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峻岭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作为党的基础组织,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中国共产党自1929年古田会议就确立起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明确将抓好党支部作为衡量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是否成熟的标准。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党务能力强、业务能力强的党支部书记队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优配强工作是湖北省高校党建工作品牌[2],已在湖北高校推行了八年,从2012年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五所学校试点,到如今在全省高校普遍推行,实现全覆盖[3],“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对于强化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党组织在高校,特别是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充分展现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起到了显著成效。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变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问题,都需要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为此,本课题组于2018年9月至11月,对武汉地区八所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进行了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80 份,回收有效问卷78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5%。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四个部分: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设置和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成效的总体评价;三是高职院校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支持和保障情况;四是当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
经过八年培育,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已实现全覆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教师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力显著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充分显现。
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责任。加强和巩固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使命。党支部是高职院校党组织的细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高职院校办学方向的坚守,高职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在基层党支部通过每一个党员落地。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优配强工程开展八年来,党对高职院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党员教师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已深入人心。问卷调查显示,88.46%的受访者认为其所在学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认为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意义重大。
通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带动作用,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一改过去松、散、软的面貌,党支部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调查中,有85.9%的受访者认为教师党支部在推动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较好”或“充分发挥作用”,91.02%的受访者认为教师党支部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作用较好”或“充分发挥作用”。与此同时,以往长期存在的支部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相脱节、“两张皮”的现象得到了较好的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具有双重角色,既是高职院校的业务骨干,又是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负责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要么是专业带头人,要么是教学科研骨干,学历层次高,业务能力强,在教职工中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大,由他们负责领导基层党建工作,可以紧密团结和引领高职院校二级院部教师党员,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有效组织和开展教师党支部工作。本次调查,有94.87%的受访者认为本单位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做得“较好”或“非常好”。
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在“双带头人”培育工作中,高职院校因其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一直存在教师党支部书记选配难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师资数量相对不足。高职院校大多脱胎于过去的中专学校、成人高校,办学底子薄,人员经费支出大,师资力量不足。2017年湖北省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数为959224 人,专任教师61842 人,生师比为15.51:1,高职高专在校生师比则要高出5 个百分点[4]50,本专科院校比值相差很大,反映出高职高专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二是高职院校高端人才不足。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高层次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与本科院校有较大差距。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关于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占比,对普通本科院校的指标要求是不低于30%,而对高职高专院校只要求15%;关于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占比,要求本科院校不低于30%,高职高专院校只要求不低于20%。从实际数据看,2017年湖北省高职院校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只有189 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99%[5]11,而湖北省高等学校2017年的平均值为73.55%[4]106。2017年湖北省本科院校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比为46.70%[4]106,而高职高专为28.23%[5]12。两者相比较,高职高专院校高学历、高职称、高造诣的高层次人才偏少,其中能够胜任党务工作的高端人才更少,高职院校只能根据高职学校实际选拔“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大都由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中级职称教师担任,专业上一般为教研室主任、教学带头人、专业带头人等。三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具有年纪轻、职称低的特点。高职教育善于紧跟社会发展动态,培养社会亟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专业调整变动快,相应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亦具有调整变化快的特点,师资队伍相对年轻,中初级职称教师较多。从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统计数据看,2017年度湖北高职院校中级职称以下专任教师占比达71.77%[5]12,这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工作。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业务工作任务较重,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与党务工作兼顾平衡难。从调查情况来看,82.0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科研工作压力大,支部书记投入支部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一是高职院校学制短。高职院校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加上其应用型、技能型特点,学生往往要参加较长时间的顶岗实习等实践操作,培养的要求高,在校学习时间短,高职院校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这一矛盾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特别是作为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等业务骨干,工作任务更重,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层党建工作中去,难以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之间找到平衡。