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及当代意义

2019-12-26 02:53李超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哲学家恩格斯哲学

李超超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三亚 572000)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所提出,但是这个问题与哲学的发展过程是紧密相连,只是恩斯对其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论述,但是这却引起了哲学领域众多哲学家的多方讨论,而其中的责难之声占据主导。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是与当时哲学领域的派别以及哲学发起的利益基本体有关。在恩格斯的年代,资产阶级与宗教的联系极为紧密,其自身的发展还需要得到宗教的作用来支撑,但是恩格斯提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如果宗教是一种“思维”,那么依据恩格斯的论述,宗教的存在意义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结果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资产积极后期的反宗教运动正好说明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对立的,但是这只是这一问题的一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的地位关系,而另一个方面是“谁决定谁、谁影响谁”的问题,恩格斯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而“存在”也会对“思维”的形成造成重要影响。

1 哲学基本问题的发展历程

虽然“哲学基本问题”是由恩格斯明确提出,但是这一问题却是哲学领域中长期存在的,它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为古典哲学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哲学思想是脱胎于大自然,各个流派的哲学家在思考问题、推理某项结论时都会将“思维”作为实际的存在,那么当时哲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大自然”,哲学希望通过各种实验和研究来推理出大自然的“产生源头”。而在探索与推理之中,因为“思维”与“存在”并没有被严格区分,导致哲学家通常依据周遭存在的事物来作为做出某项推断的依据,或者有的哲学家已经将“思维”上升到了可以决定物质存在的高度,进而来解释万物生存的本源[1]。这样的哲学思想滋生了后期的宗教,进而推动了“神学”的产生,从这一层面可以看出该阶段还没有对“思维”和“存在”有系统的论述;第二为近代哲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大部分哲学家已经认识到哲学应该脱离于宗教而成为真正对人类发展进行思考的工具,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思维”与“存在”的思考与探索。这一时期哲学家开始将“思维”作为重点内容来研究,并且提出“思维”可以被人类所掌握和使用,而并不是“上帝”以及某些神灵的意志体现。这标志着人类开始注重自身的存在,但是这导致了另一个问题的出现,即人类主体与“大自然”之间的共存与发展,于是哲学家开始对如何将人类的“思维”与“存在”的大自然进行统一,具体表现在人类的所见所闻不仅会成为探索大自然的一种收获,而且也能够成为反应大自然本质的理论依据。这种认识充分表现出当时哲学领域对个体能力与发展的重视,并认为人的意志是可以改变和影响自然发展的;第三为现当代哲学。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等哲学家开始对以往的哲学成果进行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中论述了古典哲学中对于“思维”存在的原因以及近代哲学中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利益驱动[2]。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中对“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影响思维与存在”等观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述,认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会在实践情况中发生某些变化,进而明确了“思维”与“存在”的地位以及“谁决定谁”的问题。

2 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提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并且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下我们对其论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2.1 “思维”与“存在”的论述

从恩格斯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获知“思维”并不是具体指人的思想动态,而是指人类精神层面的内容,比如如何认识世界、如何使用某些工具等;而“存在”的意义更为广泛,世界上一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都可以称之为“存在”。那么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就会由“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转化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但是通过对原文的解读发现恩格斯所论述的精神与物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表述,而是成为了对人类的思维活动与对应“存在”关系的论述,即人的思想形成与现实存在。这样就会进一步涉及到对“世界本原”的思考,依据恩格斯的观点,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应该以“原初”为出发点,即遵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进而否定以“最初存在者”的“思维决定存在”论。

2.2 “物质”与“自然”的论述

在恩格斯的观点中,“物质”与“自然”是存在区别的,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恩格斯认为“物质”并不是一个具体名词,而是一个抽象名词,物质指的并不是一项具体的事物,而是所有具体事物的总和,那么使用“物质”来表述“存在”是不适合的;第二,恩格斯将“存在”表述为“自然”,主要是为了表达一种“世界万物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意思,那么从这之中就可以得出恩格斯对宗教思想中“上帝”、“造物者”等之类论述世界本原观点的一种否定与批判。除此之外,恩格斯还通过“自然”一词传达出“人类需要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深意,这与古典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也充分说明恩格斯在前人基础上的批判性的继承,而不是全盘否定。

2.3 “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地位之争

恩格斯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中并没有直接确定“思维”与“存在”谁是主导地位的问题,而是通过多个方面的分析来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恩格斯以“思维”为出发点来分析世界的由来,那么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是由人类的“思维”所创造,那么这样的“思维”是否只是某种抽象事物就成为哲学家必须解答的难题,而事实上很多“思维决定存在”的例子中“思维”最终也归化为一种“物质”[3]。这样显然与以“思维”为出发点的论述相矛盾,同时这种论述过程也是揭露唯心主义的方法之一;其次,恩格斯以“存在”为出发点来进行论述,因为我们可以真实感受到“存在”的内容,这让人们没有理由怀疑“存在”的真实性与存在性,同时通过现实中的实践、实验等具体行动证明了物质之间具有某种不可忽略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虚无的、缺乏逻辑的,而是充满理性与辩证的。

3 哲学基本问题的当代意义

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不仅阐明了世界的本原,而且也对“思维”与“存在”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的论述,这对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其当代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构建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是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对此项理论进行了解和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是较为枯燥且教条的,这样的学习方式虽然能够对马克思哲学理论取得较为完整的理解,但是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有些不相符。在现代社会中,马克思哲学理论需要得到进一步地更新,以此来适应新的世界课题。但是不管哲学领域如何发展,恩格斯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一直有着其积极作用,因为从恩格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对“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等理论有着更为深入地了解,进而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中一些现象以及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该向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但是这项理论的中心内容以及本身所具备的“批判性”是需要得到继承和发扬的。

3.2 能够让人们意识到社会变革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在恩格斯的观点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孰重孰轻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意义,而将“社会实践”作为影响“思维”、改变“存在”的重要途径,这项观点充分说明了“实践”才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动力。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进行大力改进,这就需要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大力支持。“社会实践”是指人的具体行为,这种行为与“思维”与“存在”有着内在的联系,首先人的实践行为会受到“思维”的控制和影响,如果人的“思维”足够先进,那么他的实践行为就会展现出一定的超前性[4]。比如我党的建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项理论的先进性让我国直接跨越资本主义而进入到社会主义中;其次,人的实践行为也必须以“存在”为基础来进行实施,因为“存在”反映的是当前的实际状况,如果脱离实际状况则会导致实践行为的失败。

3.3 能够进一步激发个人主体意识的发挥,进而谋求个人的全面发展

从近代哲学的发展来看,人们已经注意到了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只是当时的哲学发展水平受到限制,并没有对个体发展进行进一步地论述。而到了现代哲学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应该得到合理的环境进行发展和提高,这项理论中不仅对个人发展极为重视,而且还对社会体制、国家发展程度有着严格的要求[5]。而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主体意识”等进行了进一步地强化,认为在个人意识能够成为“思维”的一部分,进而影响“存在”的发展以及对当前“存在”有更加深入合理的反馈。

猜你喜欢
哲学家恩格斯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船夫和哲学家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菱的哲学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小包哲学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