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百会维基的网络集体备课方案研究

2019-12-27 09:58:22滑梦荻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百会维基教案

滑梦荻

(警种学院信息管理中心,北京102202)

1 集体备课

1.1 集体备课的概念

教师集体备课是指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订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的活动[1]。这是对集体备课活动比较详细的描述,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开展集体备课从而完成高质量教学任务。集体备课是从传统个体备课演变发展过来的,学者赵才欣、韩艳梅认为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的关系应该是: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集体备课是对个体备课的提升和完善,集体备课和个体备课和谐共生。集体备课由个体转变为集体不仅是人数上的叠加,更是智慧、经验、能力上的叠加升华。从这点来看,集体备课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要比传统个体备课更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集体备课的前提是个体备课,没有个体备课的精心准备就没有集体备课的合作交流;集体备课的开展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交流,这里的小组可以是3~5人,也可以是一个学校甚至是一个区,成员的层次可以是同年级同学科,也可以是同年级同班级不同学科;集体备课的活动包括: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学情,确定备课提纲,明确并分解备课任务等;集体备课的关键在于合作交流,集体备课冲破了个体备课封闭的环境,教师得以合作交流,使教学经验、教学信息在教师间传播,可以说没有合作交流产生的思想上的碰撞,仅仅开展集体备课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集体备课的短期目标是通过反馈交流形成教案、学案或者解决教学中具体的实际问题;集体备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2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特点,不仅表现为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寻求教学资源以形成教案、学案,或者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更重要地表现在教师利用网络优势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平等协作的平台上实现跨区域的合作交流,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2.1 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优势

物理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需要组织人员确定开展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将参与教师尽可能组织在一起。然而教师都有各自相应的教学任务,参加集体备课需要刻意抽出相应的空余时间,一些教师尤其是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会因为时间上的冲突而无法参加。在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得教师能够在网络环境下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协作。物理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通常是由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来主持负责,这很容易造成语言霸权的现象,再加上中国传统习惯上的“面子”问题,一些经验较少或者性格比较内向的教师就会很少参与交流,更别说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避免了语言霸权的现象,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教师不用顾忌“面子”上的问题,也避免了面对面的“尴尬”,使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网络集体备课过程中形成的教学资料能够在网络环境下随时随地获取,教师不用担心教学资料丢失等问题;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使得教师可以交流的范围无限延伸,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实现跨校间甚至是跨区域间的合作,免去了在物理环境中人力、财力的消耗;网络的跟踪记录功能可对教师的集体备课研讨情况进行跟踪记录,便于形成完整详尽的资料,以供开展相关研究使用,节省专人记录的成本。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参加网络集体备课,也可以通过网络中留下的记录痕迹了解集体备课的动态信息;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还易于实现学校对集体备课的管理、监督,由于在集体备课中形成的资料都在网上,学校管理人员、学生以及家长可以轻易获取,对其查看,进行监督。

1.2.2 现有电子备课系统的缺陷

现有的电子备课系统整合了丰富的学科资源、提供了人性化的教学管理系统,但是其仅是方便教师在线编写教案并且进行发布,其他的教师虽然可以对其进行浏览,但是无法对其进行直接修改,更不能实现多人协作式写作。实际上现有的电子备课系统只是起到电子课本的作用,远远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 基于百会维基的网络集体备课

2.1 百会维基

2.1.1 Wiki

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网格系统,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创建、更改、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必要帮助[3]。

2.1.2 百会维基

集合了Wiki优点的百会维基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免费创建属于自己的维基网站进行编辑,根据访问权限的设置,其他用户可以直接对其维基网站的内容进行访问、浏览以及修改。本维基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版本对比功能得知其他用户的修改内容,并且可以恢复指定的版本,以防其他用户对其任意篡改。

2.2 百会维基应用于集体备课的优势

缺乏合作交流的封闭环境下的个体备课已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百会维基为教师的集体备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可以不用在终端下载office软件,直接在自己创建的网页上形成系统化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多人协作共同完成一份教学资料,免去了在集体备课中多份资料整合的步骤。教师可以在自己的权限内访问甚至修改其他教师的页面内容以达到协作交流的目的,具体优势如下:

