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理论看井上靖的中国丝路游记

2022-03-30 22:35郭冬雪
美与时代·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西域游记丝路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亟待加强对我国古丝路的敦煌、新疆等地区的历史文化探究与文艺形象建构。从日本文学中发掘与整理描写我国丝路自然与人文的游记作品,分析其形象特征与文艺品质,对丰富我国的丝路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井上靖先后共6次到访中国的丝路地区。在到访丝路之前,井上靖对中国的丝路地区已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而到访丝路之后,历史的变迁使丝路不复从前,导致了井上靖对丝路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关键词:井上靖;丝路游记;生态批评;地方理论

提到井上靖,我们会不自觉地将其与中国相关联,这不仅是因为井上靖创作了大量以中国西域为题材的历史小说,还因为他作为中日友好的代表人物曾27次访问中国,并创作了大量的中国游记。其中,中国境内的丝路地区是井上靖访问中国最关注的地点之一,井上靖先后6次到访中国的丝路地区。在到访丝路之前,井上靖对中国的丝路地区已有相当深入的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而到访丝路之后,历史的变迁使丝路不复从前,导致了井上靖对丝路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一、井上靖与中国丝路

1977到1984年间,井上靖多次访问中国的丝路地区,主要为6次的新疆之旅与敦煌之旅。第一次是1977年8月跟随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的新疆访问,此次行程以北疆为主,井上靖分别访问了乌鲁木齐、伊宁、吐鲁番、和田等地。第二次是1978年5月与井上芙美夫人及横川健同行的敦煌之旅,参观了敦煌莫高窟、玉门关与阳关遗址,还到访了河西走廊上的酒泉、安西等地。第三次是1979年8月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邀请再次访问乌鲁木齐、吐鲁番的新疆之旅,另外还到访了喀什、阿克苏、库车等地。第四次是1979年10月与NHK和中国《丝绸之路》纪录片取材班同行的敦煌之旅,除了到访之前没去过的河西走廊上的张掖、武威等地,还参观了莫高窟北区未开放的石窟及酒泉的夜光杯工厂、鼓楼等。第五次是1980年5月跟随NHK和中国《丝绸之路》纪录片摄制组的南疆取材之旅,先后前往民丰、且末、阿羌、若羌等地,并参观了米兰古城遗址。第六次是1984年11月井上靖作为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的团长来中国参加外事活动,因工作行程问题仅在新疆停留了5天,参观了地毯厂、露天市场等,并于11日访问了哈密地区,参观了拉甫却克古城和回王墓。至此,井上靖的六次中国丝路之旅全部结束,并用他极其细致的游记写作方式将前五次旅行发表在《文艺春秋》杂志连载的《我的西域纪行》上,最后一次新疆之旅则记录在他的《访问哈密》中。

二、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的产生

井上靖的中国丝路游记记述详细,内容涉及到多个方面,但也有侧重点,他最关注的就是与曾经的“西域”相关联的事物。由此可见,井上靖曾经在身体缺场的状态下对“西域”这一“地方”产生的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是很强烈的。

大正昭和年间日本的“西域热”为井上靖的西域情结提供了社会氛围,而西域方面的书籍是当时的井上靖参与西域体验的重要媒介:“我关注西域这个地方始于在京都大学上学的时候。当时的专业是美学,但我并不上学,每天在寄宿的家里无所事事,便读了很多西域方面的书籍。我也记不清为什么要读那些书,好像是偶然读到的一本勾起了兴趣,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一有空就读这方面的书。”[1]西域方面的书籍勾起了井上靖对西域的兴趣,使不能踏入西域这片神秘地带的井上靖对西域充满了无尽的想象。除了这些书籍外,大正昭和年间的一些与西域相关的论文,也成为促使井上靖产生西域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感的重要媒介。

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普通人很难进入,即使西域对他们充满吸引力,却也只能望而却步。而那些西域研究学者或许本身也没想过要去西域看一看,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将西域通过文字展现在世人面前,让更多人了解西域。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普通群众无法进入西域,因此,媒介的力量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是人们唯一可以了解西域的方式。并且,在没有其他渠道获取更多信息的时候,通过媒介引发的向往就会变得更加坚定,具有很高的忠诚度。正如美国生态批评的重要开拓者劳伦斯·布伊尔所言:“尽管想象者并未到过、而且可能永远也不会到达此处,却很难削弱这种传说中或想象中的地方引发的向往和忠诚。在某些情况下,这甚至会影响民族行为和世界性事件的进程。对你从未到过的地方——想象中的非洲或其他地区——比对你直接认识的地方有着更多的关切,是完全可能的。”[2]

