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畅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琵琶曲《渭水情》由任鸿翔先生创作于 20世纪 80年代初期,作品在1984年云南全国教材会议中受到了专家学者一致好评,随后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曲集第二集收录了此曲。当时的传弹率并不是很高,直至1989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山城杯”电视大奖赛,在电视直播的琵琶专场决赛中西安音乐学院的曲文军老师和缪琪老师选弹了此曲,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后通过电视媒体的播出推广,《渭水情》成为业内家喻户晓的琵琶乐曲之一,并受到诸多琵琶演奏家的追捧。之后在很多全国重大的专业比赛中,《渭水情》时常被设立为必弹曲目,现在更是琵琶专业学习与考级中的经典曲目。
从乐曲结构看,《渭水情》是一部单三部的曲式作品,乐曲三部分的表现速度上是慢-快-慢,再现段回归到了主题。在1989年的电视大奖赛中,对所有参赛曲目是有时间限定的,要求所有参赛乐曲要控制在 7分钟以内完成,而《渭水情》全曲弹完近10分钟。于是,曲文军老师便与任鸿翔先生商量,决定不再演奏第三部分的再现部,而在乐曲的第二“快板”部分弹完就结束,以两段体的曲式结构呈现乐曲,刚好在 7分钟内完成演奏。此后,在众多比赛演出中,参赛选手几乎都采用了两段体的版本进行演奏。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两段体结构的乐曲精炼简洁,听众不会有审美疲劳感;二是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段与第一部分的主题呈示在旋律上没有根本区别,只是在情绪上更为抒情流畅,空缺第三部分的演奏也不会影响乐曲的完整性。在2001年举办的“平湖韵长安情——纪念任鸿翔先生琵琶专场音乐会”上,梁欣老师将《渭水情》重新编配成琵琶与乐队的形式,并作为压轴作品展示演出。此时的《渭水情》又回归为完整而严谨的三段体结构。这就是琵琶曲《渭水情》从形成、发展到现在的基本脉络。
任鸿翔先生曾说:“音乐的形式是多样的,每个人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情绪,不一定要按一样的样子去复印,那样就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书法中曾经被批判的“馆阁体”①一样,艺术不能这样。所以笔者在此的讲解仅代表个人对《渭水情》的理解和体会,供各位师生做以参考。每位演奏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演奏特色,这样我们作为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才更有意义。
在二度创作中,依据不同的演奏者,《渭水情》的演奏会有细微的区别和变化,这是民乐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文化现象。因为很多琵琶作曲家最初都是各地方器乐流派的传承者,本身都是演奏家,在长期的学艺、传艺过程中自身的演奏经验和体会都已上升为一种独特的音乐风格,与其说把握着乐器进行专业演奏,不如说是拿乐器把玩、把味出自己内心的情感与激情,虽然不是作曲家出身,甚至未经受过西方专业音乐教育的洗礼,但是凭着自身的体会打磨出来的作品更为浓郁醇厚,更具中国文化特色。实践证明,很多琵琶乐曲在出版的时候,由于创生时间较短,乐曲的二度创作并没有经过诸多演奏者的细细打磨,而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也就出版啦。但是,从琵琶乐曲的作曲者来看,随着不断的舞台实践和诸多演奏者的追棒、演出,乐曲会洗练出更精准、更有韵味的表达方式,就会有和出版过的谱集不一致的地方。这不是藏私不愿教,而是在长期的实践演奏与磨合中逐渐演绎出的变化。这非常符合民族器乐的发展规律,任何新创出来的事物都是要经过时间和实践才能确定是成就经典还是昙花一现。
