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芳 李毅
【摘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教育界更注重对学生的“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并使各级各类的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室作为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场所,其通常对核心素养的有效分解以及学科素养的有效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核心素养下学校教室的文化建设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教室;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蓝芳,甘肃省榆中县恩玲中学;李毅,甘肃省榆中县第二中学。
教室的文化建设通常包含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为软文化,主要指教室中倡导的精神文化及文化观念,其通过时间以及实践的积淀,而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文化观念及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为硬文化,其主要指通过对教室的样子进行塑造,以开展文化的方式。不论是硬文化还是软文化,其主要目的都是建设良好的教室文化,并形成相应的教室风貌,从而体现出良好的学生关系及教室的积极性与团结性,从而使教室精神文化成为教室文化实现良好建设的基础。同时,教师精神文化的建设主要就是为学生成长服务,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使学生在教室文化的建设中形成创新实践、合作参与、自主发展的能力。
一、教室管理的建设
教室文化建设中,通常需强化教室的管理,具体包括:1.以学生为本,而班主任转变成参与者。传统的管理中,班主任主要教室管理的领导者与决策者,而学生只需根据教师的安排参与管理,却没有实质性作用。核心素养下的教室管理,其主要讲学生作为主体,开展民主化管理,以此使每个学生均成为教室的管理者。同时,班主任作为教室管理中的参与者,其转变为教室管理的服务者、组织者,通常能够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使教室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得到有效改正。2.增强教室管理的凝聚力,开展自主管理。教室管理的建设中,可以对学生具备的集体荣誉感得到有效培养,即从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促使学生充分关注班集体的事务。同时,将班级荣誉以及学生利益作为出发点,对学生具备的集体荣誉感进行培养。例如,学校组建的田径运动会、主题班会活动等,通过集体竞赛的形式,促使学生充分体会集体的力量。
二、教室物质文化的建设
教室的物质文化建设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1.教室布置需满足学生的自身特点。对于大部分学生,其通常对周边的环境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布置教室的时候,不仅需确保其趣味性,而且还保证不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同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年龄,而对教室的设计风格进行适当改变,其不仅需表现出学生的个性化,而且还需具备知识性,以此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并通过节日或者学校所组织的活动进行班级风貌实施改变。同时,教师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充分考虑到物质文化具备的整体性,避免教室内部相关部分各成体系,互不相关,且将教室作为整体,在实际设计时确保内容的相互呼应以及结构的优美和谐。2.教室的布置需充分表现学生的参与性与自主性。教室作为学生实现共同学习与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布置的时候,需将班主任作为主导,且全体学生均自主地参与到教室的布置中,以此使学生在学生中具备主人翁意识。
三、教室精神文化的建设
1.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价值作为特殊的一种价值,人的价值观通常是积极向上,其不仅包含自我价值,而且还包含社会价值。因此,教师需引导班级的全部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价值观培养的活动中。例如,一年级有个学生为脑瘫患儿,其智力通常和其他学生没有较大区别,但是,走路会存有一些问题,通常需其他学生扶着走路。面对这个同学,教师首先需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帮助同学,不能嘲笑同学,并和其他学科的教师沟通,在课上或课下教会学生善待身边的每个学生,特别是残疾人。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其他学科教师加强交流,告诉每个学生都懂得尊重别人,从一个小群体逐渐辐射到大群体。基于此,班主任需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意识,有效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通常是每个班主任都需要关注的事情。如果学生缺乏集体意识,每个学生都将自我作为中心,没有考虑其他学生的感受,就会影响到班级的凝聚力。因此,对于班主任而言,其需要通过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相关活动,如晨会、班会、田径运动会、诵读比赛等,组织学生以班级的形式参与活动,为班级争光,从而使班级的凝聚力得到有效增强。除此之外,教室中人际关系的和谐也属于对班级凝聚力有效增强的重要因素。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助人为乐,以此使班级内形成互助、团结的班级氛围,并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最终形成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集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核心素养通常对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影响,而教室文化的建设作为“以学生发展作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和心,其通常要求更好的建设教室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通常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其主要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展对应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在自主、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建设新型的教室文化。
参考文献:
[1]卢思蒽.活动型班级文化建设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11):80-82.
[2]刘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下的班级管理思考[J].中学教育科研,2019:3.
[3]张卫.核心素养视角下班级活动文化的建设与实踐——以1+3班级活动模式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08):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