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施

2019-12-26 01:51张音
中文信息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实施创设

张音

摘 要: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实施进行了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應该做到:设计启发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计阶梯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攻克难点;设计实践性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应用知识;设计试误型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9)12-0-01

数学具有严谨性和逻辑性,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就要创设问题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形象。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是包含问题的材料、信息,它的设计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并考虑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好的教学情境应具有情境性、问题性、启发性、针对性、趣味性等。好的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能增强数学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对问题情境的设置进行研究和创新,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一、设计启发性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性情境的设置,首先要以学生已知的常规问题或数学事实作为铺垫,使学生能在此基础上类比、联想和猜想。其次,情境的设置要有开放性,其中的问题、条件、结论、解题策略等,要能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最后,情境的设置要有挑战性,要能在已知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究未知的知识。启发性情境的设置一般用于学习新知识,教师在创设这种情境时,要考虑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题既要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能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增强学习的信心。

如在学习“平方根”时,可以通过已知正方形边长求其面积这一问题,引出平方这一已学知识。然后再反过来问学生“已知正方形面积如何求其边长,正方形面积为16平方米、3平方米时,其边长各是多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平方根这一知识。

二、设计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创设可操作性的问题情境,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得的知识,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拼三角形。每组都要准备4cm、6cm、8cm、10cm长的木棒,看最多能拼出几个三角形。通过操作学生就会发现,最多能拼出三种三角形。4cm、6cm、8cm一种,4cm、8cm、10cm一种,6cm、8cm、10cm一种。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为什么4cm、6cm、10cm的木棒拼不出一个三角形,再引导学生对每种三角形的任意两边进行加减的运算,探究其中的规律,学生就能很容易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设计阶梯型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攻克难点

阶梯型问题情境的设置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设计的问题要由易到难,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是问题的设置要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种问题情境适用于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教师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迎接一个个挑战,逐渐深入学习知识,保持着学习信心和热情,同时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和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收获。

如在学习弧长公式时,已知弧长与圆的半径及圆心角有关,直接得出弧长公式比较困难。因为圆是360度,知道圆的半径也可以求出圆的周长。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算出圆的周长,然后再把圆心角分成360等份,则圆的周长也分成了360等份,然后再让学生分别求出1度、2度、3度、4度等圆心角对应的弧长。最后总结规律,得出弧长与圆心角、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公式。

四、设计实践性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应用知识

完整的知识学习应该包括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启发性情境、可操作性问题情境、阶梯性问题情境的设计完成了前两个步骤,要实现对知识的应用则要设计实践性问题情境。因此这一情境的设计,适用于学生学完新知识,给学生布置的课外作业。在设置这种情境时,要考虑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认识特点和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问题。使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是有用的,从而更乐于学习数学。

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后,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调查自己家话费的收费情况。不同的通讯业务其收费标准和方式不同,可以让学生把电话使用时间作为变量,据此列出一次函数算式。然后再调查、统计自家电话使用时间,选出最优惠的话费方案。以此类推,水费、电费、银行利息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利用这一知识计算。

五、设计试误型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

数学这一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创新性和严谨性。以上问题情境的设计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也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而试误型问题情境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学生在考试中,常因马虎或对知识掌握不彻底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给他们犯错的机会,通过对错误的反思,更深入的理解掌握知识,从而警惕这种错误。这不仅促进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提高成绩,还培养了他们的严谨思维和批判思维。

如有的同学在做复杂的因式分解题时总是犯错,教师可以专门设置一个专题,设计一些因式分解题让学生去计算,如果出现错误,要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学生会发现出现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对因式分解含义理解不准确、看不出公因式或提取不彻底、常用数平方记忆不熟练、乘法公式运用不灵活等。教师再让学生针对自己常犯的错误做大量的练习并整理错题本,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改正错误。

利用好教学情境,对初中数学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除了文中列举的几种外,还有认知冲突型情境、思维策略型情境等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并综合运用教学情境。此外,情境的设置还应注意要有启发性、合理性、开放性、真实性等。

参考文献

[1]金妹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和方法[J].中学教研,2004(7):7-9.

[2]颜玫.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J].华夏教师,2014(11):67.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实施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