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井上靖对战争的文学反省

2017-06-19 16:45卢茂君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81
名作欣赏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经历战争孔子

⊙卢茂君[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1]

日本作家井上靖对战争的文学反省

⊙卢茂君[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081]

中国作家铁凝撰文提到她于2005年才知道日本作家井上靖曾参与过侵华战争一事,并对井上靖是否对1937年的那段中国经历有过讲述和记录提出疑问,在经过一番了解之后,铁凝表示自己一无所获,并开始质疑:“一个如此热爱中国书写中国的作家该不会真的对那段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吧?”实际上,井上靖从1946年战后发表的第一篇纪念阵亡友人的散文诗开始,到最后的绝笔之作《孔子》,期间以散文诗、随笔、小说等形式,或是直接表述自己的战争经历或感受,或是通过小说,特别是西域题材历史小说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反思,绝笔之作《孔子》集中地体现了他对生命、对人类、对战争的思考。

井上靖 铁凝 《漆胡樽》《孔子》

中国作家铁凝曾于2007年撰写《猜想井上靖的笔记本》一文,探讨日本作家井上靖1937年在石家庄的四个月内曾做过什么,又是否对这段经历有过讲述和记录。文中提到她于2005年初秋,收到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寄自东京的新一期《日中文化交流》会刊,随刊寄来的还有一本关于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文学生平的纪念册,册内一张照片上,井上靖身着日军黄呢大衣,拍摄时间为1937年11月25日,地点为石家庄野战预备医院。作家铁凝由此第一次知道以热爱中国历史文化而闻名,并大量取材中国历史进行创作的著名作家井上靖竟然曾是当年侵华日军的一员。她进一步写道,这是自己没有听说过的一个事实,也是很多喜欢井上靖的中国读者并不了解的一段历史。实际上,中国学界很早就开始关注井上靖及其文学作品,早在1962年,《世界文学》便刊出了梅韬翻译的井上靖短篇小说《核桃林》;196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楼适夷翻译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全译本;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唐月梅翻译的《井上靖小说选》。由此,中国出现了一个井上靖文学作品翻译高潮。截止到作家铁凝第一次知道井上靖曾为侵华日军的一员的2005年,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不断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其中就包含中国题材历史小说,这类题材的作品甚至出现了多种译本,如《天平之甍》《苍狼》《杨贵妃传》和《孔子》各有五种译本,《冰壁》和《敦煌》各有四种译本。199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郑民钦主编的《井上靖文集》获得了全国优秀外国图书二等奖。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中文译本都附有原著者井上靖的简介,内容大致为作者的自然状况、主要代表作品、获奖情况等,并且对井上靖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日友好方面所做的贡献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但确实都没有介绍井上靖曾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之事。究其原因,其一,笔者认为这大概与翻译介绍井上靖文学作品的历史时期有一定关系。前文提到的井上靖文学作品翻译高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在中日交流关系史上被称为“蜜月期”,并且,井上靖从1980年起担任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且任期长达十年。同时,井上靖创作了大量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对传播中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因此,在这个时期提及其战争期间的经历,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另外,也许是井上靖战场经历短暂的缘故,井上靖并没有像其他战后派作家那样创作出以战争经历和战争感受为素材的鸿篇巨制,而是仅仅撰写了数篇随笔、散文诗,但这部分内容的作品目前并没有被翻译介绍到中国。大概出于这两方面原因,一般的翻译家在介绍井上靖情况时没有提及其战争经历。因此,包括作家铁凝在内的多数中国读者都不曾了解井上靖的这一段历史。

铁凝在文章中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即井上靖是否“对1937年自己的那段中国经历有过讲述和记录,如果有,是以何种方式,又在哪里?”在一番了解之后,铁凝表示自己一无所获,并认定井上靖的确没有关于这段经历的公开的文字,由此开始质疑:“一个如此热爱中国书写中国的作家该不会真的对那段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吧?”然而,事实上,井上靖并没有对那段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作品对于作家的作用,正如武器之于士兵,对于作为作家的井上靖而言,通过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来讲述自己的那段中国经历,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反省,也许是最好的方式。