(1)百会维基创建的页面内容中能够在线插入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创建超链接,使得集体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而不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

(2)百会维基操作简便,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低,教师终端无须安装任何软件,直接在网上在线编辑,并且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自己的教学资料,使得集体备课变得简单易行;

(3)百会维基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设置权限,允许指定成员对教学资料进行修改,实现集体备课中多人协作备课;

(4)百会维基能够保存修订的版本,教师可以随时查看修改历史,并且可以恢复指定版本,实现集体备课中对研讨过程的记录;

(5)第五,百会维基部分功能免费,无须学校购买电子备课系统,节省人力、财力;

(6)百会维基中形成的教学资料易于学校的管理、监督,学校的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教师集体备课的进度、过程。

3 基于百会维基的网络集体备课方案

百会维基具有强大的多人协作写作的功能,但是对于即时交流的实现,教师习惯并能熟练使用的还是QQ群或者微信群。以下两种方案都是借助QQ群或者微信群以及百会维基各自的优势来构建的,以期在不打破教师使用QQ群或者微信群固有习惯的基础上,利用百会维基平台实现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

3.1 方案一

3.1.1 QQ群或者微信群及时讨论确定主题内容

活动准备:利用QQ群或者微信群,将参加研讨活动前用于研读的教材、大纲上传到群共享,教师自行下载研读,做好集体备课前的准备。

集中研讨:负责组长在QQ群或者微信群中提出备课要求,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建议,讨论备课提纲,对于不同的意见可以利用QQ群应用中的投票工具,确定最终的备课提纲。

3.1.2 教师协作共同在百会维基完成备课

撰写教案:各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备课提纲和各班学情,在自己的百会维基上撰写教案。

信息反馈:教师在百会维基观摩同组其他教师的教案,自己的不同意见可在维基上留言发表,也可以直接在维基上进行修改。

此方案适用于集体备课中区域跨度较大的同学科同年级教师,或者区域跨度较小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由于所在区域的跨度较大或者所在年级不同,教师在同一目标的指导下需要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学情各自创作自己的教案,并通过随后对其他教师教案的观摩学习交流修改自己的教案,最终提升自己。

3.2 方案二

3.2.1 QQ群或者微信群及时讨论确定主题内容

活动准备:利用QQ群或者微信群,将参加活动前用于研读的教材、大纲上传到群共享,教师自行下载研读;

集中研讨:①组长在QQ群或者微信群中提出备课要求,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建议,讨论备课提纲,对于不同的意见可以利用QQ群应用中的投票工具,确定最终的备课提纲。②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协商分工、明确任务,或同年级同班所有学科教师就所确定的基于项目或者问题的学习进行任务分工。

3.2.2 教师协作共同在百会维基上完成备课

撰写教案:按照分工,各个教师在百会维基上撰写自己所负责的教案部分。

信息反馈:教案雏形完成后,撰写该教案的教师合作对其进行整体修改。

此方案适用于集体备课中区域跨度较小的同学科同年级教师以及同年级同班所有学科教师,在基于项目或问题合作学习上的交流协作。区域跨度较小意味着学情相似,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可以在百会维基上多人协作共同完成一份教案,由于共同完成的教案适用的学情相似,因此教师不用做太大的修改就可以直接使用。基于项目或问题的学习选用的主题往往都是生活中的问题或内容,大多数都是跨学科的,一般的教师只精通于自己的学科,而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不太了解,这就需要各科教师相互协作交流。百会维基的多人协作写作功能正为其创造了便利条件,各科教师在同一教学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指导下,负责自己学科的那一部分,最终将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有效实现基于项目或者问题的学习。

网络集体备课不仅仅是将集体备课的平台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并且通过网络的互通互联实现跨区域实时与非实时的合作交流,同时利用网络环境下的大量丰富资源协助教师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基于百会维基的网络集体备课,借助于百会维基平台的优势来促进网络集体备课的高效完成。

猜你喜欢
百会维基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爱的最后一课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基于变长隐马尔科夫模型的维基词条编辑微过程挖掘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维基解密大争论:争论固有焦点和在互联网时代呈现的争论新特征
新闻传播(2015年4期)2015-07-18 11:11:29
《半张纸》教案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14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