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明
摘 要:绘本的文学特点、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新课标对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要求,让把绘本引入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成为可能。本文从“钻研教材,恰当选择绘本;解读绘本,寻找德育价值;巧用绘本,实现道法相融”,三方面着手,论述课堂上教师巧用绘本,有意识地开发绘本中的德育内涵,利用其德育价值,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实现道法相融的实践尝试。
关键词:绘本故事 道德与法治 激发兴趣 道法相融
绘本是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其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文字大多简短、浅近。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看,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仍占主导,注意力不持久。教育部制定颁布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这一工作。”[1] 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是每个任课教师面临的任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公布,我们深感学科担负的重任。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是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新型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一直是我们的关注点。教师倘若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利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绘本的文学特点、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新课标对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要求,让我们尝试把绘本引入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我们巧用绘本,有意识地开发绘本中的德育内涵,利用其德育价值,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育效率,实现道法相融。
一、钻研教材,恰当选择绘本
选择合适的绘本,才能为绘本进课堂提供保障。为了让绘本在课堂的使用达到预期效果,避免选择绘本时出现杂乱、乏味等弊端。我们全面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了解每册教材的核心和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锁定绘本选择方向,自组绘本书库。
我们可以围绕《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主题活动我们配置了《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国传统节日绘本系列》等。围绕“适应学校生活、养成良好习惯”的教学核心,我们配置了与学习探究、规则习惯、生命安全相关的成长绘本系列。如大卫·香农的大卫系列、《不懂安全的大灰狼》《课间十分钟》等。
二、解读绘本,寻找德育价值
由于上课对象、使用教学方法等不同,我们要围绕课堂教学需要,认真解读绘本,寻找不同绘本的相同德育价值,或者同一绘本的不同德育价值,才能让绘本为课堂教学服务。[1]不同内容配对不同的绘本资源我们要用心思考,相同绘本挖掘不同的价值点同样需要我们潜心分析。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天气虽冷有温暖》的第一主题《美丽的冬天》时,我们可以尝试引入《雪地里的白朋友》这个绘本故事。这是一本讲北极熊胖胖和雪狐、海豹做朋友的绘本。在绘本中熊宝宝因太寂寞,出去交了好多朋友。此外书后特别收录的认识动物们的小常识,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学中,我们用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白熊胖胖好想多些朋友,可是雪地里的动物们到底都跑到哪儿去了呢?”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可爱的动物们如何过冬。然后再转移到植物们的过冬方法的讨论。如此质疑引趣,让学生积极汇报自己了解的动植物过冬方法。
《雪地里的白朋友》这个绘本故事中还蕴含着交友礼仪的教育,指导着孩子与新朋友应该怎样交谈。如:小雪狐与胖胖碰到了雪鸦等动物,它们的对话具有很强的榜样作用。我们引导学生读动物们的对话,然后加入教師导行性的评价:“小雪狐,真有礼貌!”“胖胖越来越有礼貌了!”所以,此绘本我们也尝试用于一年级第一单元主题二《拉拉手,交朋友》的教学,激发学生向绘本中的小动物学习,主动有礼认识新朋友。利用绘本图文示范、演练认识、熟悉新朋友的方式和方法,实现本课的能力、技能、方法目标:“掌握自我介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能”。在活动中让学生产生交朋友的欲望,主动交朋友,实现“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的目标。
我国近代思想家、学者梁启超对兴趣的重要作用做了精辟的阐述,他说:“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原料,发不出蒸汽,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当绘本的德育价值被准确找到,它就能被灵活用于课堂,激发学生浓烈的兴趣,改变道德价值输入形式, 为课堂教学
提效。
三、巧用绘本,实现道法相融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重组绘本,设计好问题,把握好使用时机 ,就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灵活切入绘本,把绘本的德育价值最大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实现道法
