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价值:一个研究述评

2019-12-25 01:15路旖帆郭道久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统一战线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

路旖帆 郭道久

摘  要:统一战线价值是统一战线在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所体现出的有用性。从纵向来看,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侧重不同:在革命时期主要是团结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在建设时期主要是巩固人民的团结,在改革和发展阶段主要是优化政治秩序。从横向来看,统一战线价值在政党关系中体现为开展多党合作、完善国家制度,在民族宗教关系中体现为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整合,在港澳台海外同胞关系中体现为团结港澳台海外同胞、维护祖国统一,在阶层关系中体现为吸纳新社会阶层、化解社会矛盾和服务经济建设。新时代,统一战线的新价值主要体现为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助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助力共同体构建等方面。统一战线价值是一个具有多重维度的完整体系。深化统一战线价值研究应坚持系统化和体系化方向,更加重视统一战线的整体价值和战略价值。

关键词:统一战线;国家治理;统一战线价值;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378(2019)06-0100-0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创造伟业的重要法宝。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中体现出特殊的效用,这种有用性就是统一战线价值。统一战线价值集中体现为重要法宝作用[1]。学界围绕统一战线的重要法宝作用即统一战线价值开展了系列研究。本文从统一战线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价值、不同领域的现实价值和新时代的新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统一战线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价值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称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之一[2]。统一战线旨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关键在于“团结”。“围绕党和国家不同时期革命、建设、改革的大目标实现大团结,是统一战线永恒不变的主题。”[3]而团结起来的目的,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蔡宇宏、李俊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联合与革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团结与改造,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是爱国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和谐与发展[4]。统一战线在三个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的价值体现。

(一)1949年前:团结人民群众夺取革命胜利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我国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个阶段,统一战线价值也在发生着变化。蔡宇宏等认为统一战线在1949年前主要经历四个阶段[4]。王磊认为,统一战线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5]。还有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更多作为策略出现,没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需要与民主派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公敌,另一方面认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作为策略的统一战线认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处理与中间阶级的关系时,存在不成熟的情况[6]。

学者广泛研究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时期的统一战线实现了从“策略”向“战略”的转换,其战略地位的确立不妨碍统一战线在运作过程中的策略运用,统一战线战略是通过统一战线策略来逐步实现的[7]。从中国共产党实现自身领导的角度出发,杜俊华、刘世华等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中国化实践,其价值表现为使中国共产党争取到广泛的同情与政治认同,对外改善了与英、美的关系,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对内则起到遏制国民党顽固派在抗战时期发动反共军事摩擦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8-9]。从促进中华民族意识觉醒的角度出发,朱文通等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正确处理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之间的关系,将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了国民党抗战政策的转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升华了“七七事变”爆发后全国民众的社会认同感与归属感,完成了社会认同层面的价值整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社会基础[10]。从国家建设的角度出发,林尚立认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是党实现其领导的战略需要,更是国家建设的战略需要。他认为:“统一战线实际上是人民共和国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机制。”[11]

(二)1949—1978年:在改造与建设中巩固人民团结

這一时期,统一战线价值主要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巩固团结的工作,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奋斗。不少学者认为,统一战线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广大人民、建构现代国家制度的理论基石[12]。林尚立提出,由于统一战线的实践很早就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联系,所以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及之后一段时间,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其建立的政权视为统一战线政权,而嵌入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一战线也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基于统一战线的精神和实践确立起来的,这一开创性的政党制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1]。新中国成立后,各革命阶级(层)长期共存的合作关系得以维系,国家的性质与组织形式基本确定,中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也得到拓展。统一战线在这一时期为国家建设、政权巩固、社会稳定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也有学者指出,统一战线在这个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存在被弱化的现象。廖幸谬等认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统一战线失去了“中间阶级”这一原本的统战对象,其功能被弱化[13]。肖存良等认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来实现社会整合相比,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掌握国家权力,通过单位化和政治运动把社会整合起来,使得统一战线失去了社会整合功能和发挥作用的空间。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更是遭到严重破坏[14]。改革开放之后,统一战线整合社会的价值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挥。

(三)1978年以来:在改革中优化政治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的历史定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其价值也更加多元。1979年,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指出:“由于我国的社会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国已进入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同年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确定了“统一战线应是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一性质,并明确了统一战线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和祖国统一服务的双重任务。邓小平在重新定义统一战线性质时强调:“它已经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15]

学界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统一战线完成了从“革命统一战线”到“爱国统一战线”的转变。不少学者认为统一战线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完成了“转型”。从统一战线性质来看,“爱国统一战线”跳出了阶级斗争的思维,更多地注入包容性、凝聚性等内涵,使得统一战线有了新的历史定位与基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统一战线的任务方面,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安排政治秩序任务转变为整合政治秩序、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新时代,统一战线更是要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13,16-17]。整体来看,改革开放之后的统一战线在现实中体現出促进我国政治体系巩固、保障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价值。