《渭水情》是根据秦腔主题[永寿庵]发展创作出来的。作为梆子腔的第一代表剧种,秦腔的唱腔高亢激昂、粗犷豪迈,给听者酣畅淋漓的感觉,陕西自有“八百里秦川吼秦腔”的说法。秦腔以花脸角色“真声喊叫”的方式为代表,虽然听着很过瘾,但又显得有些粗糙。琵琶曲《渭水情》在创作过程中把秦腔中委婉、细腻的方面加以发展,过滤掉了秦腔中粗糙的部分。像与《渭水情》同时期诞生的陕西风格的古筝曲《秦桑曲》《香山射鼓》等,在创作中也都是陕西音乐中细腻委婉的成分,将粗犷的棱角进行回避。秦腔除了“高亢激昂”的粗犷风格,还具有“热耳酸心”的委婉抒情风格,琵琶曲《渭水情》之所以优美好听,就在于过滤了秦腔中的“生冷硬倔”,着重发挥了秦腔的“热耳酸心”。
此外陕西音乐风格的特点在乐谱上的#4、b7上也有体现,#4、b7两个音并不是十二平均律中的精准音位,陕西人称之为“微#4”“微b7”,即低于#4,高于b7。任鸿翔先生曾讲“韵味是建立在音准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演奏各地方音乐风格的作品时,演奏者要做到心中有数,知道要拉多高的音,揉弦要用多大的力度;保证音准是第一位的,音不准则失去了地方韵味,违背了乐曲的表现主旨。
《渭水情》的第一段第一个和弦音,出版时记谱横按一二弦(见谱例1)。
谱例1:
《渭水情》里面的推拉吟揉是有很多演奏方法的,如谱例16-17小节(见谱例2)。
谱例2:
挑轮至2音时一定要弱,形成一句连过去,这样音乐就不会断掉。下个音先把弦拉到 2位置,轮指滑到 1再回到2,然后再由2揉弦到6上。第18小节(见谱例3)的#5揉弦时要做到前文提及的微#5。
谱例3:
后面的滑音4要接住“微#5”的音,保持音乐的连贯性。第24小节的4(见谱例4)。
谱例4:
这个音既属于“微#5”又是音乐的重音(在此重释:“重音”不代表“声音大”,它属于哲学范畴用词,更多内容表达的是强调。),所以这个音在演奏时右手要轻,左手揉弦要重,这样也形成了一种强调的范式,而真正的音量要强、爆发情感是在第 26小节的推拉音上。往下进行至第28-29小节(见谱例5)。
谱例5:
第28小节的3、4两个音右手弹弦位置分别是下、上。第29小节第一个低音1,先把弦拉到2位置上,弹弦时回到1,然后在2与1之间快速拉弦。这里要注意的是拉弦在先,弹弦在后。
第32-35小节有4小节轮双音。轮双弦,要求大指不挑一弦,其理论依据是:轮双弦时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弹的时候是先弹二弦再过一弦,而大指相反,在听觉上会有不同的音序和节奏重音在里面影响,所以在轮双音的时候规定大指不挑一弦。继续到第37小节,这里和谱面有些不同(见谱例6),第一个高音3前面加一个#2的下滑音,下一个高音4拉弦到6两次。
谱例6:
第50小节(见谱例7),这里的轮指是轮双弦,弹成“挑轮”是不对的。
谱例7:
第51小节,第一个低音5后加中指按低音6到2的下滑音。第52小节,微b7后面加1-2的下滑音,第55与56小节同上处理。第59-63小节与前面的处理也是一样的,第64小节的指法变成滚指。第65小节的推拉音一定要准确地拉到微b7的位置,推拉音若不准确,会导致音乐变味。第67小节的轮指变成轮双音,第二个音2下面加一拍半的低音5,第68小节的5下面加2变成轮双音,到这一小节的高音2变成单轮。第71小节的推拉音原本是在6的位置上做三个音的变化即1、微b7、还原7,在演奏过程中发现这样弹很不容易拉准,后来改为在微b7的位置上做1 7 1再到微b7的推拉音。以上《渭水情》慢板的一些难点问题的讲解。
