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红
(湖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绵虫》是反映井上靖特殊童年生活的自传体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井上靖还原了自己孤独的童年生活,这段特殊的童年经历对其一生影响极大。关于这一点,臼井吉见(1968),长沼夏子(1973),福田宏年(1975),山本拓也(2002)均有提及。井上靖(1977)也曾说过,“孤独感和 挫败感都是在我的青少年时代自己给自己植入的”。具体说来,与毫无血缘关系,孤独一生的祖母结成同盟,导致了其孤独的萌芽;远离父母,与父母间的隔阂,加深了一个渴望父爱母爱的少年内心的孤独;最后,最喜爱的姨妈,相依为命的祖母的相继离世,促成了其孤独的最终形成。下稿将具体结合《绵虫》中的具体情节来详细分析其孤独的形成。
在井上靖孤独的形成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一个重要人物—加乃奶奶。与孤独一生的加乃奶奶的同盟生活,让孤独开始在幼小的井上靖心里萌芽。福田宏年,曾根博義等学者对此均有提及。福田宏年(1975)指出,“特别是井上靖这种情况,与父母分离,跟着祖母相依为命,即使没有很明显的意识,还是感受到了一定的孤独感吧”。童年时期,加乃对井上靖的影响甚是强烈,可以说,这种影响形成了他的人生基调。在他的人生基调形成期间,井上靖接收了加乃生存方式中的孤独感这一精神阴影。
《绵虫》中,阿绣奶奶是加乃奶奶原型人物,阿绣奶奶是作为曾祖父的小妾来到汤岛的,她的到来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曾祖母来说,她是个夺走自己丈夫破坏自己家庭的仇人;以祖父母来说,她夺走了本该属于他们的财产,而且成为了自己女儿的养母,还把孙子洪作当成人质留在了身边;以当地的村民来看,她是个伤风败俗,离经叛道的坏女人。阿绣奶奶在汤岛的生活是艰难的,尤其是曾祖父洁死后,她失去了她在汤岛唯一的依靠。洪作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下开始了与阿绣奶奶的同盟生活。阿绣奶奶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洪作当成人质留在身边,同时在洪作身上倾注了浓浓的爱。童年时期的洪作为了守护这份爱,不惜与周围亲友为敌。
对于这种特殊的同盟关系,山本拓也(2002)指出,“阿绣奶奶对村民们的敌对情感或者说优越感,以守护洪作的方式突显出来。洪作也认可这种同盟关系,对冒犯阿绣奶奶的人,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人也会憎恨”。比如,洪作从不在本家吃饭,他认为明明不是自己家,怎么可以在这里吃饭呢。饭一定要与阿绣奶奶一起吃。即便是自己最喜欢的咲子阿姨,也不允许她说阿绣奶奶的坏话。
另一方面,阿绣奶奶也在全心全意地爱护着洪作。臼井吉见(1968)指出,阿绣奶奶认为爱护洪作,保护洪作就是自己生存的价值所在,为此她不惜与周围所有人对抗。洪作学习成绩下降,她就嚷着要去学校找老师理论一番。当洪作打了人,对方父母找上门来理论,阿绣奶奶也是是非不分单方面护着洪作。
尽管如此,从周围的亲友口中的“好可怜啊,成了坏人的人质”,“不要回来了,留在丰桥上学,留在父母身边,不然会被阿绣奶奶吃掉”等等话语中还是感受到了阿绣奶奶对自己的爱是有条件的,不是无偿的;另一方面,洪作为了守护阿绣奶奶,不得不与周围亲友为敌,对一个年幼的孩子而言,也是件残酷痛苦的事情。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之下,孤独一点一点地在洪作心中生根发芽。
关于这一点,从井上靖自身所著回忆性随笔小说也可以得到证实。井上靖在《我的自我形成史》(1976)中就有此类描述。“我时常会思考我究竟从祖母那里得到了什么。恐怕我从祖母那里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意识到在彼此的爱中,相互都带有交易的味道这一点。祖母需要把我留在身边来保证她不稳定的地位,我通过守护祖母来获得祖母浓浓的爱。也就是说,我和祖母结为同盟,与村民和亲友为敌生活着。即便在祖母过世了四十多年的今天依旧如此。”“如今我已年过五十,但是我仍不相信存在无偿的爱。每每看到夫妻之间的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我都会有种想把它们替换成别的情感的冲动。这是我童年时代在与祖母的共同生活中不知不觉形成的。”
加乃对井上靖这种带有条件的爱让井上靖嗅到了“交易”的味道,也让他因此不相信无偿的爱,最终让孤独在年幼的井上靖心中慢慢地萌芽。
文学评论家童庆炳先生(2001)提到,“孤独体验是主体想与他人交流的强烈的要求得不到实现而产生的”。具体到井上靖身上,井上靖从三岁到十三岁这一成长的重要阶段,远离父母,父爱母爱的缺失,加深了其内心的孤独。