井上靖在其作品中不仅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从军经历,还经常在随笔里提到那段往事。井上靖在《难以忘却的人》中“两个不知姓名的士兵”一节里讲述了自己刚到中国时的情景:到达当日,马上就开始高强度持续行军,在河北省丰台站下火车后,当晚夜宿车站附近的荒野。翌日,从河北沿京汉线南下,日行约三十公里,大约是从丰台出发的第十天,井上靖发现在行军过程中丢失了枪栓,慌忙沿原路返回找寻,最终无果而返。另外,井上靖在其随笔《二十年》(1957)中讲述了自己辗转到天津野战医院的往事。文章说,自己手中的部队照片拍摄于1937年12月天津野战医院屋顶上。卢沟桥事变后,井上靖以辎重部队二等兵的身份应征入伍,并立即被派往中国,在河北省境内行军四个月左右,战火硝烟未尽,到处都是人马尸首,但他没有直接参加战斗。行军途中,井上靖罹患脚气病倒,一个雪天,在河北元氏井上靖只身离开部队前往后方,辗转石家庄、保定等地野战医院,最后到达照片上的天津野战医院。

在《雪中的原野》(1974)中,作者具体描写在元氏离开部队时的情景:“突然下达命令行军三日前往顺德,这一天,华北下了这一年的第一场雪,四周的平原一夜之间成了白色。二十天的驻扎生活,我在民家泥土房里铺上草席,躺在上面,手、脚、脸都如同气球般鼓起。部队开拔的那日清晨,我拿到军医开出的送往后方的证明,因此,只有我留在远离驻地的元氏县车站,在那里找辆从前线来的货车,前往后方石家庄野战医院。我随同部队行军三十多分钟,到达元氏县车站后,在那里与部队分开。车站里有两名步兵,对他们来说,我一定是个很多余的负担。两名步兵在地上给我搭床铺,我目送部队从被雪覆盖的站台走向皑皑白雪中的原野。我第一次从第三者的角度注视自己所在的部队。部队行走在广阔的雪地中央,看上去渺小而无力。队列如同一条长长的锁链,在雪白的丘陵中起伏,一部分没入山丘,一部分从山丘中涌出,不断延伸向远。我为自己被留在车站感到不安,现在目送着部队感到另一种不安。”实际上,作者所目送的远去的部队不久全部战死,而作者一人拖着病弱的身体,历经九死一生终于到达后方野战医院。这对于井上靖来说,一定是其人生中最痛苦的经历之一。井上靖在其随笔《老兵》(1953)、《夕暮富士》(1974)等作品中,也回忆了自己在中国的这段战争经历。此外,还有以这些经历为原型进行的小说创作,如短篇小说《一个士兵的死》(1949年)、《枪声》(1951)、《无盖列车》(1951)等。

另外,井上靖经常在随笔里抒发自己有幸回国的感受,在随笔《我喜欢的一首短歌》(1969)、《富士之歌——难忘的归还兵之作》(1980)里,作者写自己在日本伊豆半岛天城山北麓一个山村里度过幼年、少年时代,对富士山有着亲人般的情感,战后不久,在《妇人杂志》投稿栏看到这样一首短歌:“活着归国来,途中仰天呼哀哉,夕暮富士绕心怀。”只看了一眼,这首短歌便深刻于内心深处,几十年来时常想起。之所以感动,之所以喜欢,是因为自己也是从中国回来的士兵,仰望富士山时同样感慨万分。”与此同时,井上靖也非常关注战后文学创作,在战后文艺作品的推荐调查中,他推荐了丹羽文雄的《哭壁》、大冈升平的《俘虏记》、大佛次郎的《归乡》,大概是这几部作品能够引起同样有过从军经历的井上靖的共鸣。

铁凝在文章中还提到井上靖有个记录事件的笔记本,她拜托佐藤女士寻找,结果却没有找到。铁凝由此开始新的揣测:“那个笔记本,它当真存在过吗?也许作为一个作家的井上靖,只是假想着它应该存在吧;而作为当年日军一名兵团的二等兵,它实在又‘不便’存在。”其实,井上靖在其随笔《作家笔记》(1958)中提到过这个笔记本:“以辎重兵身份应征入伍,在中国北部与马匹一同行军时的事情,记录在两本每日新闻社社员笔记本上,字写得很小,必须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笔记本保存至今,铅笔写的字迹虽然很淡,但还没到无法阅读的程度。”在《作家笔记》一文中,作家先是说每年一到正月就下决心要从这一年开始记日记,但一直没能坚持下来,虽然没能坚持记日记,但中学时代有一个笔记本,记录着当时的种种感想,将这样说不上是随想,也称不上是日记的文章记录在笔记本上的习惯,一直断断续续地持续到现在。之后,作者就列举自己每个时期所记录的笔记本,前文提及的记录中国经历的笔记本也在其中。可见,这个笔记本确实存在,井上靖也没有刻意隐瞒这个笔记本。

