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夏冰 李海峰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东莞 523000)
自1996年以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在全国范围开展,每年都有大量高校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基层开展实践活动,取得非凡成绩,时至今日,“三下乡”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与极强的吸引力。作为一种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及追捧的社会实践方式,“三下乡”可以成为大学生党员增强自身党性锻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党员更好地贯彻落实“两学一做”。1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必要性
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走入基层,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国情民情,感受现实社会的变化,体验基层各行各业劳动作业情况,了解贫困群众疾苦,理解新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从而在实践中增进对党和国家政策的充分理解,进而对党的理论知识有更生动的认识与解读,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将先进的文化、科技和卫生技术带下乡,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基层服务,发挥所长,竭尽全力,实现自我价值。与此同时,大学生党员也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能力,包括为服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更好地适应社会变迁的节奏。
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在与社会的“过招”中,学会勇于接受挑战,学会独挡一面,磨炼意志,快速成长。在实践中自觉接受党性锻炼,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加强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党员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党性修养欠缺、意志力较弱、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个别大学生党员甚至出现自私功利和懈怠党员义务等现象,未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到实处,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不够密切。另外,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经验不足,项目设计缺乏创意,服务内容较单一,提供的服务层次也相对较浅,专业优势不凸显,而且实践项目不具有持续性和连贯性,大多是“打一枪换一地”,极少数能达成长期合作。
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多数高校学生党支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大学生入党前的教育与监督上,对大学生正式入党后,却往往疏于教育管理,大学生易出现入党前后言行不一致、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充分等现象。另外,学生党支部绝大多数的教育方式仍停留在“上党课”“看电影”“参观革命旧址”等陈旧方式,未能较好地引导大学生党员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使得大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大多数高校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着相似的难题。首先,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时间往往较短,容易导致实践项目的内容流于形式,实践过程急功近利。其次,缺乏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培训,尽管部分高校在组织过程中安排有撰写通讯稿、调研报告等培训会,但基本没有涉及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导致社会实践过程过于简单化,成果不够接地气,未能较好地运用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党员在实践中也未能体现出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先进性”。再次,高校关于“三下乡”的考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特别是对实践中后期的考评缺乏详细规范要求,因此,很多大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前期的立项,而对实践过程以及成果展示不够重视,有些学生队伍出现三分钟热情,在立项后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最后,高校对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经费支持力度有限,虽然部分高校已有“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但分摊到每支实践队伍手中的资金也并不充裕,而专门针对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的专项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对大学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打击。
从当下来看,大多数的实践接收单位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还远远不够,接收大学生党员实践的意愿不大,能为大学生党员开展调研、走访、支教支医等提供的支持更是有限。例如,有些企业单位认为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未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或担心商业机密泄露,而拒绝大学生党员来企业实践。因此,多数大学生党员选择到社区、街道、村委等地提供简单的便民服务,技术含量低,未能体现专业优势。寻找实践接收地的种种困难,往往导致大学生党员一腔热情,被实践地一盆盆冷水浇灭,大大影响了整个实践过程的效率和成果。
高校应将大学生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培养教育大学生党员的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党建工作体系,联动学校各部门力量,例如教务部门、财务部门、团委、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等,使得高校各部门能充分认识到“三下乡”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意义与推动作用,积极为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和安全保障,从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例如成立专项经费,做好相关预算,确保经费的规范合理使用,切实保障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的资金基础。
高校应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特别是教师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更好带动大学生党员。有条件的高校,可成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导师库,可以争取学校党政领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师、其他各专业专职教师、团学教师、辅导员等的加入,还要重点吸纳双师型教师,使得导师库人才更加多元化,既能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提供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又能确保增强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方向正确,既能通过实践提高大学生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加强对基层社会的认识。
高校要积极对外联络,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委等,努力将合作常态化,并争取场地、资金、技术等外部资源支持。高校各院系也可借用已有的校企合作单位的基础,寻求进一步的合作,为本院系大学生党员提供实践岗位与机会,给予相关的专业指导等。
高校要将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进行制度化管理,规范流程。第一,可以把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党员成长计划的项目之一,各级党组织制定相关规范细则,从思想上动员大学生党员,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第二,可以借鉴项目管理模式,将其应用到大学生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中来,从申报立项、过程监督、结项答辩等流程逐一规范化,重视对实践过程、成果转化和项目延伸的考核;对经费使用、安全保障、老师指导等各个环节进行细化要求。第三,建立大学生党员社会实践服务考评体系,考评结果可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奖评优的一项重要参考。第四,制定鼓励政策,包括对参与社会实践且考评合格的大学生党员给予学分认定,对实践表现优秀的大学生党员进行表彰,对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党员开展社会实践的教师予以课时量认定等,从而有效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和实践效果。
大学生党员“三下乡”社会实践在确定主题时,要紧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体现主旋律,也要努力接地气,贴合新时代的社会新变化。实践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旗帜鲜明,立意高远。
大学生党员在设计“三下乡”社会实践内容时,要把党性锻炼放在核心地位,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社会实践,要立足民情和民需,抓住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符合人民群众的新需求。要避免内容流于形式,避免刻意求新奇而忽略实践内容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党员应积极探索“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新形式,除了传统的参观爱国教育基地、基层党建主题调研之外,还要根据社会新形势增添新元素,例如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爱社会新弱势群体等,让社会实践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在实践中得到更丰富的收获。
大学生党员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要积极参加系统化培训,在实践过程中应体现专业素养,在转化实践成果时应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展现较好的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努力为实践地提供科学的有益的发展建议。
大学生党员要善于利用专业优势,努力扩大“三下乡”社会实践的覆盖面,体现大学生党员应有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重视实践成果延伸,实现社会实践项目与科研项目的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