二、统一战线在不同领域的现实价值

从横向看,统一战线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体现出特定的现实价值。

(一)开展多党合作,完善国家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证明了统一战线在构建国家制度层面所具有的现实价值。“民主党派的统一战线性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直至改革开放以前都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因此,从事实的层面说,统一战线是某种党派存在的形式和主要内容,而民主党派所具有的统一战线功能是民主党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18]新型政党制度不仅是在统一战线的影响下建立的,其建立之后也在统一战线的影响下不断发展,与统一战线有着互存互进的逻辑。林少红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19]。

(二)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整合

民族工作中的统一战线价值包括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首先,将统一战线的思路运用于民族工作具有可行性。赵淼认为,统一战线与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具有内在契合性,都具有求同存异、多元共存、多维互动的特点,运用统一战线的策略可以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整合[20]。其次,统一战线对于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权利、促进国家整合方面具有现实意义。统一战线为确立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领导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相结合提升了各民族对国家事务的参与度,将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从对本民族或本族群的认同提升至国家认同的层面,为保证民族的多元性与国家的统一性实现有机统一提供心理与文化基础[21]。

(三)团结港澳台海外同胞,维护祖国统一

学界认为,海外统战工作以振兴中华和实现祖国统一为目标,致力于港澳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22]。解永强认为,海外统战工作伴随“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而发展起来,事实也证明海外统战工作对成功恢复在香港、澳门地区的主权并有效保持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开展海外统战工作有利于将统一战线的范围从大陆扩展到海外,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23]。

(四)提供信息支持,增强经济建设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有助于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能力。统一战线在党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发挥了桥梁作用,通过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经济活动、思想状况等,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24]。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也可以借助统一战线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五)吸纳新社会阶层,化解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许多学者提出应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首次明确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范围和对象。蔡宇宏认为,面对新阶层的出现,统一战线展现出了空前的广泛性和巨大的包容性,认可新社会阶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身份,并将他们吸纳进统一战线的联盟中来,在包容社会新生力量、化解社会矛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25]。

(六)整合社会关系,发挥全局性价值

部分学者从整体出发研究统一战线的现实价值。王小鸿认为,统一战线价值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整体的也有局部的[26]。贺善侃将现实中统一战线价值总结为服务型功能[27]。有学者指出,对于党的执政来说,统一战线具有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促进党有效开展执政的价值,有利于整合社会、巩固执政基础;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部分,统一战线通过扩大政治参与、强调协商来促进国家民主建设[28]。也有学者运用政治过程理论来理解统一战线在现实政治中的价值,认为统一战线提供了组织化、制度化的意见表达渠道[29]。卢忠萍等认为,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联系广泛、调适整合、增同减异等优势[30]。徐小明认为,统一战线可以整合党和国家的执政资源,在经济方面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创造性;在政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将新兴、分散的政治力量吸纳进现有政治体系;在文化方面整合多元文化,弘扬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31]。

三、统一战线在新时代的新价值

新时代统一战线在发挥传统价值的同时,也在新领域发挥新价值。学界重点讨论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在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助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助力共同体构建等方面的新价值。

(一)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

钟金意认为,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之间存在契合性,这是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基础。作为当代中国国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统一战线,其本身的现代化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在促进国家治理发展方面,统一战线价值包含扩大政治基础、健全政治制度等[32]。邱永文认为,统一战线通过政治权威合理化、适应政治结构分化、扩大有序政治参与三个路径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3]。

(二)助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

新时代统一战线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统一战线受益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同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力量支撑[34]。统一战线价值在服务全面深化改革中更为突出。统一战线通过荟萃人才、协调各方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广泛团结和凝聚人心等功能,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智力支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统一战线有助于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统一战线履行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功能,可以为全面从嚴治党提供政治监督[35]。统一战线是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统战理念和法治理念是指导统一战线及工作巩固壮大、创新发展的两种思维,要将统战理念与法治理念结合起来[36]。

(三)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

有学者指出,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既是党对协商民主重要性的认可,也为统一战线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价值提供了广阔平台[37]。从定位来看,许多学者都认同统一战线是实现协商民主的有效形式。李君如认为,协商民主是在统一战线的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互动中逐渐形成和提出的[38]。这种观点将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建立在统一战线的发展基础上,是对统一战线促进协商民主发展的高度认同。学界认为,统一战线的合作方式及组织形式都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李淑萍认为,统一战线为协商民主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便利,其联系广泛、渠道畅通的特点有助于协商对话的开展[39]。于小英对彭州市的案例进行分析,认为在基层协商民主探索中,彭州市确立了以党委统战部门为主导、以基层群众为协商主体、以统战成员为抓手的基本模式,通过建立协商工作平台与工作机制保证基层协商民主具体可行[40]。

(四)助力共同体构建

相关研究指出,新时代统一战线与共同体具有密切联系。林华山认为,统一战线与共同体具有共同的利益基础、团结形式与共赢目标,统一战线在共同体构建中具有战略功能。“作为结构性存在的统一战线不仅表现出静态的政治联盟功能,更是表现为通过动态发挥政治联盟功能来构建共同体。”[41]贺善侃认为:“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成员间形成一种新型的命运共同体关系。在此共同体中,利益融合、发展互利、命运与共、责任共担。是一种超越以往一切形式的国际统一战线的新型关系。”[42]同时,有的研究指出,统一战线价值最终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贺善侃认为,统一战线具有构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良好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的重要价值[43]。