井上靖不仅在随笔里提及自己的战争经历,还不断以散文诗、随笔、对谈的形式撰文纪念在那场战争中阵亡的好友高安敬义,通过悼念亡友反思战争。于20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井上靖先后发表随笔《石庭》(1946)、《友人》(1946)、《生死之间》(年份不详)、《人和风土》(1959)、《我的青春放浪》(1962)、《亡友高安敬义》(1965)、《东寺的讲堂和龙安寺的石庭》(1971),《对谈〈从诗到小说〉》(1975),散文诗《手》(1982)、《再献给友人》(1983)等作品。1946年5月21日号《京都学园报纸》登载了井上靖两首悼念阵亡友人的散文诗,题目分别为《石庭》和《友人》。这两首散文诗是作者战后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散文诗,具有特殊的创作意义。以日本京都龙安寺为题材的散文诗《石庭》诗文内容并没有直接与战争相关,只是副标题写着“献给故友高安敬义”,并附有很长的一篇附记介绍高安敬义。高安敬义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系,入伍前一直在洛北等持院专心从事创作,并留有两本诗集,是井上靖最为密切的友人,曾与井上靖共同创办杂志《圣餐》,在日本侵华战争末期(1943年11月)被征入伍,第二年(1944年5月)命丧中国河南省,时年30岁。1945年7月,井上靖得知其死讯后,前往京都妙心寺,拜访当时的京都大学副教授久松真一,寻访龙安寺石庭。在随笔《生死之间》里,井上靖记录下这段经历:得知高安敬义死讯后,我请假休息,在空无一人的龙安寺石庭,一直和高安交谈。其后,井上靖多次悼念这位密友,“一想起这位朋友的不幸,我的心至今还在作痛”。这位年轻朋友何以如此不幸?当然是战争带来的不幸。这不幸带给井上靖的也是刻骨铭心的痛。时隔三十余年后,井上靖再次撰文悼念亡友,《再献给友人》开篇如下:“昭和十二年冬,我身着白衣从中国归来,你最先到名古屋陆军医院探望。你说,天不灭你,再踏故土。当时的我,对‘天’一词感觉异样。时隔三年,你以一兵卒身份前往中国,但却没能再回故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天要灭你,无缘再踏故土……”

亡友的无缘再踏故土,也让井上靖思考那些没能有幸回归故里的人在历史上的价值。井上靖所创作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天平之甍》中有荣睿、普照、戒融、业行等僧人,《唐大和上东征传》的记载中确实有荣睿、普照二人,作者让这些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物出现在小说中,并让其肩负一定的历史使命;但作者同时也塑造了戒融、业行等并没有记载于历史的人物,并让其担负一定的使命。小说中,作者设计业行抄写大量的经书准备带回国,然后让其在回国途中沉入海底,致使其半生的努力都化为乌有。作者认为从古至今像业行这般为日本文化作出很大贡献,但无缘名留史册的人并非少数,于是让他在小说中登场,以纪念这类人的存在。这些逝去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活着的人,活着的人亦不断缅怀逝者,不断反省过往,包括战争。

