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天贝 彭敏
摘 要: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受德国浪漫主义哲学观的影响,他常常通过对大自然中特殊对象的描绘来寻找自然与心灵的契合。与其他国家的浪漫主义画家画面中多表现的张扬与热情不同,他作品中所寓示的悲剧性,充满着孤独、幽邃的感情和象征意义。弗里德里希常以自然界中真实的图景为原型,并设立象征性的符号,通过符号的提示,使观者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其精神世界。弗里德里希风景画可以从符号与象征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十字架、背影人物、大海等图式,感知其画作中鲜明的宗教意象以及自然沉思与人的精神的互相应和。
关键词:弗里德里希;风景画;符号;象征
由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政治思想以及德国民族精神特质还有画家自身忧郁的性格等因素影响,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大多数作品往往被带有“精神性的”“宗教性的”“有意味的”等标签。他笔下的风景画多利用象征和比喻手法来解释宗教教义[1],常常出现月亮、落日、坟墓、猫头鹰、十字架、开着的窗子、背影人物等艺术史中的经典“图式”。
弗里德里希用大量符号赋予画面独特含义。对符号意义的解释早已是艺术鉴赏的重要手段。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生发于对语言学的研究,定义了“能指”和“所指”两个重要部分:“能指”即语言的声音形象,“所指”即概念,通过符号的组合诞生能指的意义。弗里德里希风景画中存在的诸多图像元素构成了画面内涵,同时也在这种组合关系的构成中通往意义的表达。然而,弗里德里希用更为主观的形式对画中符号进行独特的处理,旨在表达虔诚的宗教信仰,深入挖掘后也能体味其寄托的诸多个人情感和精神寓意。通过这种方式,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作已经与传统宗教画有了本质上的区别。
一、十字架
通过十字架上的基督或者其他宗教符号作画是弗里德里希的特点之一[2]120。弗里德里希众多风景画中都含有十字架符号,这种偏好可能与弗里德里希从小生活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有关。他风景画中的宗教性也已经从他的第一张祭坛画《台岑祭坛画》(The Tetschen Altar)(如图1)中展现出来。
《台岑祭坛画》又名《山上十字架》,画面描绘了日落时分,十字架高耸在金字塔形的山峰之上,四周杉树环绕,四季常青。这幅画是弗里德里希受委托为波希米亚地区私人礼拜堂制作的祭坛画,原则上像这样的祭坛画,应该取材基督教中经典的基督受难等主题,但弗里德里希却没有借用圣经故事,而是依靠自然和艺术的元素,打造出“自然作为祭坛”的独特表达方式。弗里德里希本人也对此进行了简短说明,解释了画面中各个元素的含义:山岩代表基督教坚定的信仰;冷杉和十字架的常青藤象征基督的永生;落日表示耶稣离开人世,但十字架上的基督像却表明他的光辉仍可以照耀尘世,从而搭建和世人沟通的桥梁[3]10。对这幅画的基督教意蕴,弗里德里希本人也进行了描绘:“十字架高高地立于岩石之上,坚定而不可动摇,就像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四季常青的枞树环绕着它,就像对十字架上的他(基督)的希望”[3]10。此外,画家精心设计的画框也带有象征性,如画框底部三角形的眼睛,代表着圣灵、圣父、圣子三位一体的精神与上帝之眼的凝视,这种稳定的结构又与画面中金字塔形的山峰相对应。
通过长期衍变,“十字架”已经成为一种代表着确切宗教含义的符号[2]120,被当作是基督教的代名词,但在弗里德里希这里却从直白的宗教象征转变为风景画背后的宗教暗示。此时的“十字架”符号已经脱离了其所指的宗教目的,失去了教化的含义,成为画家自觉象征的表现。弗里德里希将自然中的神秘因素与自身对宗教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进行结合,使这幅画具有风景画和祭坛画的双重性质。
二、背影人物与窗
在弗里德里希之前,背影人物已经作为符号元素进入艺术创作之中,且多出现在传统的风景画中,其作用是点缀画面。与传统惯例不同的是,弗里德里希赋予了背影人物崭新的含义,他画中的人物常遥望地平线,或站立或坐于岩石之上,仿佛期待着宇宙、世界的回答。他的背影人物拥有一种双重基调,即作为画面构图和风景主体的同时,也连接了观者与画面。“他们单独出现,或对称出现,或成群结队地凝视着崇高的景色,以他们的存在主宰着自然景观,将风景定义为主体与世界的主要相遇。”[4]
作品《窗前女子》(Woman at a window)(如图2)是弗里德里希唯一的室内画,画中场景是画家在德累斯顿近郊易北河畔住宅中的画室,在狭窄昏暗的室内,一女子倚窗眺望户外明媚的景色。在欣赏这幅画时,我们很难不去追随画中女子的视线,此时的背影人物促使我们进入画面,将自身注意力全部投射到画中女子身上,并进行想象替代,即追随画中人一同眺望,看见“看”本身。观者在此时同时拥有画家的总体视角和画中人观景的视角,“背影作为一个视觉提示符号,在画面中隐含了一个视觉性建构功能,它把弗里德里希的视角进一步具体化为画中人的视角,这就呈现出艺术家远观之观本身,就是彰显出“看本身”[5]。其次,由于画面中窗的存在,观者在这里不是简单地眺望风景,而是通过“窗”所具有的连接、沟通、互质等特性,去探索内外部空间以及物质精神等层面的转化。西方绘画中很多作品中都出现过窗这一元素,窗在此多作为艺术家进行情感表达和个性抒发的媒介,也是其内心符号的一种外化表达。“窗代表了一种以客观、理性化的眼光看待自然的方式,同時构建出一种人为的观看秩序。”[6]《窗前女子》中窗的存在不仅沟通了内部画室与外部场景,也打开了画面中女子所在的物质世界与观者精神之间的通道。弗里德里希通过画面的精心安排,传递着自身的某种精神愿景。
