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019-12-24 08:57程晋宽
江苏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

【摘 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未来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强调以县域以及更大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为战略,以谋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目标,以推动高品质的现代化学校工程建设为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82-0006-03

【作者简介】程晋宽,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发展目标,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则是未来中国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政策逻辑强调以县域以及更大区域和全国范围的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为战略,以谋求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目标,以推动高品质的现代化学校工程建设为重点。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是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基础上,探索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践的创新路径,强化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分类分层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以“优质均衡”的教育现代化发展观消解校际、城乡、区域教育的失衡状态。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学校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建设“真善美”统一的现代化学校,走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创新发展道路。

一、谋均衡: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战略

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实现了更加充分发展、更加均衡发展的教育,推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因此,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改变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区域、城乡、校际教育质量差异明显的基础性工程,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为执行国家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各级地方政府纷纷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研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规划”或“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等政策文件,将国家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指标具体化,突显了政策执行的可操作性与区域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全国各地近10年来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践证明,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缩小义务教育的“校际差距、城乡差别、区域差异”、实现義务教育学校在更大范围内“均衡发展、优质发展、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体现,也是达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未来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则必须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教育现代化标准”出发,从“政策正确、顶层设计、系统变革”的角度,总结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过程对于推进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经验教训,结合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形成具有指导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优质均衡”新战略,建立以“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均衡得以充分实现”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助推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优质均衡”实践。

二、求质量: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高质量和高水平为目标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对义务教育学校的现代化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到2035年要达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要以“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为现代化发展的目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的“科学发展、内涵发展、优质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突出以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实施现代化的优质学校建设,使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质量走向卓越、走向优异,使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上具有国际竞争力。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近10年来,成绩与问题同在。面对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现代化质量标准,亟需对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逻辑进行研究,用“系统改革”与“实践推进”的现代化学校建设思维,在总结各地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学校从“标准化建设工程”向“现代化建设工程”转变,使教育现代化的政策得到有效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与现代化建设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学校标准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学校现代化建设则是标准化建设的总体价值追求。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根据国家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质量标准,以标准化推动学校的优质发展,以现代化引领学校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大力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条件,精心设计和营造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合理配置现代化的教师和教育资源,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学校的优质发展、创新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

三、施工程:以标准化建设工程为基础,完善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长效机制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可以说是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根本抓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和实行不同的重点建设工程。根据学校发展的圈层理论和涟漪效应,单个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组织单元,这就需要树立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现代化典范,以点带面,并逐步使标准化的优质学校连片成群,办好每一所学校,形成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涟漪,进而实现县域、省域及跨区域的优质学校建设的联动机制。在大中城市,要积极探索以优势为基础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创新发展道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使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和乡村转移,以此消除城乡教育差别。教育现代化的充分实现,一个重要的趋势是乡村学校、郊区学校的优质发展,发达国家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和趋势正是充分实现了郊区和乡村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

义务教育现代化发展要以标准化建设工程为抓手,在持续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校舍安全工程、初中建设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改扩建工程、集团化办学等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建章立制、政策倾斜、制度创新”,构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的长效机制,这种长效机制主要体现在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两个特性上,切记要避免短视与急功近利的学校现代化建设“面子工程”。现代化的学校建设不是短期行为,具有前瞻性的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要具有远见,“未来学校”建设不仅指向2035年的教育现代化,而且要预见到21世纪中期的教育现代化远景;具有可持续性的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是建立在环境友好型的教育发展观基础上的,是办基于新人文主义精神的“全球共同利益”的现代化学校,是做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教育。唯有如此,义务教育学校的现代化才具有长效性。

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要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学校的现代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标准化的学校虽然不等同于现代化的学校,但学校的标准化一定是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必要环节。充分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学校一定是既科学又民主的学校,一定是既理性又人性的学校,也一定是既“充分均衡发展”又“足够优质发展”的学校。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要注重“树立典型、确定靶心、找准弱点、突破难点”,在进一步落实“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缩小地区、城乡、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发展的差距,以尽快使义务教育学校在师资、学校与班级规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与技术条件、体育与活动场地等方面达到现代化学校办学标准,并在现代化办学标准之上,按照现代化学校“优质均衡”的新发展目标,不断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的跨省区的“优质均衡”发展目标。

总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旨在以“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为基础,推动“跨区域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项长期战略任务,以义务教育的“全面优质发展”与“充分优质发展”为目标,通过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政策逻辑与政策驱动,强化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践中在办学规模、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基础设施、经费投入、学业成就等方面与学校“优质均衡”的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适切性,并对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实践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2035年义务教育学校的全面现代化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