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笑一
摘要:井上靖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过两部有关日本遣唐留学僧的小说,分别是短篇小说《僧行贺之泪》与中长篇小说《天平之甍》。本文试图从文本比较出发,解读出二者的重要差异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关键词:井上靖;僧行贺之泪;天平之甍
一、小说《僧行贺之泪》
描写日本留学僧邀请鉴真东渡的井上靖中长篇小说《天平之甍》是一部在中日两国均引起了较大反响的作品。这部作品创作至今虽已超过六十年,但关于它的研究在中日两国都始终不辍。值得注意的是,在创作《天平之甍》以前,井上靖曾另外创作过一部关于遣唐使和遣唐僧的短篇小说——《僧行贺之泪》。在创作《天平之甍》时,作者也曾提到,在1954年写作短篇《僧行贺之泪》时,就曾考虑要更加正式地探讨遣唐使船从中国引入文化的问题(1)。从这个意义上说,《僧行贺之泪》可以看作与《天平之甍》有着同一主题的先行作品。遗憾的是,关于这部短篇作品的研究尚不很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其本身是短篇小说,而作家创作的短篇小说数量众多,单拿这一篇探讨的意义或许并不很被认可;另一方面或是因为这篇小说在内容和情节上并不很吸引人。但是,考虑到这部作品对作家后来创作《天平之甍》的影响,其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僧行贺之泪》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僧人行贺与仙云随第十次遣唐使船来到了大唐。而后,行贺潜心治学,誊写经书,中间几次希望回国但均未能成行。另一方面,僧人仙云则不仅在大唐遍历各地,还试图去往天竺拜访佛陀出生之地。最终,行贺虽回到日本,但是在面对众僧时因不能很好地运用母语而无法回答问题,而被众僧斥责。行贺忆起往事,泪眼滂沱。而后,其潜居兴福寺内一室著书。最终,行贺成为了兴福寺中统辖寺务的僧官。
二、小说《天平之甍》
《天平之甍》约创作于《僧行贺之泪》问世三年后,其主题也与遣唐僧有关,但同时把鉴真东渡传法的事迹加了进去。这部作品相较于《僧行贺之泪》其受到的关注明显更多,且不仅在日本,在中国也曾不止一次出版。一方面,鉴真东渡包含着中日两国古时友好交往的历史;另一方面,这部中长篇小说在井上靖的历史小说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小说在发表次年即获得日本的第八回艺术选奖文部大臣赏。(2)
这部作品基于《唐大和上东征传》,描述了我国僧人鉴真赴日传法的艰辛历程。同时,小说还塑造了数名日本留学僧的不同人生经历。其大体内容是:日本僧人普照、荣叡、戒融与玄朗被选为遣唐僧跟随第九次遣唐使船来到大唐。彼时日本的授戒制度尚不健全,所以普照与荣叡二位僧人还担负着延请律师的责任。四位僧人来到大唐后,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在大唐,普照与荣叡结识了一心抄写经卷并打算将之带回日本的僧人业行,二人由此便以召请律师和将业行抄写的经卷带回日本作为己任。普照与荣叡后来得到拜访鉴真的机会,并得到鉴真亲自前往日本的许诺。他们与鉴真师徒虽数次尝试渡日,但遗憾屡遭失败。在这当中,日本僧荣叡去世,鉴真也失明了。直到第十次遣唐使船来到大唐,一行才终于成功赴日。同行但不同船的业行却未能成功渡海——命丧黄泉、经卷丢失。此外,当初同来大唐的日本僧人戒融不致力于书本学问,而遍历各地,甚至计划前往天竺。玄朗则娶了唐人妻子,并育有子女。他虽曾打算与遣唐使船一起归国,但最终放弃了。鉴真等人到达日本以后颇受礼遇,在得到天皇赏赐的土地后,在其上建立起了唐招提寺。普照得到了一块不知何人从大唐寄送的鸱尾,并将其奉上以用作唐招提寺的甍。
三、《僧行贺之泪》与《天平之甍》的比较
这两篇小说虽篇幅迥异,但创作年代近似,且主题基本相同——如上文所述,都是探讨关于日本遣唐使引入中国文化的问题。因此,笔者接下来试从内容角度分析两部作品的异同。
