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古蜀的行旅交通

2019-12-27 10:25尉艳芝
文化产业 2019年22期
关键词:古蜀索桥蜀国

◎尉艳芝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72)

古蜀时期,人们在狭小的范围内从事生产劳动和生活,为了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需要不断地奔波行走,足迹所到之处就形成了道路。古蜀人以大无畏的精神开辟了栈道,加强了同关中以及其他地区的联系。他们从成都出发,不辞辛劳,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经过商贩的接力传递,在原始的南方丛林中,走出了一条对外开放之路,即南方丝绸之路。尽管四川地处内陆,古蜀先民们的水上交通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造船技术先进,并且还发明了索桥,这种造桥原理至今沿用。

一、开辟“空中走廊”

中国西南地区自古交通闭塞。四川盆地被众多的高山峡谷环抱,关中与汉中、四川盆地之间,横隔着巍峨的秦岭和巴山两大山脉,山势高峻陡峭,地形复杂。在生产力较低下的古人,尤其是铁器工具出现以前的人看来,这是难以逾越的天然障碍。

关中,自古以来是帝王之都,经济文化发达,对其他地区的人们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作为国都,关中地区的人口快速增长,生产生活资料供不应求,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因此两地的沟通和交换势在必行。蜀地的人们要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才能到达关中地区[1]。

秦时,西部的青海、新疆、西藏还尚未纳入中央王朝版图,秦岭就是华夏诸国中的最高山峰。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中开辟道路,无疑困难重重。唐代诗人李白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来形容蜀道的险峻和出入四川的艰难,在李白的诗里,连白鹤都飞不过秦岭,蜀道的崎岖难行就可想而知。那么古蜀时期的人们,怎样穿越高山险谷到达关中地区呢?

古蜀先民,曾经为了生存,沿着温润平缓、植被茂密的河谷,辗转迁徙,经过长期探索,他们发现隔绝中原与大西南的秦岭中有河谷走道,为减少翻山越岭之苦,先民们利用河谷的峭岩,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先秦蜀民披荆斩棘,开山劈崖,架木为桥,在崇山峻岭、高山峡谷中开凿了一条沟通川内外的大通道——栈道。在栈道靠河流的那边及拐弯处,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坠入河中。栈道险要无比,远看就像一条空中走廊[2]。

古栈道十分险要,在悬崖峭壁的栈道上通行艰难,有的地方很窄,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想象一下,古蜀人背着背篓,攀栏前进,脚底下万丈深渊。实际上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巴蜀的军队参加武王伐纣,就已经开辟了可通兵马的道路,这是关于蜀道的最早记录。道路的修成并非一蹴而就,一代又一代蜀人的努力修整,才终于使得道路越来越畅通。春秋战国时期,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蜀道的开通加强了两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两地间的物资交流和货物往来,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先秦蜀民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凿山而行、架桥为路,创造了一个伟大的交通奇迹,它比西方的罗马大道还早,可与大运河、长城相媲美。古蜀人沿河谷选修道路,近捷便利,这种方法至今仍被采用,今天许多铁路、公路都沿着河谷修筑,被称为“沿溪线”,我们不得不叹服古蜀人的智慧。

二、对外开放的南方丝绸之路

三星堆时期,青铜铸造、各类手工加工以及丝绸和蜀布的纺织加工,都已十分昌盛,这也为古代蜀人进行远程贸易活动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蜀国早就与周边地区如秦国、楚国、滇和夜郎古国有着贸易联系,其中有官方贸易,也有民间通商[3]。商周时期,蜀国青铜器的大部分铜料,就有可能从富产铜的楚国贸易得来;青铜器所含的铅,就是来自云南。经过蜀国商人的贩运,夜郎国的人也能吃到蜀国的特产枸酱,蜀的丹砂和空青作为驰名商品,被蜀国商人运往中原和东方各地,这些名贵商品受到当地达官贵人们的喜爱。

早在商朝中晚期,古蜀先民就在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以成都为起点,向西南出发,由东、西两道汇聚于大理,在楚雄汇为一道,继续向西,由腾冲、瑞丽、畹町出境入缅甸,经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孟加拉国等国的道路,这条路线被称为“蜀身毒道”或“南方丝绸之路”,是我国最早对外开放之路。古人仅凭着驴或者骡等交通工具,甚至步行,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外奔走,其中的艰辛难以想象。

奔走在这条路上的蜀商,都是精明能干的跨国商人,是国际交流的使者。在他们的马队背上,装载了大量蜀地产的驰名商品,这些商品,不仅畅销国内,也深受国外人们的喜爱,不仅有美丽的丝织品,还有漆器、茶叶、瓷器、竹器、盐巴、丹砂、生丝、铜铁器、金银制品等,然后又换回了象牙、翠玉、红蓝宝石、犀角、珠玑等具有西域风情的特产。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海贝,产于印度洋北部地区。东周时期,蜀国的王公贵族流行佩戴的一种称为“瑟瑟”的宝石串饰,这种宝石产于印度和西亚,显然是商人们从异国贩运而来[4]。