敦煌作为井上靖同名西域小说的创作舞台,以及历史上丝绸之路的重镇,对井上靖一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1943年初,松冈让发表了《敦煌物语》,在此之前井上靖虽然阅读过一些敦煌方面的书籍、纪行等,但是真正让井上靖有了想踏入敦煌这片土地想法的正是松冈让的《敦煌物语》。随着时间的流逝,个体在经验的积累中建立起对“地方”的依附感。从《敦煌物语》首次发表的1943年到井上靖第一次探访敦煌的1978年,历经35年之久,井上靖对敦煌的向往越来越深,脑海中想象的敦煌形象也在不断加强,变得越来越清晰。在未踏入敦煌之前,井上靖眼中的敦煌是盛大的边境城市,而当井上靖首次来到梦寐以求的敦煌时,眼前的敦煌完全失去了昔日曾经的模样,诸如此类的想象与现实的差距都导致了井上靖丝路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三、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从学生时代开始我就向往着有一天可以去西域看一看。在那个年代这种想法无疑是异想天开。”[3]1早在学生时代,井上靖就有了想去西域看一看的想法,但由于西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普通人基本没有机会与勇气进入西域。就在无尽的向往与想象中,井上靖对西域和丝绸之路建立起了坚固的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虽然依靠想象引发的向往与忠诚很难被削弱,但是想象与现实之间巨大的差距,最终还是导致井上靖地方意识的消失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在受邀访问中国丝路地区之前,井上靖已经多次来到中国,也一直期待可以去新疆等地看看,但心动之余的井上靖不免有些犹豫。因为在书籍上了解到的新疆的种种,从井上靖的学生时代就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井上靖担心这种长期建立起来的地方感会在身体在场的体验后被改变或者消失。1977年8月,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井上靖终于来到了中国的新疆——历史上的“西域”地区。来到新疆后的井上靖了解到现在新疆地区的一些基本情况,与历史上繁荣的西域相比,这让井上靖觉得如今的新疆“虽说是中国的边疆,但这里和昔日的西域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18作为20世纪70年代的边疆地区发展稍微滞后尚可理解,但一想到曾经的这里作为边塞是多么繁华热闹,不禁让井上靖发出以上感慨。今天与历史上的新疆的巨大差异直接导致井上靖对此地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的溶解。

除了新疆地区,敦煌也是井上靖非常关注的地点,1978年5月井上靖来到了梦寐以求的敦煌。对井上靖来说,“在西域史上敦煌作为边境城市的印象,一直留存至今。”[1]92而当井上靖带着一直以来留存的敦煌地方意识来到敦煌时,敦煌早已没有了昔日的繁荣,变成了被沙漠围绕的田园小城。曾经的敦煌是纯天然的军事基地,是东西文化交流基地,是繁荣的东西贸易中转地……而如今的敦煌除了莫高窟还在,其它方面似乎已经完全找不到当年的痕迹了。夜晚回到住处的井上靖,看着窗外的黑夜,依旧觉得不可思议,曾经的敦煌消失了,居住在这里的民族也不见了,与曾经的历史一起消失了。存在于井上靖脑海中几十年的地方意识及由此建立起来的地方依附,在亲身体验后被彻底打破,井上靖不禁感叹:“历史与岁月具有可怕的力量。”[3]97

在井上靖的中国丝路游记中,除了对当地现状、自然人文以及行程的记录外,还用了大量篇幅去描写当地在历史上的一些情况、事迹等。这是井上靖对几十年累积的地方感的维护,是对记忆中“地方”的追忆。想象与现实的差距是导致井上靖地方意识与地方依附消失的直接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地方职能的改变。

四、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在人文社科领域亟待加强对我国古丝路的敦煌、新疆等地区的历史文化探究与文艺形象建构,从日本文学中发掘与整理描写我国丝路自然与人文的游记作品,分析其形象特征与文艺品质,对丰富我国的丝路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生态批评的“地方”理论视阈下考察井上靖中国丝路游记中实地访问前后的思想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志勇.中日文化交流视阈下的井上靖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20:3.

[2]布伊尔.环境批评的未来:环境危机与文学想象[M].刘蓓,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1.

[3]井上靖.井上靖全集(第28卷)[M].京:新潮社,1997.

作者簡介:郭冬雪,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

猜你喜欢
西域游记丝路
丝路•山海
连霍高速,串起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张骞探西域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首届丝路天使总决赛在嘉峪关举行
绸都人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超市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