除去主题大致相同外,首先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两部作品都是在基于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创作的。也就是说,从体裁来讲,都应被视作历史小说。但是,与《僧行贺之泪》以较大篇幅描写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天平之甍》虽也有类似描写,但似乎更侧重于通过人物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形象与创作者的思想。显然,作品中的许多对话都是作家虚构的。但无论是哪种描写,似乎都可以解读出作家想表达的一个主题——国家主义。在《僧行贺之泪》中,作家不仅将第十次遣唐使请到鉴真以及带走大量经书、在新年时与新罗使臣争座席等真实历史表现了出来,还不止一次提及主人公行贺抄写经卷、努力学习的历程。可以想见,作家要表达的正是当时遣唐使为国家奋斗的形象。而在《天平之甍》中,作家虚构了一段普照与荣叡在渡海失败漂流到海南岛后,将业行抄写的经卷留存在海南岛上的寺庙中的故事。当业行得知此事后,批评普照说:“那是要带到日本的经卷。虽说将其献给除了佛像以外一无所有的边远地方的寺庙也有意义,不过那是我要送去日本的,我耗尽一生所做的工作的一部分。”(3)此外,当普照等人回到日本后,鉴真一方与主张自誓受戒的日本僧侣展开了一场辩论。关于这场辩论,不同的史料分别记载着鉴真一方的代表是鉴真弟子思讬和日僧普照。在小说中,作者将普照当作了这场辩论的代表。虽然作家自己说这是因为思讬在历史上本已有名,所以支持思讬说,但是,这里恐怕也体现了国家主义——如果是思讬获胜,那就意味着中国佛教要优于日本佛教;如果是普照获胜,则表明日本留学僧通过刻苦学习,成功地引入了先进的中国文明。换言之,日本僧侣通过自己的努力提升了日本的文化水平,表现了日本人善于学习的精神。
在具体人物方面,作家在两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个勤学之人——《僧行贺之泪》的行贺与《天平之甍》的普照;都塑造了一个勤奋抄写经卷之人——《僧行贺之泪》的行贺与《天平之甍》的业行;以及一个遍历各地、后又试图前往西域之人——《僧行贺之泪》的仙云与《天平之甍》的戒融。
另一个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在于,当中都描写了当时渡海的艰辛与不易。大概正是因为这种不易,日本遣唐使的学习精神才更显得可歌可泣吧。也即是说,作家通过描写遣唐使,来体现当时日本人不畏艰难险阻求学的精神。
在人物方面,两部小说有一个根本性的差异——《僧行贺之泪》的主人公行贺,以及在作品中多次出现的藤原清河等人均是历史上的名人;而《天平之甍》中,除了唐僧鉴真外,普照、荣叡与业行等人在史籍中都几乎没人提及。作家在《天平之甍》中讲的是小人物的故事——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无论成败,哪怕是史上无名的小人物也会为了国家文化的发展进步而努力做出贡献。显然,相對于讲述名人故事,这样的叙事可能更容易让读者心灵有所触动,这大概就是这部小说优于作家在之前发表的《僧行贺之泪》的最关键一点吧。
小说的题目与结尾也体现了这一点。《僧行贺之泪》中的结尾,行贺泪雨滂沱,想起了自己的经历;而《天平之甍》的结尾,普照得到了一个来自大陆、但不知是谁送来的甍。在佛教建筑中,甍恐怕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品。但是,曾经的日本僧人戒融或玄朗,仍旧要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将这一物件送回日本,促进日本的文化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行贺流泪的故事是在史料中有记载的,而唐招提寺的甍却尚无证据证明其来自身在大唐的日本僧侣。由此可见,在创作《僧行贺之泪》的最后部分时,作家不得不依据史料,仅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上自己的想法。而到了《天平之甍》的结尾部分,作家则可以脱离史料,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而阐发自己的意图。
四、总结
如上文所述,《僧行贺之泪》与《天平之甍》两部井上靖创作的历史小说在内容上相似处颇多。但是,在一些关键部分,二者却有着明显的区别。作家在创作《僧行贺之泪》后还想重写关于遣唐使的小说,可能正是因为《僧行贺之泪》没能完美地表达出作家的创作意图吧。
注释:
转引自《井上靖全集》第23卷[M].新潮社,1997.6:96
藤泽全编.井上靖年谱.《井上靖全集》别卷[M].新潮社,2000.4:737
井上靖.天平之甍.《井上靖全集》第12卷[M].新潮社,199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