1938年1月,井上靖从中国战场返回日本,退役后回到每日新闻社学艺部,开始长达十年之久的新闻记者工作。最初,井上靖担任宗教记者,负责佛教经典解说,一年后,转而负责执笔美术评论,发表了大量的诗评和画论。虽然这十年新闻记者时期是井上靖文学创作的空白期,但也可以说是其作家生涯的潜伏期和酝酿期,这十年的积累、沉淀、思考、孕育,使得井上靖在登上文坛后很快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这十年间,井上靖所思考的问题中也有关于战争的问题,特别是在其后创作的西域题材历史小说中体现出其对战争的思考。1949年,井上靖创作的小说《斗牛》发表在《文学界》上,并获得创作文学奖。1950年2月,荣获日本第22届芥川文学奖。由此,井上靖一举登上日本文坛,踏上了专业作家之路。同年4月,井上靖在《新潮》上发表其第一篇中国题材短篇历史小说《漆胡樽》。这篇短篇小说是以同名散文诗为原型进行创作的。1946年秋,日本奈良正仓院举办宫廷用品展。井上靖作为每日新闻社学艺部的记者前去采访,看到名为漆胡樽的器具时,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两千多年前西域的酒宴用具,怎么会收藏在日本古代宫廷的宝物库之中?于是,井上靖开始展开想象,让漆胡樽回归西域沙漠,见证历史。让这个器具经历前汉盛期、后汉末期,最后于日本天平年间,由遣唐使带回日本,收藏于正仓院深处,直至1946年,才得以沐浴在秋天白色的阳光下。小说最后写考古学者户田龙英所讲的有关漆胡樽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许就是他在中国所经历的前半生的记录。我们又何尝不可以将其理解为这是作者井上靖在大陆那四个月经历战争的内心感受的表白?井上靖出生于北海道上川郡旭川町的军医世家,出生不足两月,韩国各地发生暴乱,父亲从军,并先后在旭川、东京、静冈、丰桥等地任职,之后,他五岁起便被寄养在毫无血缘关系的庶祖母那里,一直到小学六年级。少年时代也不得不离开父母,寄宿于伯母家中。因此,井上靖从小就体会到那种因为战争不得不与家人分离的孤独和不安,也因此对战争始终保持着一种缄默的态度。在小说中,井上靖从一个老婆婆的视角描写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不安和恐慌。元嘉二年,一小吏经过某村落时,在一老婆婆家里发现漆胡樽。老婆婆的两个儿子被征兵离家。她年轻时,丈夫也曾多次被征兵,没有一次能够团圆两年的机会。白天老婆婆见到北上的士兵,心想里边也许会有自己的孩子,便在土墙前面站了整整一天,却并没有看见两个儿子中的任何一个,所有士兵经过之后,一种惶恐不安突然强烈地向她袭来,两个儿子会不会已经死了?正如见过的那些士兵的惨状,不知道倒在什么地方死掉了,老婆婆霎时觉得明亮的月光一下子都变成利刃,从四面八方向自己刺来。目睹老婆婆心绪变化的小吏便乘机偷走了漆胡樽。

其后,小说描写遣唐使将漆胡樽带回日本,其中有个名为大圣寺的师父,他虽入僧籍,但是身份卑贱。他自感自己不像其他留学僧和留学生那样担负着把万卷汉籍经典带回本国的重大使命,既不具备那样的热情,也不像其他随行人员那样期望着以新的知识取得荣誉和地位。他只带着一对漆胡樽。我们从这位师父的身上也能看到作家井上靖自身的痕迹。战时,井上靖虽然应征入伍,但身份是二等兵。另外,从井上靖对待战争散漫的态度来看,他对战争没有那样的热情,也许也不像其他士兵那样有着为天皇效忠的意识,更没有期望这段经历能给自己带来荣誉和地位。这也许正是井上靖和其他参与过侵华战争的战后派作家的不同之处,也许也是井上靖没有直接以这段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井上靖对那场战争没有思考,相反,或许让遣唐使中有着遁世倾向的师父带回那对象征西域的漆胡樽,也许正是井上靖想要通过西域象征物表明自己对战争的思考的一种方式。也许西域题材历史小说的创作是井上靖表达自己对战争反思的最好方式。井上靖在与岩村忍合著的《西域》跋中曾提及其从高中时代就开始阅读西域方面的旅行记,始终不懈。在与学者吉川幸次郎座谈“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关系时井上靖也曾回忆说,自己中学时代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在课堂上,而是自然地深入其中,受到熏陶的”。他还说:“从学生时代起,就喜欢阅读有关西域的东西。不知从何时起,对处于西域入口处的敦煌附近的几个都邑,分别有了自己的印象。这些印象全是从书本上得来的,并且极其自然地在我心中产生了。”“西域,这个词一直充满着未知、梦、谜、冒险之类的东西。在那个时代,我就想,能不能真的到西域去旅行呢?”1937年被征兵到中国的井上靖是第一次到自己心仪许久的国度,看到战争中满目疮痍的石家庄,井上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失望?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西域地域的神秘、战争的残酷、书本和现实的差距……短短四个月的从军经历,井上靖日夜思考的也许正是这些问题。思考的最终结果就是用自己长久以来魂牵梦萦的西域来表达自己的思考。1950年第一篇西域题材小说《漆胡樽》问世,井上靖成为日本战后文学中第一个写中国历史题材的小说家。山本健吉评价:“由此可见,井上靖崭露头角就开始抒写向往西域的梦。”到1989年井上靖的绝笔之作《孔子》为止,井上靖几乎所有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都描写到了战争场景,并从中表现其对战争的思考。为什么选择历史小说的形式?井上靖也有自己的思考,他曾说自己“写历史小说的原因,是因为能够从日本或中国的历史人物中找出人类种种欲望的根源和极限”。

