿路同游”综合实践课的设计概念是:打破围墙,在自然和生活中去感受历史。在资源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形式,在研学过程中对历史进行深度学习,在行进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辽阔和富饶,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他们的研学课程框架有:
1.研学行前课,主要由专家及研学导师,针对研学相关内容与核心概念进行铺垫学习,掌握背景知识、激发探索热情,明确研学任务与探索问题;
2.研学行中课,在实地研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探究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研学行后课,通过实地探究,结合资料与头脑风暴,运用多媒体、戏剧展示、文创产品设计、方案策划、探究报告等方式,分组制作与展示创意成果。研学优秀者将获得由广东省博物馆颁发的结营证书[2]。
研学课程是要让孩子们用脚步丈量古道,用眼睛观察自然,用心体会文脉传承,用头脑规划未来。比如其中有一站就是让学生们到郁南磨刀山古人类遗址,在现场近距离感受历史,让学生们了解古人使用的石器,并让学生用石器去体验古人如何用它们砸坚果等;在古驿道上会碰到一些植物,老师就会针对这些植物为学生们讲解。
广东省博物馆比较成熟的研学案例证明,博物馆教育工作不只在馆内和展品上,要将博物馆的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活动是多学科团队工作,需要教育策划,课程设计,馆校结合。广东省的研学活动是馆内多个部门联合,邀请来自历史、戏剧、自然、建筑、创新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导师共同完成,每一堂课都是一次脑力激荡。这是研学和旅游最大的区别,也是研学受到欢迎和热捧的原因。
对于文物大省陕西省来说,其可利用资源更丰富,各个博物馆全面启动,研学活动的设计和普及状况更具优势。不仅在馆内举行各种研学活动,还与学校合作,让博物馆知识走进了课堂。例如西安市曲江二小已经开设了博物馆课程,各班每周一节。此外,从2010年开始,在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博物馆教育所占权重越来越高,在定量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与展览占到45%,在定性评估指标体系中陈列展览与社会教育占到35%。这都充分说明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各个博物馆重视研学活动的原因之一。
当然,目前做研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由于缺乏监管,博物馆研学市场比较混乱。一些不规范的研学旅行存在收费过高、学习效果差等问题,也未发挥出研学活动应用的教育作用[3]。此外,博物馆自身的教育项目也有很多问题,比如没有自身特色,中小博物馆教育项目同质化严重,很难激起学生参与或者体验的兴趣。教育项目“低幼化”严重,体验性和探索性不强,研学安全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博物馆的手脚,博物馆无法向前迈步,无法大刀阔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针对上述问题,博物馆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要确保服务质量。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能完全依靠市场介入。博物馆研学的课程设计,要体现自身特色,做强做实教学内容,丰富研学形式,让学生愿意来参与。
博物馆对外宣教,不能只注重对文物的表面解说,更要注重文物背后的文化背景;不能仅限于对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文化普及,更要发掘文物特有的故事和意义。博物馆不仅仅只是保管历史文物的单位,还需要挖掘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例如南京博物院“回家过春节”特展,展览品有粮票、瓷缸、老沙发、黑白电视机等,从20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通过场景、实物、影像等反映家庭生活状态的变迁,把过去的年味儿“搬到”今天,让大家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展览的展品全部都是从民间收集来的,并不是很值钱,但是依然办了一个很成功的展览,很受市民的欢迎。这种可触摸、可把玩、可落座的浸入式展览,缩短了观众和展品的距离,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在展览中找到自己家的影子。
作为文化传播机构,博物馆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形象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博物馆逐渐从注重实物珍藏保管,发展成为以大众教育为中心、承担起对全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公民素质的责任,成为启迪少年儿童求知欲的场所和成年人接受终身教育的大学校。直至今日,“教育”依然是博物馆的最终职能之一,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不再遥远,让大众亲近博物馆。博物馆研学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想做好研学,我们还需要很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