商周时期,蜀地的丝绸业已有相当发展。丝绸是蜀商们经营的一项重要商品,畅销国内外。西方考古资料也说明,中国丝绸至少在公元前600年就已传至欧洲,希腊雅典公元前5世纪的公墓里发现了中国丝织品,而中国丝绸早在商周时期就已传至埃及。到公元前4-5世纪时,中国丝绸已在欧洲流行,是欧洲上层贵族们十分喜爱的高档时尚的服装面料。

先秦时期的跨国商人们进行的长途贩运活动,把中国的特色产品输出到异国他乡,把异域风情的商品引入国内,极大地丰富了古道沿线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经商丰厚的利润,也提升了古蜀商人的生活水平。

3000年前,古蜀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从成都出发,不辞辛劳,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经过商贩的接力传递,在原始的南方丛林中走出了一条对外开放之路,显示了古蜀人强烈的开放意识和勇于冒险的进取精神,先秦和秦汉时期蜀地的富裕,也同古蜀人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

三、先进的造船技术

先秦时期的四川盆地,江河湖泊众多,远古先民很早就开始想办法跨越江河,到达不同的地方。人们最初的渡河工具可能是葫芦,把它系在身上增加浮力以渡水。后来人们开始造船,独木舟可能是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

蜀国人很早就习惯水性,善于驾驶船只,战国时蜀人和巴人一样,死后多用船棺,也反映出他们便利的水上交通。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利用生存环境中的水道和内陆湖泊所提供的便利条件,用船作短途运输,运送货物。

春秋战国时期,造船水平有很大进步。南方的楚国、吴国、越国等国已将各种船只组成水军用于战争。战国时期,蜀国的人们已经可以制造楼船,通过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的纹饰,可以看到当时楼船的样式,当时的楼船分为上下两层,船体比较窄。下层船舱内有三四个佩戴短剑的士兵。这些人身体前弓,奋力划桨。战船的上层站有四五名士兵,他们有人在击鼓助阵,有人拿起箭准备射击,还有武士拿着剑正在和敌人搏斗。这个战舰只能容纳7-9人,是一种小型的楼船。

古代蜀人的造船水平技术较高,和当时以造船著称的越国不相上下。战国时期,除了楼船之外,古蜀先民还制造了舫船,这是一种大型船只,是两艘船并排绑在一起,这样既能保持船的平稳,又能增加载重,可谓一举两得。蜀地造船工业的规模很大,公元前308年,秦国将领司马错讨伐楚国的时候,就在蜀国制造了上万艘大船[5]。

先秦时期,四川盆地河流众多,大部分可以通航。当时岷江至长江的航路,横贯四川盆地,是从四川西北高原出发,经过四川,最后到达楚国、吴国、越国的水上航线,是东西交通大动脉。沱江、嘉陵江都能通航,是联系蜀地南北的交通动脉。《战国策·燕策》记载,蜀国的军队,从汶山出发乘船顺江而下,五天就能到达郢地。《楚策一》记载,秦国西边的蜀国,距离楚国三千多里,大船上装满了小米,舫船上还有很多士兵,一个舫能够装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到了水里就浮起来了……虽然负重前行,但是速度很快,不到十天就能到达扞关。十天,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时间也许太长了,我们的邮轮可能用不到两天就能到达,但是在两千多年前,蜀国的船只已经非常快了[6]。

古蜀时期的人们利用大自然赐予的木料来制造船只,又充分利用四川的江河湖泊,把原本是交通障碍的大江大河变成了水上航行通道,把东西南北地区都串联起来,加强蜀国同外地间的物资交流,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四、惊险刺激的水上索桥

四川西部山区多高山峡谷,松潘茂州地区,江水湍急,波涛汹涌,人们根本无法乘船渡过。古代生产力低下,古蜀人手中只有简单原始的工具,建桥相当的困难。这些江河阻隔了他们的道路,怎样才能到达彼岸呢?面对滚滚江流,当地的人们没有退却,想出了一个绝招,发明了索桥,由于四川古代造索桥是用竹索,所以也称为笮桥。笮桥最初可能是由蜀地的少数民族发明的,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用索桥来渡水。

索桥可分溜筒和绳桥两种,溜筒更原始,是四川地区的羌族、藏族、彝族少数民族经常采用的一种交通设施[7]。溜筒的使用方法是:人们用竹篾或者藤皮编织成大缆索,分别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此岸的缆索系在高处,对岸的缆索放在低处,过河时,人们用绳索把自身绑在溜筒上,人是悬在半空中的,利用从高处往低处滑的惯性,并借助手攀脚蹬的助力,溜到对岸。人们不但可以空手渡过,还可以运送牲畜和物资。溜筒下面就是滔滔江水,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命丧江中,场面相当惊险。过桥如此艰难,那么修桥恐怕需要更大的勇气,付出更艰巨的劳动。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气和智慧。

两千多年前,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在溜筒的基础上建造了绳索桥,以方便人们通行。绳索桥就是用几条大型绳索跨河排列,两端固定在木桩上,上面拴着竹笆加固,桥的两侧稍高点的地方用巨索为栏杆,过桥的人可以手扶着。笮桥的原理,至今仍广泛使用在现代桥梁建设和建筑结构之中。

猜你喜欢
古蜀索桥蜀国
以学术研究为后盾的文学创作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乐不思蜀
古蜀三星堆的来龙去脉
人与神
家乡的九峰索桥
过亚龙湾索桥
精彩书评
重建了500多次的大索桥
字是书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