第 75小节开始进入《渭水情》的快板部分,《人民音乐》有评论文章说:前三下是块状音乐与后面线型音乐形成对比。[1](P144)这里的指法安排上,第 78小节第二排4 5 4 3用二弦演奏,删去了第79小节2的下滑音和2上的轮指,高音1的装饰音变为1 7 1。在第91-94小节注意节奏重音,里面空二弦和四弦也是重音,要弹清楚。第95小节2下滑音到高音2,此处指头一定要实滑,这也是《渭水情》的一个特点,西安音乐学院律学专家李武华先生在《谈任鸿翔琵琶新技法之意义》中说任先生主张在琵琶上作“死品活弹”对每个音均要按原旋律的感觉进行或高或低的调整,使与原先之传统高音概念相合。[2](P145)第96小节的微b7到第97小节要弱下去,到第98-99小节再渐强上来。
第103-105小节(见谱例8),第103小节的微b7要揉弦,是一个强调的音;第104小节的3是个前滑音,即先拉弦再弹;第105小节是连续的下滑音,在4、微b7、6上都有下滑音。
谱例8:
往下第108小节力度要强,到第110小节第二拍的微b7时突弱,第三拍的6有一个前滑音。第111-124小节有一段分弹指法,前四小节要弱奏,音全在二弦上,第111小节的3有前滑音。第115-118小节是f力度,放开弹。第 119-125小节回到二弦上弹,注意第 120-121小节的揉弦力度要大。第130小节这里用的指法是勾搭,这里不能弹成扫弹,因为扫弹声音不干净;且与第 135小节的指法重合没有层次上的变化,到第 135小节再变为扫弹。
第141小节微b7的揉弦要一边拉弦,一边揉,与秦派古筝里面一个技法叫“压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的b7更靠近1的音高。在第144小节上有一些处理,这个小节只拉一次弦,听觉上的效果是把这小节的 6音删除。第 149小节第一拍是空一弦和空四弦的“分弦”技法,不用刻意按中音5。第163-168小节的力度,前两小节弱(P),中间两小中强(mf),最后两小节强(f),第168小节也可在高音3上加一个“挑弦”技法。第171小节的指法安排上,有两种方法,具体区别在高音 1是用一弦还是二弦,各有难点,都可以用。第 175-178小节要注意数量要弹对,最后一个高音 2是拂音。第 187小节高音4的扫拂后要止音,第188小节接音乐术语sfp标识,要求音头弹出来后变弱。到第 190小节第二拍有连续快速的拉弦,音响类似陕西板胡的“搂弦”的效果,放慢的动作则是弹一下拉一下,这个地方要弹得调皮委婉一些,不能弹得棱角过硬,过于粗犷。第 191小节在两段结束的情况下要提前过渡结束的速度,这一小节前四拍是流畅的,在第五拍推拉音拉到高音 1的地方突然停顿,揉弦慢慢拉回,将音乐拉伸开来,直至结束。如果演奏两段体,从第191小节直接跳到第 234小节至结束,演奏三段体的话没有删减,慢板部分与前面的处理一致。
《渭水情》是任鸿翔先生创作的第一首琵琶作品,之后还陆续创作了以西安鼓乐为素材的《柳丝》《雁》《明妃怨》等作品。任老先生是陕西蒲城人,陕西以西安为地界,关中平原分为东府、西府,老先生是东府人,父辈善弹古琴,常与好友唱戏拉琴,先生从小耳濡目染陕西民族民间音乐,并受到诸多戏曲音乐的熏陶。“文革”时又因在歌舞剧团工作演出,拉过贝斯、演过话剧。在西安音乐学院附中时还是竹笛专业,代表学校外出演出,会拉二胡,玩一玩其他乐器。这些经历或者说“一专多能”的能力正是现在演奏者所欠缺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任鸿翔先生对地方戏曲的熟知是化在血液里的,经过主观感情的体验和实践激发出来。对地方戏曲音乐的熟知程度也直接关联到是否能弹好以戏曲音乐素材创作的琵琶作品,这是现在琵琶专业学生真正要学习与前进的方向。
注释:
①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字体,早在宋代即已出现,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馆阁体讲究黑、密、方、紧,虽方正光洁但拘谨刻板,是明、清科举取士书体僵化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