四、统一战线价值研究评析

学界目前关于统一战线价值的研究开辟了统一战线学研究的新领域,但相关研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缺乏系统性,尚未形成体系。相关研究对统一战线价值缺乏系统性考量,更多是将统一战线价值与统一战线的功能、作用等问题混淆在一起讨论。第二,注重工具性价值,忽视目的性价值。看待统一战线,要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策略性和战略性相结合[44]。统一战线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具有工具价值,更是一种一以贯之的思想和文化,具有文化价值[45]。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工具角度理解统一战线价值,甚至将其简化为工具和手段。第三,研究方法单一,论证话语薄弱。当前的统一战线价值研究还存在学理性不足、论证话语薄弱问题。部分研究相对抽象地阐述统一战线价值,缺乏与实践的结合。

统一战线价值是一个具有多重维度的完整体系,对统一战线价值的研究也应系统化和体系化。第一,统一战线价值涉及概念内涵、发展变迁、主要内容、评判标准等,要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进行解读。要更加重视统一战线的整体价值和战略价值,并将统一战线在不同领域中的不同价值进行充分抽象,构建系统完善的统一战线价值体系。要将策略与战略相结合、工具和文化相结合,充分发掘统一战线的战略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二,统一战线价值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概念,要广泛采用从理论到实践和从实践到理论这两种研究路径。要注重从实践中挖掘统一战线价值,把统一战线价值研究与讲好中国故事有效结合。统一战线价值研究要在统一战线学的框架内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进而为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献生.凝心聚力:统一战线的根本功能和价值所在——新中国70年统一战线的经验和启示[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4):5-18.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5.

[3]  曹振鹏.论统一战线要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56-59.

[4]  蔡宇宏,李俊.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发展演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5):90-94.

[5]  王磊.关于中国统一战线历史发展阶段的断代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3):62-65.

[6]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理论的独创性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123-128.

[7]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1.

[8]  杜俊华.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中国化——简论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42-47.

[9]  刘世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获得政治认同的原因及启示[J].理论学刊,2015(11):39-46.

[10]  朱文通,李春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家构建、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的新视野[J].河北学刊,2015(5):164-169.

[11]  林尚立.人民共和与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建设国家的政治方略[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4):1-6.

[12]  路璐.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思想的源与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13]  廖幸谬,景跃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共统一战线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J].浙江社会科学,2018(9):20-28+155-156.

[14]  肖存良,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以统一战线为视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235.

[15]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3.

[16]  孙信.习近平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探析[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6):89-95.

[17]  林尚立,肖存良.统一战线与中国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295.

[18]  杨春风.中国政府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  林少红.政党政治与统一战线的互存逻辑探究[J].人民论坛,2016(20):111-113.

[20]  赵淼.民族地区社会整合路径探析——以统一战线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1):23-26.

[21]  林尚立.统一战线与国家建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2.

[22]  李道湘.全球化与海外统一战线[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3):29-35.

[23]  解永强.“一国两制”构想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兼论中国共产党海外統一战线工作的产生与发展[J].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14-19+30.

[24]  冯银虎.论当前形势下统一战线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01-104.

[25]  蔡宇宏.构建新时期统一战线和谐阶级、阶层关系的路径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4):99-104.

[26]  王小鸿.论统一战线的结构与功能[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02-107.

[27]  贺善侃.统战工作服务型功能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2):66-70.

[28]  林尚立.分化与整合: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战略取向[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1):30-32.

[29]  于丹,杜美玲.统一战线在优化政治过程中的作用[J].学术探索,2015(10):16-22.

[30]  卢忠萍,郜影.论统一战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求实,2008(1):25-28.

[31]  徐小明.论当代中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兼论统一战线的社会整合功能[J].浙江社会科学,2007(5):203-206.

[32]  钟金意.关于统一战线服务国家治理的定位、功能与对策综述[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3):30-37.

[33]  邱永文.统一战线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52-55.

[34]  徐行,于亚杰.论党外知识分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发挥[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2):28-32.

[35]  罗心欲.全面深化改革语境下统一战线的功能实现[J].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1):38-43.

[36]  韩瑞碧,林华山.统战理念与法治理念结合度研究[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6):9-15.

[3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0.

[38]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的协商民主及其与统一战线、选举民主的关系[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3):3-9+55.

[39]  李淑萍.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54-57.

[40]  于小英.论统一战线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作用[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6):13-17.

[41]  林华山.共同体视角下统一战线的战略功能与发展趋向[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6):26-38.

[42]  贺善侃.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国际统一战线的宗旨、价值与载体[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1):40-47.

[43]  贺善侃.统一战线与人的全面发展——关于统一战线功能的哲学反思[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9(1):66-71.

[44]  《统一战线学研究》编辑部.统一战线的价值维度与价值发展[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8(5):2.

[45]  王继宣.论统一战线的价值二重性[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10-14.

责任编辑:龚静阳

猜你喜欢
统一战线国家治理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