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历学分”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路径探索
——以保育员培训为例

2019-12-24 01:49陈君贤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非学历资历保育员

陈君贤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对于促进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相互转换,缩短学习者教育和培训的时长,充分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的学习成果之间处于隔离和封闭状态。为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要,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认定机制是完善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举措。

一、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的必要性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在学习的内容上,在适应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变化上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但经过学历教育的从业人员,面对行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会面临一些新问题和新技术,需要经过非学历培训和学习以适应新的发展和变化。而仅仅通过非学历培训的学习者,在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较为片面,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和全面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许多国家通过“学分银行”来架起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的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的高级项目专家杨进博士认为学分银行对构建教育体系中学习路径的沟通有很大贡献,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增强就业能力有很大贡献,它对改造现有的教育和培训机构以及各种学习机会的提供者,促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考核评价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有帮助;[1]韩国会计与信息学校的校长、首席执行官崔昌浩认为学分银行的灵活度足以接纳任何采用不同形式和模式的学习成果,其核心是一个集学分的确认、汇集、转换、记录以及验证的系统;[1]国外的资历框架在搭建学分纵向衔接和横向沟通的“立交桥”方面具有一些借鉴的经验和价值。如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重在学校教育体系和培训体系之间的沟通衔接;英国的国家性的综合性资格框架体系,是一套“成人”现代化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美国的社区学院针对社区和企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能与高等学校衔接沟通实现职业教育培训“立交化”。[2]

二、“资历学分”可能是架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的方法之一

大多学者在谈及“学分银行”推进中的困难时,除了体制上的障碍之外,都提及“技术操作”问题,即“学分换算技术障碍”。“通兑、折算难题”是当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的“拦路虎”。如杨晨(2012)谈到“学分银行”的三大问题是:基本认识、技术操作、深层次的障碍;[3]吴钧(2011)认为“学分银行学分换算技术障碍恐难突破”;[3]刘永权(2013)指出中国建设“立交桥”所面临的挑战是:没有统一的质量定位;没有统一的学分概念与当量标准等。[3]学分是指学生完成预期学习结果所需要的学习量。学分和学时的学习计算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学分互认的难点。由于两者之间所采纳的标准体系不一致,所以,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学分当量去衡量学习成果。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甚至每所院校都存在着学分和学时不一致,造成了现实中学分转移与兑换在技术性和操作性上的困难。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院校的学分与学时当量比较[3]

我国香港地区采用“资历学分”作为各种资历学分中间汇兑的“硬通货”,即把各种类型的学分转化为“资历学分”这一统一的标准,就可以使两个不同学分标准的学习成果进行转换和认定。资历学分的产生或许是“学分银行”技术性问题可资借鉴的重要方法论。它的实质上建立资历架构认可的进修课程的学习量,统一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的学习当量。

三、基于“资历学分”架起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路径设想

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学分的核心是建立双方都能认可的标准体系。科学的标准体系不能夸大认定学习成果的符合度,也不能缩小同级水平学习成果的维度和内容。英国、澳大利亚、苏格兰等都建立学习成果框架,它是学习成果进行层级划分的依据,是学分转换、认证、积累的基本参照体系。学习成果框架通过各行各业“过往资历的认可”机制认可和获取资历,这种“过往资历”包括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取得的,也包括从业人员在岗位上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经验。如苏格兰的学习成果框架见表2所示:

表2 苏格兰:学习成果框架[4](节选)

学习成果框架旨在把不同的资历作有条理的排列,让学生清晰知道自己获取证书和课程的定位和水平,有利于终身学习蓝图和进修计划的科学制定。但学习成果框架是从宏观上建立了各种类型资历打通的桥梁,但还没有反映各种资历最基础,也是实施中最复杂的学分认定、积累和替换的规则。本文以“资历学分”为载体,架起我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路径(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层级的对应关系在第四部分“具体做法”中予以论述),见图1所示:

