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2019-12-26 08:44苏扬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形势理论课

苏扬

(徐州工程学院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018)

习总书记在主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一讲话是习近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认真回答了我国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任务和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要求,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这意味着目前的教育重点应立足于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工作。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形势与政策》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工作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意义重大。习总书记说,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在课堂中运用正确有效的方式,对尚未搭建好知识体系、还未塑造出成型价值观的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其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他又将此概念进一步做出阐述说明: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与其他思政课程相比,它有着高屋建瓴的意义,承载着帮助大学生学习了解国际国内时政要事,熟知政治和国际社会的历史与动态,认识政策、学习形势研判的使命。

随着互联网和各类信息行业的发展,现如今的社会已迎来了“大数据”时代。纷繁庞杂的信息数据将人与人、人与世界紧密相连,形成一张密不可分的网络。教师们渐渐发现,如今的“00 后”“网生代”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较以往大为不同:他们依赖网络,以获取碎片化、直观化、视觉化的知识信息为主,又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和腐蚀,个人主义浓厚,常以自我为中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政课的教学带来了挑战。

2 目前高校《形式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既面临着重要的变革,又迎来了化挑战为转机的关键时刻,而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2.1 课程内容较为晦涩,教学有难度

形式与政策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大多是根据教育部要求将最新的课程要求及内容下发给各高校,学校根据指定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课程大多是最新时事政策和热点大事,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合理组织课堂的能力。然而,一些学生对于形势与政策这样的“水课”往往持忽略甚至抵触态度,去上课仅仅为了“点个卯”,课堂中欠缺互动,更无法积极地求知。学校要将这些教师集中并统一安排课程,同时使学生充分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时事热点,使课程达到引领思想舆论的目的,这便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背景和编排课程的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2.2 缺乏课堂考核标准,难以掌握学习情况

一般课程都有期中和期末考试,或者是以结课论文等形式进行课程考核。据了解,大多数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是以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以分析和表述自己对于时事政治、国家大事的认知为主。然而,以这种方式进行考核具有一定模糊性。很多学生为了应付回答,直接将网上搜索到的时政信息原样照抄,甚至出现几个人对于同一问题的回答一模一样,抑或是连题目都搞错,做出了牛头不对马嘴的回答。

这一现象的出现也与课程中存在的教学误区有关。一些思政课教师在面对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漠视课堂的现实下,选择了只讲学生爱听、愿意听的内容,甚至会敷衍地播放一些视频短片和电影,只为将课程顺利结束。教师在教学上的引导和重视程度降低,直接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认知不明确,自然在结课考试时掉以轻心,也无法运用知识来正确回答题目。

2.3 教学环节上重心偏移

在课堂教学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进行人格的自我实现和创造性的学习,教师从旁起到引导作用,更多的留给学生挖掘、独立探索的空间。然而,经了解,一些高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则偏离了这一准则。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政治内容多、理论性和纲领性较强的特点,为了做好思想引导,确保课程内容入脑入心,一些教师想当然地采取由自己独自主讲,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亦未采取多种手段促使课堂丰富多彩。

3 《形式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路径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要着力改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走入教学误区,更好地发挥《形式与政策》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做到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渠道进行研究和优化。

3.1 寻根溯源,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形式与政策课是一门帮助学生分析研判主流国际形势,掌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更侧重于对实际问题和要事的分析,理论性、逻辑性的内容相对较少。对于学生而言,面对纷纭复杂的形势走向,如何运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合理地针砭时弊,正确分析国际形势和中国的发展趋势,进而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便尤为重要。对于教师而言,宏观形势的波动处于变动之中,但教授的知识并非是表象的繁杂的内容,而是出于本源的、恒定的事物本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帮助人们抓重点、抓本质、看主流。习近平说,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绊脚石,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看家本领,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使学生学会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追本溯源,探索事物背后的本质,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教育其认清形势变化发展的规律,培养正确看待问题的方法和立场,以审慎思辨的态度对待复杂的形势与政策。

3.2 以学生为主体,善用新媒体手段辅助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均要学习这门课程,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运用课堂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投身于课堂,便成为课堂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内容。

利用新媒体手段丰富课堂,围绕“00 后”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思想活跃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设定好新颖的课堂教学是优化课程的途径之一。譬如,在讲到有关最新时事的内容,将互联网上的相关资讯运用于课堂中,使学生对于事件内容的了解更为具体丰富,同时还可帮助学生从众多资料消息中分析研判,得出自身对于事件的客观结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性的指引,这便将师生沟通和互动很好地贯穿于课堂,也令学生积极开拓思维,自主学习。

3.3 提升教师能力素养,合理设计课堂

邓小平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想要真正发挥形式与政策课思想引领的作用,首先要不断提升课程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高校对于思政课教师的集体培训和充电必不可少。应在立足课程的基础上,遴选优秀教师参加由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单位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思想水平。针对一些有条件、平台搭建较好的学校,可以邀请资深的校外专家教授担任课程教学工作,同时敦促校内教师共同揣摩课程,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努力为课程建设与优化开辟新的方向,进而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其次,要合理设计课堂,精心打磨教学的每个环节。要加强对于课程的前期设计和研究,如开展集体备课会,共同钻研教学难点,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精心编排教学流程,提前开展试讲,及早发现缺漏和不足之处,力求在课堂上为学生带来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同时定期开展有关课程的专题讲座,认真听取上级相关精神指示,将学生的闲暇时间合理规划,定期举行社会实践和活动,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实地前往基层进行调研考察,深入了解一些时事政策的实际运用和效果,增强学生的现实责任感和对课程知识的获取度。

猜你喜欢
形势与政策形势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TBL教学模式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
自卑女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