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军
2017年5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了人工智能微软小冰的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这部人类历史上第一本100%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甫一推出面世,随即引发了学界乃至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而将“人工智能文学”,或者说将“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的判析问题,更深刻、更鲜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据悉,小冰是“师从”中国自1920年以来519位诗人的现代诗,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手段模拟人的创作过程,至今已“创作”出70928首现代诗,《阳光失了玻璃窗》挑选了其中的139首。此前,小冰曾被安排以“骆梦”“风的指尖”“一荷”“微笑的白”等27个笔名,在天涯、豆瓣、简书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诗歌,不但没有被人“识破”,且多获好评,读者们并不知道这些笔名背后的“诗人”,其实并非人类。
众所众知,在文学史上,文学的文本和理论是交互演进的基本形态。当文本发展或文本的创作形式发生改变,有关的文学理论必将随之有所转换。由此,小冰及其《阳光失了玻璃窗》的出版,表征着“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或者说“人工智能文学”成为了可能与“人的文学”并举的一种创作形态,已作为不争的事实。尽管人工智能时代尚未到来,但当“人工智能文学”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则因为“人工智能文学”的出现或以“人工智能”为主体的存在而重构相关文学理论,是否顺理成章、成为可能?换言之,在“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之间,是否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并由此可以将“人工智能文学”排除在“文学文本”以外,且无需纳入“文学史”研究中?对这一问题,学界乃至社会各界是存在着广泛争议的,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辩论。
笔者以为,这条“鸿沟”天然存在!“所以思”与“何以思”,是“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的文学”之间最本质的区别。详言之,文学是人的思想的结晶,是“所以思”的呈现;人工智能则不具备“思”的意识与能力,实现的只是“何以思”。其具备的深度学习能力,表现的是对文字表现力的成熟,而创造力的缺乏使其无法实现与读者的真实互动。即便以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文学”在义理表述上再精到,在考据表现上再精确,在辞章表达上再精美,但当读者获知其作者为“人工智能”后,应该不会有继续关注的兴趣。一旦至此,则文学的生命力必将枯萎。凡此,“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的最大区别,是对真实性的尊重。“人的文学”,是对经历的记录、情感的记忆、思考的整理,而“文学”的魅力所在,当在“所以思”后的被唤起、碰撞和共鸣。文学之所以能“思”,是因为文本是“人”创作的,“人”是有思维的,而文本则是“人”的思维高度凝练的结果。唯有从“人”及其“思维”入手理解文本、诠释文本,才能从本源上理解创作、把握创作。或者说,文本研究,如果不能回到“人”的现场,只能沦落为自娱自乐的纯技术性研究,不过是在无限复制雷同选题而已。最好的文本研究,不是“人”找“题目”,而应该是“题目”找“人”。
尽管“人工智能”小冰的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创作的过程非常相似——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当领受到某种激发,就会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围绕相关命题,实现文字的优化组合——但真实的文学写作,实现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移植和优化。“文学的功用不只在娱乐众人,它最后的目标是人类生活的评衡。文学给予我们生命的安慰与同情,指导我们如何与人生融洽。”(马修·阿诺德)从某种意义上讲,作为以语言为媒介构建可以进行审美观照的艺术形象,是文学的稳定核心,但文学只能是人的独享,不可以被技术理性共享。即便从技术理性角度来看,文学作品是文字的排列与组合,作家创作的作品是所有文字排列组合的一种,但文学写作实现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单纯的移植和优化,更是“磨搓与点燃”——磨搓出火花,点燃思想和精神,砥砺情操,明辨是非。而这,将是“人工智能文学”难以突破或实现的。
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一直是推动文学发展的核心动力,无论是托物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还是文学的表现说、再现说,突出文学功能作用的文学本质观抑或反本质主义,都推动了文学的代际嬗变。对“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的判析,或许更有助于我们对“文学是人学”这一理念的认知。那么,“人工智能文学”是否就不具备存在的价值了呢?笔者以为,“人工智能文学”在“写作学”方面,仍具有特殊的意义。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小冰的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创作的过程非常相似,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并使文字组合实现最优。小冰每学习(迭代)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迭代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如果要把这些诗读10000遍,则大约需要100年。借助小冰等“人工智能”的“作品”,有助于我们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实现对语言运用中某种惯性甚或某些禁忌的突破。虽然当下人类社会尚未真正完全进入人工智能时代,而且人工智能本身尚存在技术性缺陷,若将“人工智能文学”视为一种文学资源,应当能被人们所接受。正如小冰《尘埃》(《阳光失了玻璃窗》)诗中的两句:“我曾经在这世界/我有美的意义”——它,具有“美的意义”。或许,这也应该成为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博士,倾情为小冰的《阳光失了玻璃窗》作序推荐的言外之意吧。他写道,小冰“孜孜以求地学习了数百位著名现代诗人的著作,他们是小冰创作灵感的源泉。……今天,我们共同将小冰的部分作品集结成册,奉献给广大读者。我们相信,不同的读者能从中品味出不同的感受:科技领域的同仁们或许会更加重视小冰语言生成模型的优美,文化领域的朋友们或许会更加关注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发现她仍然稚嫩、不足的缺陷。就个人而言,我强烈推荐各位读者体会这位少女诗人的‘创作过程’,即小冰是如何从那些富含信息的画面中获取灵感,进而遣词造句成篇的。人工智能的创造,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人类对自身创造能力的一种反思。”
2019年3月4日,“推动人性化人工智能全球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召开,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技术界、国际和区域组织、民间团体等近一千三百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认为,人工智能有潜力改变世界,帮助人类应对复杂的社会和经济挑战,各方应继续携手合作,以人性化的方式发展人工智能,实现它的潜力。历史的潮流只会向前,不会退后。人工智能时代必将到来,“人工智能文学”也终究会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不可忽视的存在。对“人工智能”在推动文学方面所具有的潜力,让我们以对“人的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学”的清醒,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