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迅韬 田 耀
(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个叫麦金利的小镇上。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小镇濒临破产。此时,环球公司的业务员史蒂夫和资深顾问汤普逊受公司委派,前往麦金利小镇,企图说服当地居民,以便帮助环球公司买入当地天然气的开采权。为了拿下天然气储量十分丰富的小镇,按照公司的指示,史蒂夫和搭档开始笼络人心,收买当地的权势人物,但本以为唾手可及的天然气开采项目却意外受阻:镇上学识渊博的老教师叶茨极力反对该项目,并在乡镇集会上就项目是非曲直率先发声;然后,自称“环境保护者”的迪斯汀认为天然气项目严重破坏小镇生态环境,因而万般阻挠,破坏项目的进展;此外,镇上的居民似乎也开始动摇。就在项目似乎要以失败而告终之时,史蒂夫确意外的收到了来自环球公司的信件,信中揭穿了“环境保护者”所编造的种种谎言,天然气项目貌似出现转机。然后,影片的高潮出现了,史蒂夫发现自称环境保护者的迪斯汀的真实身份竟是环球公司的员工,而这一切都是环球公司为了保证天然气项目万无一失精心安排的阴谋。历经骗局和丛丛黑幕的史蒂夫最终良心发现,在居民的集会上澄清了所有的谎言。
近些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全球生态进一步恶化,一大批以环保为主题的纪录片相继出现,如《食品公司》、《海豚湾》、《家园》等。这些纪录片在揭露了残酷事实的同时,普及了环保知识,起到警醒世人的作用。《应许之地》作为一部环保题材的电影,一改以往纪录片的说教以及罗列事实的枯燥模式,用反转的剧情,映射出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危机。
影片的一个主要矛盾冲突是究竟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还是人与自然长期的和谐共处。影片通过短短两个小时的叙事,揭示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尖锐矛盾,面对金钱的诱惑及人类长远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选择上,影片导演用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给出了答案。所谓的“环保主义者”竟是大公司的阴谋的产物。而史蒂夫本人就是其中一颗“棋子”,随着斗争的深入和发酵,史蒂夫最终良心发现,他放弃了在大公司的职位,在居民的集会上澄清了迪斯汀的谎言。影片没有刻意的丑化大公司对镇上居民的剥削,而金钱和环保两个选择摆出时,影片很客观的阐述了金钱的诱人。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时,影片的主人公最终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导演格斯·范·桑特利用这种客观方式引起观众的共鸣,让观众自己做出选择,该片没有任何说教的口吻,用情节来打动观众。影片的众多细节镜头,无不体现出导演格斯·范·桑特对待环境和自然的正面态度。
影片对田园风光的描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满山遍野的绿色、安静的农舍、高高的谷堆,村民们朴素和善良的内心以及多次的航拍小镇以及影片最后的青山绿水的描绘,把此地的安逸、宁静展现的淋漓尽致。而对自然环境的着力刻画,正反映了导演对简单而环保的田园风光的赞美和渴望。
影片由开篇的追逐利益、谎言不断到结尾时史蒂夫离开大公司,返璞归真说出真相并回归田园生活,其实也并不令人意外。史蒂夫凭借自我奋斗谋求到了大公司的职位,但他从小也是在农场长大,内心对简单而环保的生活仍充满憧憬,所以最后史蒂夫把真相全盘托出其实是忠于内心的选择。金钱和工业化不仅会夺走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也腐蚀了人的初心。如此反差,令人感叹,也更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环保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尽管在这一过程中缺少相对明确的界限,但大体上还是经过了由弱到强的演变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个体环保意识由外在的强化向积极的自我强化转变,对环保的认知、体验与行为倾向也发生着由量而质的变化。史蒂夫放弃追逐金钱和名利,转而为环境保护发声就印证了这个变化。正如他的演讲所言:“我们将走向何方,是由我们自己所决定。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不能这样白白失去,因为这里仍然是我们大家的谷仓。”
在关乎小镇命运之时,小镇里的备受尊敬的老教师叶茨挺身而出,向全社区发出号召,试图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在与史蒂夫的一次长谈中,叶茨说到:“你来带给我们钱,以为你在帮助我们,我们只需要烧焦脚下的土地就能拿到钱,但我们不可以再卖掉东西了。我们已经买不起任何东西,更经不起失去这一切。”他想告诉史蒂夫眼前的绿水青山是我们最后的财富,是金钱无法取代的。叶茨作为毕业于常春藤盟校,并在波音公司参与研发工作的杰出科学家,晚年却淡泊名利,回到小镇里的高中里做了一名教师。在金钱利益和环境保护的选择面前,他敢于发声,质疑大公司的“权威”,实属不易。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科学家和学者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影片中塑造的老教师给现在的科学家及学者们树立了标杆,对我国的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也有一定的启示。科学家和学者们不应被现实的条条框框所束缚,更不能被经济利益所驱使而做出违背良心的事。要带着使命感去从事科学研究,减少“官腔”,并致力于增进人们福祉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工作中。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每个科学家与学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西方在环保问题上尤其强调个体的觉醒与参与,通过汇聚每一个人的微薄力量形成改变社会价值观念的推动力,影片也刻意凸显出群众的作用,虽然易受到不同声音的左右,但他们却是推动环境保护运动的主体力量。
