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

2019-12-27 09:58:22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翻转课堂软件

李 宇

(长春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31)

1 翻转课堂的概述及意义

翻转课堂是源自西方教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将学习的决定权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决定随时学习或者随便什么地点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与教师交流或者与学生讨论。教师也可以有更多时间了解每一个学生。当代学生处于一个信息爆炸和网络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好一切网络化资源进行课前的预习学习,大大压缩课堂学习时间,将课堂时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可以得知学生学习主要分为3个操作技能的学习:一是模仿水平的学习,这种学习包括在原有的失范或者是指导之中完成指定的操作,所提供的学习对象与学习内容大致相似或者具备共同点,类似于修改、模拟、设计等等;二是学生独立操作的水平,这种层次的学习要学生能够完成独立的操作,能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进行适当的改进和调整,并且学生能够尝试利用已经建立的技能去解决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三是迁移水平,这种学习包括在一定的环境之下利用已经拥有的技能,通过这个技能去将新的知识体系由简单到浮躁的学习,每一种学习都是递进式的。翻转式教学课堂完全符合这种理论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加工。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之中不断学会自我学习,自主学习,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

2 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应用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由于翻转课堂发展的时间短暂,教学模式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考核,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其应用和采纳依旧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实际问题:

2.1 课堂秩序

翻转教学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太多,因此,课堂难免会存在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听讲甚至逃课的现象。就传统课堂而言,还可以利用点名签到,上课回答问题,教师抽查等等手段来确保学生的出勤率和上课的积极性,但是,翻转课堂的过度自由性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懒惰心理,作业靠抄袭,问题靠百度,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反而成了偷懒的课程,就算有课时考察,也会存在让学生代签、代看、代考的现象存在。

2.2 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

由于教学模式的不同,在翻转教学课堂中,教师很难把握学生的上课状态和上课情绪。同时,学生对于课前的视频课堂普遍存在一种不预习或者不观看也能回答问题的轻视和侥幸心理。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另外,由于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水平,所以说,也可能存在即使不上课也可以得到高分的现象,这对于那些认真学习但是考试失利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和心理不平衡。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教师的课后任务也不一定能够确保学生高效率独立完成,这是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最大的困扰,也是目前实施的困难所在。

2.3 课堂互动成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应当就是师生互动环节了。但是,一旦采取了翻转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就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学生不再被学习、被灌输,而是需要自己在课堂以外寻求知识点。通过观看课前视频了解这一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另外,由于国内教师的翻转教学经验相对较少,所以说,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也会容易忽视课堂的互动问题。另外,在课堂交流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不敢问也不敢说,只是单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种长期课堂互动的缺乏会使得双方得不到一定的正确反馈,教师难以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3 翻转课堂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适当的挑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度的挑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就适当的挑战提出几点教学设计建议。

3.1 课前预习抽查,课后随机抽查

线上资源固然丰富,教师依旧需要能够帮助学生的预习和复习做一个督导和检查。很多时候,对于软件的使用不在于用和不用,重要的在于会不会用,怎么去用。很多学生手机里有很多学习的APP,但是真正从中获取的知识并不是很多。教师不需要吃透很多应用APP,只需要精心挑选两款好的APP去协助辅导学生的课堂工作、高效的课堂学习,高压力的学习课堂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翻转课堂”的介入十分必要。教师选择的APP一定要能与学生实现课前或者课后的互动,教师能够实时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或者是复习情况。这样能够引导学生更“自觉”地去学习。

3.2 问题设置要科学

教师在布置课前课后任务的时候一定要依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接受情况,高校的教学任务固然是紧张的,但是面对学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接受,是掌握。教师需要在不断地交流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同时,教师要能够做好问题总结,让每个学生能够利用好的APP资源对自己的问题做好问题的总结和分析。

3.3 注重课程区别,合理应用

在一些文科类的教学课程中,翻转课堂十分有效。但是在应用软件类的课堂,翻转课堂的实施是比较困难的。教师的问题探讨和问题研究往往都相对困难。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很难理解,也很难去寻求网络资源解决自己的问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困难也导致了学生在信息交流以及思维培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开设疑难板块,合理利用一些可视化交流APP,定期推送课堂配套或者是课堂预习要素细化讲解,相信学生在课后的巩固和预习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4 高校软件应用类课程的教学困难及其解决方案

4.1 课前预习缺少实践,教师可加强实践指导

在高校的软件应用课堂中,比如说CAD、SOLIDWORKS等软件的学习,学生固然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学习。但是对于一些细化知识的学习依旧会存在不到位的现象。同时,这些复杂软件的安装也是一个学习难点,这是很多教学软件存在的缺陷,这也是预习不能够完全代替课堂的原因。教师不能够过度依赖于翻转课堂,也需要基于翻转课堂的指导之下实现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知识的传播。

4.2 思维能力缺乏

很多学生的课前预习仅仅只停留在“看懂了”,但是这个“看懂了”并不代表“会用”。二者存在一定的本质区别。大多数学生在这些应用或者是设计软件之中存在一个理解误差,动手意识或者是创造思维较弱,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层次依旧较低。不能很好地实现自我的突破。很多时候,这种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是没有效果的,或者是效果十分低下。

4.3 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依旧需要加强

很多时候,这些设计软件或者是应用软件的更新周期非常快。比如说大型的SOLIWOEKS或者是CAD等等,他们的更新周期都在一年左右。回顾近十年的版本,不难发现,这些设计软件的页面变化和操作变化较大。但是,教师的教学版本依旧停留于2012版本左右,这是非常不科学、不合理的。首先教师就应该提升操作软件的更新,再去要求学生去学习,去思考。突破传统课堂的思维限制和思维约束,确保教学的实效性和价值性。

5 结语

在大学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互助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无论何种教学方式,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但凡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寻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方法,都应当被支持和认可。教师也应时刻保持着“变革”的思想去突破传统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翻转课堂软件
禅宗软件
英语文摘(2021年10期)2021-11-22 08:02:26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软件对对碰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2:40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8:59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4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6:34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36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