长沼夏子(1973)指出:“尽管加乃奶奶很疼爱井上靖,井上靖也很黏加乃奶奶,但是井上靖对父母的思念是强烈的,心底经常伴有孤独的情感……在精神敏感的少年时期,远离父母与祖母相依为命,这导致了孤独的产生。”
纵观《绵虫》这部作品,井上靖对父母的描写涉及甚少。从三岁到十三岁期间,洪作与母亲印象深刻的会面只有四次,父亲更少,仅仅一次。与父母的这四次会面,《绵虫》中都有详述。
第一次见到母亲,洪作赶紧躲到了阿绣奶奶的背后,然后四处张望有无可让自己躲藏的地方,洪作一边看着母亲一遍屏住呼吸,洪作已经分不清站在那里的母亲是敌人还是亲人。听到母亲的呼唤,洪作赶紧混入下车的乘客中间,想找个母亲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不想出现在母亲的面前,想远远地看着这个特殊的女性就好。这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了父亲,用洪作的话来说,相比母亲,父亲更是让他感受不到一点爱。
第二次见到母亲,洪作把母亲当成一个没看习惯的的女性看待。不管是母亲为自己穿和服,还是带自己去澡堂洗澡,母亲的训斥都只让洪作感到害怕,认为自己被母亲讨厌,不被母亲所爱。
第三次见到母亲,洪作认为母亲是来自与自己不同世界的美丽女性。在母亲短暂停留的三四天中,彼此之间的交流不多,母亲甚至都没去洪作住处住上一晚。
第四次,母亲带着弟妹回到家乡暂住,洪作过了一段久违的家庭生活,但洪作并不开心。母亲经常训斥洪作,也不喜欢洪作常去看阿绣奶奶,母亲到来后,经常与自己喜欢的阿绣奶奶吵架,也让洪作十分难过。
对一个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内心是无比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井上靖的情形并非如此。
此外,井上靖次女黑田佳子所著《父亲·井上靖的一期一会》(2000)中,对于父亲与祖母的关系,她是这么描述的。“父亲与祖母的关系,外人是很难理解的。我母亲说,可能是因为没有长时间在一起生活过,所以感情很淡,有些像外人。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和祖母虽不直视对方,但彼此会远远地关注着对方。”
对与父母的关系,井上靖自己在一次与高中生的谈话中是这么说的。“我至死都没有跟父母撒过娇”,“一直都是用礼貌的言辞,可能会有种见外冷淡的印象,那是因为自我懂事起,就没有过坐在父母膝盖上撒娇的记忆,父母对我也从来都是客客气气的”。
可以说,这种父母与子之间的奇特情感,造成了井上靖和父母之间的隔阂,并由此加深了少年井上靖的孤独。
文艺心理学认为,“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经历对作家的性格及人格的影响是极大的”。对童年时期的井上靖而言,美琪阿姨的存在能够寄托其对母亲的思念,加乃奶奶在井上靖心目中也一直是代替父母的角色,可以说,井上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人的死亡最终促成了井上靖心中孤独的形成。
首先来分析美琪阿姨的死亡对井上靖的影响。
美琪作为井上靖母性思念的对象,填补了井上靖对母亲的思念。《绵虫》中,美琪阿姨为咲子的原型人物。据《绵虫》所述,咲子和母亲很像,洪作一直在咲子身上追求母亲的影子,咲子也很疼爱洪作。当洪作知道咲子要结婚了,就恨上了她的丈夫中川基老师,认定他是掠夺者,从自己手里抢走了咲子阿姨。当知道咲子生孩子了,洪作又开始嫉妒咲子的孩子,认为她的孩子夺走了他的爱。咲子阿姨深夜离开汤岛的那天夜里,洪作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悲伤。一想到从此咲子都不在汤岛了,洪作悲伤到连哭都哭不出来。
美琪的离世,让井上靖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带来的悲伤和寂寥。《绵虫》中对此有详述。当美池来告知咲子的死讯时,洪作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明白过来之后就与美池争辩,说咲子不可能死了。洪作根本就不想承认眼前的事实,洪作从来没想过今后再也见不到咲子阿姨了。但是周围的变化,大家的哭声,去咲子夫家奔丧的村人,都在提醒他,咲子阿姨真的死了。咲子丧礼当天,洪作没有去,也不想去。洪作与小伙伴们一起像组成一个送葬的队伍一样,一边念着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向天城丘那边跑。洪作跑在队列的最前面,悲伤一点一点地刻在他的心中。洪作花了两年的时间来接受咲子的死亡。两年后,洪作是这么来回忆咲子的死亡。“从那天以后,咲子去往了跟我完全不同方向的地方。我决计不会再看到咲子,与咲子之间的距离在分分秒秒地拉大。咲子已经走很远了,而且今后将走得离我越来越远,这就是死亡。”