《应许之地》中映射出的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对我们国家的环境治理也有一定的启示。公众参与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这要求我们建立起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规章制度。而现行的规章制度仍存在不足,部分地方政府的官员为了个人业绩,片面追求GDP增量,引进重污染,高排放的企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而一些科学家很少发出他们反对的声音,没有起到应有的提醒和监督作用。再比如转基因食品的大量种植,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以及土地的活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也尚未可知。因此,在不断建立与完善公众参与机制的同时,更应当努力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自觉关注并主动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影片同时映射出良性生态环境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当今,在我们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影片也有借鉴价值。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辩证的看待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
《应许之地》的英文名称“Promised Land”出自《旧约·创世纪》中的一段记载:虔诚的以色列人祖先亚伯拉罕得到上帝的奖赏,让其后裔拥有一片肥沃的“流着奶与蜜之地”---迦南,也就是如今的耶路撒冷[3]。Promised Land即上帝允许给亚伯拉罕的地方,有乐土、福地之意。这个名称给这个影片增加了一些宿命感,带有一点宗教和政治的意味。影片论及环保与发展的问题时也令人思考到大自然的赋予和冥冥中上帝的旨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脚下的每一块土地都是应许之地,它不仅包含了上天给前人的承诺,更有我们对后世的承诺。而对待脚下的土地,我们都应给予它一份尊重与珍惜。导演很成功的把环保问题变成一个社会问题,进而引申到良心道德层面,许多隐喻都体现出导演的环保意识以及对现实的讽刺。
环境问题确实就如影片所展现的绝非是环境问题这么简单,就像影片中环球公司所使用的手腕来愚弄普通的民众,而导演格斯·范·桑特巧妙从生态环保问题引出了其他的社会问题,丰富了电影的内涵。影片借着环保问题讽刺了当下政治的谎言与圈套。故事里有两个骗局:当史蒂夫来到这个小镇时,刻意隐瞒小镇的天然气储量,企图用超低的价格买下这个小镇;为了防止镇上出现真的环保人士,环球公司派出员工伪装成环保人士,并故意散布虚假信息。在影片的开头,史蒂夫与土地管理署副署长的一次谈话中,署长为了眼前的利益,舍弃了小镇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也加入了史蒂夫的阵营。而影片中史蒂夫例行公事的演讲则是在影射美国政客的虚伪。这一系列的谎言与妥协映射出当今美国政客及资本家的贪婪以及自私,以及大公司只手遮天的权力。在利益与金钱的驱使下,他们的政策越来越背离本心与初衷,而最后,百姓成为了资本家和政客手中的任意摆布的棋子,这也是精英政治的悲哀。
《应许之地》从生态环保主义的角度展示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利害冲突,揭示了人类该如何用理性、和谐和可持续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利益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问题。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此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难能可贵的是,不同于大多数涉及环保题材的纪录片,导演格斯·范·桑特在片中没有任何说教的口吻,而是另辟蹊径,娓娓道来,用电影独特的魅力引起观众的共鸣,而故事最后的反转,使影片再一次得到升华。《应许之地》抛出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选择问题,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还是转型为以生态平衡为首要目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影片没有给出直接答案,但是如何抉择,观众应该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