小说《孔子》正式发表的十五年前,井上靖曾就“逝者如斯夫”这句话写过一篇随笔:“每一次想起这句话,都会多少有些不同的体会。……失意的时候,感到人生无常地流转;得意的时候,感到人生无限的动力。之所以常常想起这句话,就是因为它的内涵随着人生境遇的不同而不同。”《孔子》正式发表的三年前,井上靖再次就此写了一篇随笔。“孔子的‘逝者如斯夫’,每一个时代,都有些许不同的诠释,这正是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我是在核时代接受孔子思想的,但我认为孔子的‘逝者如斯夫’的底蕴是: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要相信人类,相信人类创造出的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任,我们就不能坦然迈进21世纪,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思想也不会延续至今。”

公元前651年,黄河流域五个国家的当权者召开了葵丘会议,约定不以黄河水为武器,不为本国利益任意改变堤坝。孔子就是在那一年诞生的,春秋战国,群雄四起。孔子希望混乱的社会能够安定,并创建一个能够使庶民百姓感到幸福的社会。基于这种思想,他提出了“仁道”。“仁”阐明的是人的本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哲学思想的精髓。“仁”的主旨在“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恢复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确立父父子子的关系,从生活、家庭方面确定人的道德观念。政治家必须把“仁”融进政治,从政者抱有仁爱之心,施行仁政,扩大到整个社会,“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在那样的时代,孔子就认为,只要相信人类,总有一天会建立起和平的理想社会。“建立和平的理想社会”正是渐入人生佳境的井上靖一直思考的问题,亦是他对战争的反思。

另外,1984年,井上靖在国际笔会东京大会致开幕词时说:“作为一个核时代的文学家,中国古书《孟子》中所记载的二千六百年前召开的葵丘会议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去年十二月,我到了距河南省的古都东面一百公里的小村葵丘。那是个桐树环绕的小小的、美丽的山岗。我到葵丘,是为了向二千六百年前的会议表示敬意。这古代的事件,使我相信人类,相信人类创造的历史。作为一个文学家,我对此坚信不疑。世界上经历过多次战争灾难的人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追求个人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没有他人的幸福,怎么能有自己的幸福?只追求自己国家的和平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没有他国的和平繁荣,怎么能有自己国家的和平繁荣?”

井上靖在回答中国记者提问时曾说:“在《孔子》最后一章中,有关故乡灯火和葵丘会议的议论,能唤起读者对现代社会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书中确实融进了我对当今世界的进言和期待。虽然时隔二千五百多年,孔子的许多话好像就是对当代人说的。以孔子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吸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营养并身体力行,有利于尽早实现《孔子》书中所希望的‘融洽的人类社会、和平的国家关系、一个光明的世界’。”由此可见,井上靖的绝笔之作《孔子》更是集中体现了他对生命、对人类、对战争的思考,也表达了他深入反思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希望。

① 刊载于2007年6月12日《人民日报》。

② 笔者自译。

③ [日]井上靖:《作家のノート》,《井上靖全集》(第二十四卷),新潮社1999年版,第489页。

④ [日]井上靖:《我が青春放浪》,《井上靖全集》(第二十三卷),新潮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⑤ 周发祥:《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47页。

⑦ [日]井上靖:《井上靖西域小说选·解说》,耿金声、王庆江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9页。

⑧⑨ [日]井上靖:《致中国读者》,《人民日报》1990年3月2日。

⑩ [日]井上靖:《和自己相会》,《朝日新闻晨报》1989年12月25日。

作 者:卢茂君,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日本文学、中日文学比较。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

猜你喜欢
经历战争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冰尜8级 经历风雨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象牙战争
经历与感悟
战争催生的武器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战争
一次奇妙的就餐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