井上靖在《幼时的事情》中是这么描写美琪的离世的。“在我的自传体小说《绵虫》中,美琪阿姨的死被放在了我九岁那年秋天。虽然与事实有些出入,但是那时候失去阿姨是无比痛苦的……我就算稍微改变了事实,但还是想把失去阿姨的痛苦深深地印刻到我的作品中……周围也不是没有人去世,但是把作为一个女人该做的恋爱结婚生子全部完成之后,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的阿姨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的纯洁美好,也是那么的可怜。”
对年幼的井上靖而言,这是他第一次经历身边最亲的人的死亡,何况这个人还是他最喜欢的美琪阿姨。对美琪感情越深,失去美琪的痛苦就会越强烈。随之而来的孤独感就越深。
接着来分析与他相依为命的加乃奶奶的死亡对他的影响。
在经历了美琪阿姨的死亡之后,井上靖又不可避免地迎来了加乃奶奶的死亡。前文已有提及,加乃奶奶对井上靖影响很大,加乃奶奶的死亡对井上靖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加乃奶奶的一生也是悲剧的,加乃奶奶生存的意义就是爱护井上靖,而井上靖小学毕业之后必须离开汤岛,离开加乃奶奶。
《绵虫》中当阿绣奶奶因脑溢血而病倒的时候,关于洪作的反应有这么一段心理描写。“洪作感觉再这么下去,阿绣奶奶会坚持不下去了。一想到继咲子之后,阿绣奶奶也要抛下自己一个人在这世上,洪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洪作身边明明还有父母亲人,可洪作却觉得以后自己就是一个人了,可想而知,阿绣奶奶对他是何其重要。
但是,阿绣奶奶却不幸患上了猩红热,在洪作发高烧的时候就撇下洪作去世了。洪作甚至于没有见到阿绣奶奶最后一面,没有跟洪作告别就这么去了。当洪作终于烧退清醒过来,祖母告诉他阿绣奶奶过世了。洪作听到后一动也不动,只是一味地沉默。祖母再说了一遍,洪作还是沉默,洪作不愿意相信阿绣奶奶在自己发高烧的时候已经过世,从此再也看不到阿绣奶奶了。
《绵虫》中,关于洪作听到阿绣奶奶过世后的反应有段详细的描写。
“洪作就像没魂了似的,一个人呆呆地躺着。谁也没有上来。阿绣奶奶死了。就算现在去土仓二楼,也看不到阿绣奶奶了。阿绣奶奶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像子一样,阿绣奶奶也突然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洪作心想,最终还是留下了我一个人在这世上。虽然还有父母弟妹,但是洪作还是觉得自己在这世上已是孤身一人了。”
更可悲的是,洪作身体还没恢复,无法参加阿绣奶奶的葬礼,只能在二楼的窗边目送阿绣奶奶。“洪作低头看着棺材,想着阿绣奶奶就躺在那里面的时候,情绪有些控制不住了。但是一想到有那么多人看着,就想强忍着泪水。虽然没有哽咽,但泪水还是溢出来了。”对洪作而言,这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祖母的葬礼,可自己却没能参加,那是何等的痛心。对阿绣奶奶而言,自己这一生最爱的孙子竟然最后没能送自己,那是何等的伤心。
综上所述,咲子的离世,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失去最爱的人的痛苦;之后加乃奶奶的离世再给了井上靖最后狠狠的一击,让井上靖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孤独的深渊。接连失去了两个他最爱的人,井上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活着。
本稿选取反映井上靖童年生活的自传体小说《绵虫》,通过考察井上靖童年时期的孤独感的形成这一主题,得出井上靖孤独的原点就在他那段特殊的同年生活这一结论。具体来说,与一生孤独的祖母的同盟生活导致孤独的萌芽;远离父母,与父母产生隔阂导致孤独感一点点地扩大;最后最爱的阿姨和祖母的死亡最终促成了孤独的形成。
《绵虫》是井上靖自传体三部曲之一,今后将尝试选取《夏草冬涛》和《北海》这两部作品来更深入分析其孤独感。
[1]井上靖.幼き日のこと·青春放浪[M].東京:新潮社,1976.
[2]井上靖.しろばんば[M].東京:新潮文庫,1965.
[3]井上靖.私の自己形成史[M].東京:新潮社,1976.
[4]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8-146.
[5]臼井吉見.「しろばんば」解説[J].東京:新潮文庫,1968,(3):581.
[6]長沼夏子.井上靖『闘牛』についての一考察——津上の行動と孤独を中心に[J].駒沢短大国文,1973,(4):66-78.
[7]福田宏年.井上靖における少年(井上靖——歴史とロマン<特集>)[J].国文学解釈と教材の研究,1975,(3):44-45.
[8]井上靖·篠田一士·辻邦生.わが文学の軌跡[C].東京:中央公論社,1977:85.
[9]山本拓也.井上靖の詩学·ノート——触れ得ぬこと、触れさせぬこと[C].東京:井上靖研究(創刊号),200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