弗里德里希通过画中的背影人物和窗,为观者搭建了一个“看”与“看见”、内部和外部之间的连接,这不仅突出了观看行为本身的社会性,也赋予画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表达。
三、大海与船只
由于出生在波罗的海港口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海景与海滩也常常是弗里德里希热衷表现的主题,其中多蕴含着崇高的自然寓意和难以言说的情感。西方美术史中不乏关于海洋的风景画,其中透出的旋律,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渴望、敬畏与迷恋[7]。弗里德里希创作的《冰海》(The Sea Of Ice)(如图3)和《海边暗礁》(Rocky Reef on the Seashore)(如图4)可以看作是同一主题的诠释,《冰海》中巨大的浮冰占据画面中心,猛地一看似乎是大海中的坟墓,右侧还出现了沉船和残骸,似乎暗示着画家人生航的搁浅,或是隐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西方文化的象征含义里,由于有《圣经》中作为救赎之舟“诺亚方舟”的存在,船只通常被视为人类命运的象征。1835年,弗里德里希60岁时创作的《生命三阶段》(The stages of life)(如图5)是一幅具有浓厚象征意味的作品。弗里德里希以故乡格赖夫斯瓦尔德的海港和黄昏时的天空为背景,画面中五个人物形象,分别是儿童、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他们象征着人生的各个阶段。值得一提的是,画面最前方手执拐杖的老者背影正是弗里德里希自身的形象,从远处驶来港口的五艘船只,代表着五人的人生经历,同时也是人生旅程的隐喻,象征着事物的终结。走向晚年的弗里德里希,预感到自身生命即将终结,通过他熟悉的船只形象,将生命循环的主题注入到绘画创作中。
除上述作品中的图式符号外,弗里德里希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由于他所处的自然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月亮、墓地、冰川、云海、猫头鹰、橡树、教堂等都构成了他创作的源泉与主要表现对象,形成他画中的主要元素,甚至连光线在这里也成为一种象征,与基督教密切联系在一起。在借用这些象征符号的基础上,弗里德里希进行了自己的创新,为风景画注入了个人的精神体验。因此,他本人也成为浪漫主义对自然和生命进行特有诠释方式表现的杰出代表。
四、结语
对于自然,弗里德里希始终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他曾说:“一幅画不只是描绘自然,而是要让我们时时想起大自然。在一幅艺术作品中,艺术家的任务不是精确地再现空气、水、岩石和树,而是要展现它们的灵魂与知觉”[3]8。他所期冀的是在关照自然、体悟自然后达到一种精神层面的“沉思”。在他的笔下,山川被赋予坚定的信念,树木被给予希望的表达,自然中的“神性”被视为一个重要意义表达。可以说自然與风景在他的笔下已经成为一种符号,或凝结着浓厚的宗教情愫,或用以表达崇高与壮丽,揭示人生及宇宙的奥秘,探索无限的人类精神。
在21世纪的今天,艺术的形式和语言已经非常多样化,不同于以往西方传统艺术中对主题选择和形式统一的重视,如今通过何种手段、媒材来创作作品已经变得微乎其微,关键是艺术家如何构建自身的艺术语言,如何将其艺术作品中符号或氛围的所指揭示出来。弗里德里希的作品中,“自然”的价值被予以重要的肯定,成为独特的文化符号,他通过展现自然界中特殊形象的灵魂与知觉,释放自身蕴含的真挚情感,使作品充满耐人寻味的表达,散发着持久生命力,并最终反映着他本人的信仰和人生哲学,成为实现精神中的高度自由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孙茜.论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义风景画[D].青岛:青岛大学,2017.
[2]黄尧.“不纯粹”的风景画——德国画家弗里德里希作品的精神象征分析[J].西部学刊,2019(17):119-121.
[3]冯晗.时代之眼——再读大卫·弗里德里希的《山中的十字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2):7-11+193.:
[4]康昱泽.自然的意义——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9.
[5]周宪.浪漫传统中的弗里德里希与“神性自然”[J].美术研究,2020(4):118-126.
[6]方佳璐.西方绘画中的窗[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
[7]廖全京.永恒的呼唤——读西方风景画随札[J].四川文学,2017(3):87-91.
作者简介:
马天贝,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彭敏,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