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涓
(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古人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意思是丝竹之乐不如人声之乐。也有人把人声称作是最美的乐器。在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易于掌握也乐于接受。嗓子是他们的“乐器”,随身携带、张口既来。人生歌唱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兴趣培养、学科素养的养成都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我们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上,“曲难唱、口难开”现象却普遍存在,成为我们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一大难题。“曲难唱”主要是因为教材中的作品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容易共鸣,缺乏兴趣;音乐教师对于作品分析不足,课堂中重知识技能的讲述,缺乏艺术性和美感的熏陶,没有深入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做不到正确地指导;介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正处于往青春期成长的路上,不爱当众表现,羞于表达。因此音乐课上更是“金口难开”;同时高年级学生大多正处于变声期,也使得学生不愿开口唱歌。为此,笔者围绕小学高年级歌唱教学“疑难问题解决”进行课题研究活动,思考和实践小学高年级歌唱教学中的问题,寻求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成功经验。
前几天和一位音乐老师在QQ上聊天的时候,她问我一个问题,她说:现在我们出去听课也好,自己上公开课也好,大多是欣赏教学,歌唱教学的课很少,优秀的就更少,因此她说自己对唱歌课到底该怎么上都没有把握了?相信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们其他的音乐老师。后来我把自己对歌唱教学的理解和她交流了一下,我是这样理解歌唱教学的:
歌唱教学的目标定位该是什么?我认为歌唱教学绝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唱一首歌,如果我们仅仅把歌唱教学的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一首歌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有音乐老师都好下岗了,因为现代传媒的发达,很多学生不需要老师教也能自己学会歌曲,甚至有些模仿得比我们音乐老师都好。那么我们音乐老师的职责和功能体现在哪里?通过我们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有些怎样的收获?我认为主要有两大方面:
这是我们为什么每次活动都特别强调老师要去深入解读作品的原因。当然一首作品的音乐要素有很多,我们应该抓住那些最富有表现力的要素进行分析。比如笔者曾经开设的两节公开课:《正月二月燕子来》中衬词运用所带来的地域风格(不同地域民歌的衬词其实也大有不同,而这和当地方言文化都是由联系的),本歌中“吉哟调”的产生就是源于这种山歌开头经常用“吉哟调”之类的衬词而得名的,这种调腔的节奏从容、旋律舒展、抒情性很强。歌曲中节奏或松或紧,旋律起伏不大,一幅田间劳动的场景在燕子“吉哟”的叫声中展开,一字一顿地用下行旋律表现出情绪上的变化等等。《茉莉花》和《摇船调》两首作品中,教师抓住了歌曲演唱中的方言特色、演唱形式(半说半唱的对白)和主题音调特色来引导学生感受和了解这两首歌曲的风格特点。《茉莉花》演唱中运用了浙江方言,使得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格。《龙船调》中的方言以及半说半唱的对白,下滑音和倚音的修饰以及富有节奏感的短句曲调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和浓浓的地方生活气息。民歌中这些有意思的元素和特点,正是歌曲的灵魂所在,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学习、去体验,更要学会表现不同地域风情的音乐,进而为更好地表现歌曲作铺垫。另外,在教学中老师都提到了“五声调式”这个概念,但遗憾的是我们仅仅从旋律音的构成上去介绍了一下五声调式,没有真正从调式上让学生发现他们与其他歌曲的不同。《龙船调》“561235”的徵调式,结束音是5,《正月二月燕子来》也具有这一调式特征。学生有没有发现这两首歌与其他歌的不同之处?没有,因为我们很多老师自己也没有去关注这些民族音乐最有特性的东西。我们一再强调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学科性、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在我们的教学中也许你一句话、一个活动就能让学生了解的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或是能激发他产生兴趣的知识,老师们却常常忽略了。音乐新课标在“音乐基础知识”总目标中提出:“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演奏、识谱、编创等基础知识。”我认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意识的落实,关注学生学科素养的养成,并持之以恒,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坚持,学生的三维目标一定可以达成,并得到加强。
当老师在分析作品中,找到歌曲中的灵魂元素之后,牢牢把握歌曲的风格,认真体味其中的情感,这样既可以解决歌曲的重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更从唱歌走向歌唱,学会真正的表达。当然这才是第一步,教师需要用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进而爱上音乐课。
音乐不能依靠“说”,要想懂音乐,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让学生不知不觉投入到学习中,只有他们亲身投入到学习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情感和音乐气质,真正领会音乐的内涵。
歌唱课不同于欣赏课,没有这些必要的能力,学生没办法把歌曲表现得淋漓尽致。前面讲到,教会歌不是我们的唯一方向,我们的目标是在学生掌握一定歌唱技术和能力后,还能兼具表现不同风格和情感,做到随意切换不同作品。具备了这样的演唱能力,学生将来不管在什么时候,唱什么歌曲都不会出现节奏不准、音跑调、不知道运用气息和基本的发声方法等问题。而我们评价一节好的歌唱课的标准既简单又朴实,同时也不容易做到,那就是:在师生共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做到正确演唱,并把作品演绎出本有的气质和表现力。如果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看老师采用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方法和手段上不要过于追求形式的创新与表面上的课堂效果的热闹。请关注“有效”这个关键词,有效是一定要做到歌唱的准确性,达到一定的演唱效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投入其中。如果还要加上修饰词我会加上“简单”两个字。如果一节课老师能把这些都做好了,我认为就是一堂成功的课。
笔者曾经执教过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一课,开始部分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关注老师的指挥,然后能看着老师的手势练习呼吸。在随后的发声练习中,教师的设计由易到难,先提炼了第一部分的四个乐句的骨干音作为发声练习,在学生唱会五声音阶这些基本旋律音程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逐步加入主旋律的视唱,并用“索那一支郎当,郎当一支哟”作为二声部,帮助学生建立耳音,一直用接唱和衬腔唱法与学生共同合作。既让学生的声音得到训练,又熟悉了歌曲第一部分的旋律,而且形成了多声部的效果,设计很巧妙也很有效。另外值得褒奖的是教师在这节课中指导声音的意识很强,做到及时纠正,用好的声音和方法帮助学生直至达到老师的预期目标为止。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声音的表现力和音色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变。我想,如果我们平时的常态课都能这样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话,相信我们的班级的歌声会越来越美,学生也会越来越喜欢唱歌。
这节课让我产生这样的感悟:歌唱教学其实就是那么简单,实在。也许是在经历了浮云遮望眼的浮躁后,我们逐渐悟到了去芜存菁,返璞归真的教学真谛。
同时,老师在课中表现出敢于尝试和突破的创新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的。尤其表现在对歌曲第二段的处理上,多声部的设计以及鼓点伴奏的加入很大胆,也比较符合当前提出的要重视合唱教学的新课标理念的。但提醒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要适度,要基于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水平进行合理的提升,不能一窝蜂地不切实际地大搞合唱而丢失了我们歌唱教学的底线。如果说这节课需要进一步改进的话,我觉得老师给学生聆听歌曲的时间和机会少了一些,导致学生在学唱歌曲中出现了一些困难,其实这些难点只要学生多听几遍音乐我想就可以解决的。有时候我们说让学生聆听音乐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另外一点就是学生因为缺少聆听,因此对这首歌曲风格的感受与体验还显得略有不足,因此在演唱中对歌曲两段情绪的表现上还是不够到位的。当然,老师在公开课上想把自己所有精彩的设计呈现出来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也要包容地看待公开课,可以从课的设计上得到一些教学理念或方法的启示才是我们举办公开课活动的目的。
我想做到了以上这两个方面,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歌唱中:“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等教学目标才有可能真正落实,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