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系统与改革的系统整体性

2019-12-26 11:15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要素协同改革

张 静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08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1]109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一项重要经验,把“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写入党章。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整体性方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

1 社会的系统整体性

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整体。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首次提出“社会有机体”概念,指出社会是“一切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2]。人类为了生存,首先必须使自己的头和手运动起来,同自然界发生联系,生产他们的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物质生产资料。人同自然界的交往过程中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社会关系。因此,所谓“一切关系的社会机体”也就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构成的社会系统。换句话说,社会作为一个系统,它就是人们在生产实践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诸要素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反复强调,“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社会不是由个人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4]人们的经济交往的对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社会的经济关系;政治交往的对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社会的政治关系;文化交往的对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社会的文化关系。经济交往、政治交往和文化交往的对象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形成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社会制度体系就是以人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为基础而形成的制度体系。因此,社会是人们的各种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系统整体。

社会系统有不同的要素和层次,这不同的要素和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社会结构。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为内容,科学揭示了社会生活的运动发展图景。从要素而言,社会系统有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物质要素与精神要素,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有经济要素、政治要素与思想文化要素;还有体制要素、机制要素与制度要素等。社会系统就是这些要素构成的系统的有机整体。从层次而言,社会作为一个巨系统,它又包含着一系列子系统,子系统内部又包含着更小的子系统,形成一个个系统群,如社会的自然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思想文化系统;家庭系统、村落系统、社区系统、城镇系统;体系系统、机制系统、制度系统;决策系统、管理系统、咨询系统、动力系统、生产系统、交换系统、评价系统等等。社会的各要素、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彼此相互作用,形成社会巨系统。

2 社会系统的矛盾运动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社会不是无矛盾的系统整体,相反,社会系统总是处在矛盾运动之中,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社会系统运动过程中,总是经历比较适合、不太适合和不适合等阶段。在私有制社会里,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社会革命;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仍然存在社会基本矛盾,只不过这个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是改革。

关于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如何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从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入手,创造性地提出“改革促发展”的思想。邓小平肯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提法比较好”,但强调“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所谓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就是要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具体表现。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十分不同的表现形式。一是表现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即“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5]二是表现为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相适应的体制。“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6],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作法”[7],“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8]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现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三是表现为社会发展不平衡,即城乡人口不平衡、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和城乡社会结构与体制不平衡,等等。邓小平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为生产力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解决这一基本矛盾、追求发展与和谐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就是改革。“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9];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10];改革是一场革命变革,“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11],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2]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具体体制和发展要求相适合,这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手段。

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加巩固。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新的矛盾、新的问题也随即暴露出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加突出,发展与代价的矛盾、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先富与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矛盾、发展方式转型与体制机制制约的矛盾、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自发作用的矛盾、利益机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矛盾等等,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我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改革,“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13]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实际出发、从具体问题入手,见物见人,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使改革落地生根。”[14]

3 改革必须遵循系统辩证法

毫不动摇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还必须自觉地坚持改革的正确方法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涉及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15],坚持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深刻认识社会的系统整体性同改革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使改革实践活动遵循社会系统的运动规律。

首先,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是社会系统运动规律的内在要求。一方面,如前所述,社会是一个由多种要素、多种关系、多种层次交互作用的有机整体。系统原理告诉我们,系统中一个要素、一种关系和一个层次的变化,必然会或多或少、或慢或快、或以这种方式或以那种方式影响和作用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其他关系和其他层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在我国过去的改革进程中,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需要,我们更多地注重于经济系统和经济机制的改革,思想文化体制、社会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相对滞后,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时代,个体思想和心灵领域的问题、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问题、自然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突出地显现出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说明,新一轮改革必须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必须同步深化、协同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既抓改革方案协同,也抓改革落实协同,更抓改革效果协同,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1]109只有这样,才能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从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其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仅要全面整体地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各领域的改革,而且要注重区域与区域、要素与要素、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整体协同性,既要注重东部沿海发达区域、中部次发达区域、西部欠发达区域改革的整体协同性,也要注重资源-资金-技术、物与人、物质与精神、体制与机制改革的整体协同性,最大限度地追求改革的质量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认知、社会试验、社会调节、社会评价等改革各环节的整体协同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改革的风险与代价。

再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学会“弹钢琴”,克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一方面把社会理解为各种社会关系的系统整体,另一方面也始终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立场,从唯物主义立场来考察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和“血肉”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这样概括道:“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6]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种生产就是人们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种关系就是由物质生产和利益关系产生出来的经济关系,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17]用物质生产说明社会的一切生产和活动,用经济关系解释社会的一切关系,是马克思科学地阐释社会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在方法论上的一个伟大发现。可以说,是否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及其关系去说明和解释社会的其他一切生活过程及其关系,既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分水岭,又是能否科学认识人类社会在方法论上的分界线,也是一个国家和政党的战略决策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在实践论上的重大分野。因此,要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要素系统中把握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在系统整体地把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改革,和各区域、各要素、各环节改革的整体协同性的同时,要根据社会生活的现实及其突出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增强改革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最后,还要把握好改革的“度”,提升改革的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的路途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会不断地出现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这是因为,改革在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体利益的调整,涉及到不同区域、不同阶段和不同群体的实际利益的重新安排;追求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但一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又总是相应地产生一定的代价,甚至导致资源短缺、环境破坏和社会公平缺失等现象,出现速度、效益和代价之间的矛盾。因此,要着力树立新发展理念,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综合协调自然生态、资源环境、人与社会之间的友好关系,增强改革的智慧。这是改革辩证法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全面深化改革中迫切需要把握好的“度”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合理把握社会各区域、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协调处理好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林牧副渔之间与轻重工业之间、积累与消费、经济发展与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等之间的关系,搞好综合协调。二是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按劳分配,鼓励人们追求正当的个人物质利益,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又要坚持和倡导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集体利益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既要承认差别、承认社会成员有先富后富的不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又要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的基础上,实行先富带动后富,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如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社会机制,实现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三是处理好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辩证关系,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同时把握好变革与传统之间的“度”。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处理好社会试验的步骤和节律,既要深化推进,又要稳妥有效;既要反对消极无为,又要克服冒进喜功,要把顶层设计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结合起来,加强改革成效的评估。

猜你喜欢
要素协同改革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改革之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也谈做人的要素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