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 戚田莉
【摘要】自然状态下发生话语活动往往具有多模态性,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越来越多的翻译工作者已经意识到多模态话语分析对于翻译的影响。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出发,对于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多模态特征的话剧,以《茶馆》中的数来宝中的句子为例,进行了翻译对比,看出不同版本的译文得失,为未来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话剧;数来宝
【作者简介】王丽君,女,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外语教学;戚田莉,女,沈阳师范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大学外语教学。
我们谈到多模态时,其中的“多”是指所涉及的模态种类的数量。只使用一种模态的话语叫作“单模态话语”, 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模态的话语叫作“多模态话语”,也有人把同时使用两种模态的话语叫作“双模态话语”。(朱永生,2007)同时使用两种及以上模态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看多维电影时,除了用到视觉和听觉模态,还会有一些特效效果让人切实体会到比如寒冷或炙热的感受,或是风吹过的感觉,或是水落到身上的感觉,这就用到了我们的触觉模态。
传统的话语分析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信息。然而,在当今新媒体时代,多元文化相互渗透,很多时候单一的文字模态已经不足以表达语篇意义,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时,虽然语言仍是分析的重要内容,但应放在一个更大的多模态语境中进行,并考虑语言与多模态语境的关系。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视听翻译中,尤其是电影的字幕翻译。本文试图用多模态话语分析来处理文学翻译中的另外一个领域,就是中国话剧翻译。
话剧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移植到中国的外来戏剧样式,其主要叙述手段为演员在台上无伴奏的对白或独白,但可以使用少量音乐、歌唱等,具有舞台性、直观性、综合性和对话性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话剧剧本的文字翻译不能只考虑到单一的文字模态,因为还涉及声音、表情、布景、音乐等因素,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入手,比较符合话剧的特点及呈现形式。
提到中国话剧,老舍先生的《茶馆》可谓妇孺皆知了。下面就以英若诚和霍华的两个译本为参照,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来对比一下翻译中的得失。本文进行对比的部分是每幕之间的休息时间里有专门一人唱的数来宝。
有的说,有的唱,穿着打扮一人一个样;
Some of them talk, and some of them sing--
There isnt two that look the same. --(by John Howard-Gibbon)
Some sing or hum, others sit and chat,
Each in his gown, cash in his hat. --(by Ying Ruocheng)
从韵辙看,数来宝既有一韵到底的,也有经常变换韵辙的。本句是属于押韵的句式。从两个译文来看,霍译只是译出了文本字面的意思,忽略了韵脚的问题;而英译则因为韵脚整齐而读起来朗朗上口。从句式上看,数来宝通常都是通过控制每句的字数、节奏及幽默风趣但又浅显易懂的字句,来达到让听众娱乐的目的。从这一层面来说,两个译文的前半句都符合数来宝的特点,但是后半句霍译相较而言没有英译简短工整。考虑到话剧的表演性,从听觉模态来看,英译更适合舞台表演。
讲排场,讲规矩,咳嗽一声都像唱大戏。
The local peacocks strut and preen
And make each sneeze a major scene. --(by John Howard-Gibbon)
Pomp is loved, but manners one must note,
Everything has style, even clearing the throat. --(by Ying Ruocheng)
对于相同的内容,霍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翻译手法。霍将八旗纨绔子弟比喻成孔雀,就连打个喷嚏都是大事件,把原句整体处理成译入语读者比较熟悉的文化意象,从本文角度看,更接近译入语的文化和表达。但是从表演的角度出发,英译亦交代清楚了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咳嗽这个动作表演者可以在说完台词之后,比较夸张地咳嗽一下,如此一来,让观众更能直观地感受原文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看来,霍译和英译各有所长。
自然状态下发生话语活动往往具有多模态性,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 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 2007(5).
[2]陈新仁,钱永红.多模态分析法在语用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外语,2011(9).
[3]辛志英.話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8(5).
[4]孙焕桥.电影中隐含的多模态语用认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 (1).
[6]朱明胜.话剧《茶馆》中“数来宝”的两译本对比分析[J].才智,2013(4).
[7]老舍.茶馆[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8]老舍.茶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9]许勉君.中国多模态翻译研究评述[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