二是党建工作力量弱。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大多由过去的中专学校、成人高校升格合并组建,相比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基础设施不全,管理不尽规范,人力资源不足,党建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党务干部配备少,专职党务干部更少。目前,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大都没有设专职副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既要抓党务工作、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抓业务工作、学生管理等其他工作,事务繁杂,难以集中精力聚焦党建主业,这种工作机制和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囿于个人素养、专业背景、成长经历等差异,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问卷调查显示,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教师党支部书记能力素质还不适应工作要求,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整体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原因之一是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的针对性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人员的具体需求各不相同,只有紧密结合教师党支部书记的不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才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和素养。其二是高职院校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保障和激励措施力度不够,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问卷显示,对如何有效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74.36%的受访者认为是要为教师党支部书记“提供必要的经费条件和条件保障”,69.36%的受访者则认为是“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待遇与地位”。其三是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覆盖面有限。到目前为止,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选优配强工作已实现了全覆盖,教师党支部对高职院校党组织与教师的联系纽带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双带头人”党支部建设目前只覆盖到专任教师层面,二级院系之外的非教学单位,如机关职能部门、教学辅助单位、后勤保障单位等,大都没有选配“双带头人”,这些单位的党支部书记一般由行政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兼任,由于相关部门事务繁琐,行政干部精力有限,影响到这些单位党建工作效果。
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作选拔配备难、工作开展难、效能提升难的问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对高职院校,只有从上至下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工作,才能真正夯实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全面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一方面,高职院校党委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站在推进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工作,将其作为加强党对高职院校的全面领导,坚持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具体举措,深入思考新时代我们要办什么样的高等职业教育、怎样办高等职业教育,切实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广大教师党员要彻底摈弃重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错误思想,兼顾好党的教育事业和个人发展的关系,履行好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积极支持和参与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选优配强工作。
针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务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要采取多种举措,对症下药。首先是坚持“常规工作讲规范,自主工作求创新”。一方面要强化工作规范。本次问卷调查,有74.36%的受访者认为“建立明确规范的教师党支部工作标准”是加强和改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主要途径。弄清楚党支部有哪些工作任务,支部书记有哪些职责,支部工作的标准和要求是什么,工作的程序和步骤是怎样的等,这是对合格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鼓励工作创新。有65.38%的受访者认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应“创新党支部工作内容和形式”。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应与时俱进,突出信息化、个性化特点,不断创新支部工作。在如何突出支部的政治功能,如何创造性的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以党建工作带动业务工作,都需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其次是加强工作培训。高职院校要将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到学校师资培训和干部培训整体计划,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做到教师党支部书记培训工作中远期有规划、每年有计划、经费有保障、训后有考核、年末有总结。一方面实行“专家讲给书记听”,经常邀请校内外党建工作专家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专题讲座,着力提升支部书记的政治理论修养和党性修养。另一方面推行“书记讲给书记听”,请优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言传身教,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和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传帮带,帮助教师党支部书记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坚持学校党建工作重心向基层党支部下移、学校资源向基层党支部下放的原则,从人、财、物,以及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等各方面大力支持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一是坚持按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党务能力强的“一好双强”要求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必要时可以打破学院、教研室的专业界限,跨学院、跨专业调配教师党支部书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党建工作助手,选配综合素质好的年轻教师党员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和支部委员,配合书记开展工作。二是加强经费保障。高职院校可每年根据所在支部党员规模直接向基层党支部划拨党费和党建活动费,支持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建工作。三是通过设立支部党员活动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活动设施,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四是在对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考核评比的基础上强化激励措施,政治上给待遇,经济上给奖励。一方面可将教师党支部书记纳入高职院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参与学院重大决策,增加党支部书记的话语权。学校的重要会议要吸纳教师党支部书记参加,重大事项要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能够代表教师党员直接反映心声、表达诉求,扩大基层民主。另一方面,对尽职尽责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可通过减免教学科研工作量、奖励工作绩效、职称评审的政策倾斜等方式予以激励,对支部党建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党支部书记也要及时给予必要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基层党支部,担负着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筑牢高职学生理想信念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教学科研管理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责任。作为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程经过八年的培育,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时期,高职院校也很有必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深化和拓展学校“双带头人”工作,继续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党务工作强的标准,加强学校非教学单位的党支部书记选配工作,特别是教学辅助单位和后勤保障部门,将各条战线中的党员骨干凝聚起来、发动起来,充分利用他们岗位能手技术强,在基层员工中影响力大的优势,担当起教育管理引导党员的责任,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