图1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路径示意图

资历学分的建立,实质上也是建立学习成果的认定标准体系,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了三类:一是从国家顶层出发,自上而下管理各级各类的学习形式的学习成果,二是以标准化的课程体系为核心,学分银行管理机构统一发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学分认定标准,各级各类的学习成果围绕该标准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实施和认定等;三是以协议方式建立认定标准体系,协议的内容包括学分认定标转换规则等。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走的是“自上而下”,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协作研究,制度上设计层层递进,逐步实施。从香港资历架构发展的历程来看,从某一行业小规模试验然后推广的成功经验值得复制和借鉴。这种做法,对于国家资历建设来说,立足于某一行业的学分银行建设经验和教训,是未来制度建设的宝贵财富和经验,对于我国开放大学来说,立足某一行业,建设符合区域实情的学分建设,助推实现构建地方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政府目标,消除培训机构的壁垒、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和实施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与沟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学分银行的建设已经从介绍国外的学分银行建设经验的阶段走向学分银行的实施探索阶段。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是一项复杂和系统工程,牵涉到的部门和行业繁多,需要政策和体制上一些突破,也可能需要打破一些现有的利益藩篱,采取“自下而上”的建设路径,即立足于行业探索学分银行建设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四、具体做法

国家开放大学曾经推行了双证制教学改革项目,如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通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职业技能实训等的课程之后,可以获取国家职业资格保育员证书等。虽然该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地实施,但该项目对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衔接和学分替换工作作了有益的尝试。遗憾地是该项目还并没有从知识、能力等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统一的认证标准去实现科学的互认标准和体系。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设计的《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认证标准制订指导手册》,基于铸造行业等,已经着手开始制订包括基本流程、工作步骤等统一的认证标准体系。本研究以“资历学分”的标准体系构建为核心,以保育员培训为例,试图探索建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路径。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转换建立了以学分认证单元为中间“硬通货”的转换的方法。见图2所示:

图2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学分转换方法意图

具体步骤包括:

1.制定学分认证单元

制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学分认证单元,证明学习者在学完相应课程后的预期学习成果成效。主要包括知识、能力、技能等方面的掌握和提高程度以及资历学分值等。制定方法见表3和表4的说明。

学历课程以《学前儿童健康》课程为例,按照知识、能力、技能三个维度,制定出相应的学分认证单元。见表3所示:

表3 学历课程认证单元示意图

非学历学习成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保育员培训证书为例,也制定出相应的学分认证单元。见表4所示:

表4 非学历培训证书认证单元示意图[5]

2.确定学分认证单元级别

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保育员)为主要参照,以知识、能力、技能三个维度确立学分认证单元的级别。学历和非学历级别对应标准分别是高级-大专,中级-中职(高中),基于我国的学制,保育员初级证书暂不作学历级别的对应。以“组织进餐”工作内容为例,其学分认证单元级别对应见表5所示:

表5 “组织进餐”学分认证单元级别[6]

学历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分形成性考核和/或终结性考核形式,方式以开卷和/或闭卷等进行,以证实学习者确实已完成该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以学生通过国家人力资源社会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组织的考试为准。对于有关培训部门组织的其他保育员证书,由于其来源的随意性和广泛性,其经验和能力贯穿在学习者整个复杂的知识体系中,所以,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通过统一组织考试与学科和课程专家认定相结合的互认方式。统一组织考试可以由各地市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组织。专家认定的方法见表6所示:

表6 非学历学习成果的互认方法

4.计算专业资历学分

一个专业所有课程的资历学分相加既是该专业总的资历学分。专业资历学分和每一个课程资历学分的构成见表7、表8所示:

表7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资历学分构成

表8 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资历学分构成

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

通过实践,以保育员培训为例,以“资历学分”作为中间“硬通货”的学分转换方法,有效架起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学分沟通的桥梁。但在实践运行中,有些实施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对非学历学习成果认定时,如何保证组织考试的标准能与构建的学分认定标准相匹配,专家认定的学分标准如何保证质量,对于线上学习取得的学习成果,如何保证学习身份的真实性等。实际上,构建科学、有效地学分转化质量保证体系或许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对策。世界各国在学分银行的建设必须同时构建质量保证体系,如资历学分在香港实施的背后,有着严格的质量保证机制,如香港学术与职业评审局对资历名册评审和管理工作,联校素质检讨委员会对普通高等教育8 大院校的监管等。[7]学习成果认证的质量保障机制是整个认证过程的一个内在部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明确选择的评价工具是否合适,学分认证标准是否清晰,认证过程的公信力等问题,这些,将会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予以完善。

猜你喜欢
非学历资历保育员
让非学历教育监管“长牙齿”
新形势下开放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区域性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的审视
——基于武汉光谷地区的调查分析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的非学历教育实践
幼儿园保育员工作现状研究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试论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甬台高校学生交流(非学历生)的实践与发展
英国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与教训
虚拟大学的资历和学分的跨国认可:英联邦32个小国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