相融。
1.重组内容,增减绘本从心起
绘本故事篇幅长短不一,字数悬殊。如果是单纯的绘本阅读课,教师常常会一书一课、一书数课进行设计。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使用绘本,由于时间的限制,整本阅读较少采用。我们会紧扣学习、育人目标,用心研读绘本,适当增减绘本内容,重组内容,重构故事,让绘本服务于教学。[3]
(1)围绕目标,适当增减
一般说来,绘本故事如果比较长,或者内容比较多,情节比较曲折,我们就要拿好“剪刀”,做一个合格的裁缝,根据自己的目标、时间等需要来增减内容。如我们在教学《吃饭有讲究》一课中尝试引入《根本就不脏》这个绘本故事。这本绘本一共有14页的内容。一个绘本故事讲下来,需要5分多钟。我们引入绘本就是要实现它的德育价值,让学生明白手是很脏的,饭前一定要洗手。所以我们就截取了绘本中5页画面,配合教师声色俱全的讲述,引发了学生了解手到底脏不脏的探究情感。经过合理组合,此环节使用绘本只需要1分钟左右的时间,效果凸显,获得大家的好评。
(2)累积材料,重组内容
绘本很多,不同的作者、不同画风……绘本里的图画有时完全不依赖文字,文字与图画各自传递信息,互相补充,甚至图画比文字更为重要。许多绘本是在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地感觉出来。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绘本剪裁,重组绘本进行使用。
2.巧设问题,引入绘本文心通
教师在使用绘本时,要特别关注问题的设计。引入、过渡、质疑、悬疑留白、讨论等问题都应认真设计。如果我们能够巧设问题,实现师生有效对话,就能引领学生进入绘本的图文世界,产生心灵的碰撞,实现绘本融情的作用。紧扣绘本设计对话,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对话中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
(1)分析问句,找出问题
绘本中,总有那一句两句特别引人关注的句子。如绘本《雪地里的白朋友》中的问句:小白熊胖胖好想多些朋友,可是雪地里的动物们到底都跑到哪儿去了呢?它不仅拉开了故事的帷幕,也让我们把绘本内容与“冬天在哪里”联系起来。《小艾的端午节》绘本中写道:说起端午节,小艾心中还有很多为什么。为什么喝雄黄酒?为什么赛龙舟?……我们把小艾连续问出的7个问题,作为端午风俗由来探讨内容的引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2)运用猜测,生成问题
在绘本故事的讲述中,如果情节比较曲折的,我们可以运用猜测,生成问题,让学生合理猜测内容,产生阅读期待,调动阅读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情节转折处猜测人物的遭遇。
3.巧择时机,绘本价值最大化
绘本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呢?恰当的时机,如一个放大镜,让绘本价值最大化,把绘本的德育内涵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辅助作用非常明显。绘本可以在课堂的各个环节切入。绘本内容可以作为贯穿课堂的组织线索,承上启下,调节课堂教学的节奏;绘本内容也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完成相对独立的教学目标。
(1)课前三分钟,道德教育埋伏笔
每节课前留出三分钟时间,开展“故事大王进课堂”活动,请学生轮流讲绘本故事。学生可以讲自己最喜欢的绘本故事,也可以是选择跟本课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以绘本库的绘本为载体,去指导学生的行为,使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无痕地渗入其中,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一般我们会把与主题内容相关的绘本集中在一起,让学生有了主题阅读的体验,围绕同一主题进行体验活动。学生可以在我们的书库中选取绘本。
(2)绘本导入,组织课堂效率高
低年级年级的学生课堂常规尚未形成的时候,学生注意能力差,吼声拍击声偶有所闻。一本图文兼美的绘本魅力无法挡,老师不需反复组织课堂明确纪律,不需说“小眼睛看老师”“小眼睛看屏幕”,却已早早收获所有孩子的目光。以绘本导入,悬疑引趣,组织课堂效率高。
(3)绘本教学,道德观点材料化
师生借绘本趣话课堂,易生共鸣,让观点材料化,提高质疑、学文、明理、导行的质量。这时的绘本可以独立支撑起各部分内容,完成具体的育人目标。如在教学《话说中秋》时,我们进行了课堂观察并进行了对比:在第一个班上课,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中秋节的由来,学生坐在座位聆听。我们负责对教师行为进行课堂观察的小组记录到:教师讲故事共用5分46秒;停顿时间点3个,用于纪律维持,用时51秒;虽然开始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停顿第二次后情绪有波动,语调稍显急躁,故事后段有草草结束之嫌。学生观察组记录到:这段时间离开座位有3人次,小屁股离开椅子的有11人次,听故事期间说闲话的有25人次,玩东西13人次;2分36秒后学生注意力分散第一次呈小高潮,教师提醒后平复……数据告诉我们:师说生听的课堂设计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生兴趣维持时间短。在对比班,我们使用中国神话故事绘本系列中《孩子最爱读的中国神话故事》,截取绘本《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内容,顺利完成“社会常识目标”——让孩子了解庆祝中秋节的习俗和有关的传统文化,知道拜月亮吃月饼的由来。这个过程中,老师没有进行纪律管理,阅读绘本时学生说话的有65人次,说话原因:因为情节发出语气词,19人次骂后羿的徒弟逄蒙是坏蛋……绘本讲故事环节只用了3分23秒,学生注意力集中,对图文产生兴趣,获得情绪体验,感受美丑,引起共鸣,课堂效率高,绘本德育价值得到体现。
(4)绘本殿后,点题拓展效果好
用绘本点题拓展,实现主题延续化。如在教学《重阳节》主题时,在进行课题一《登高赏菊话重阳》教学时,用绘本《重阳节》讲述重阳节的来历。以绘本《我爱奶奶》导入课题二《敬老的节日》教学。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绘本《我的奶奶真麻烦》,引导孩子阅读《我的家人》系列绘本套书,指导学生進行自我教育。在多本同类绘本阅读后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并表现在行为上。
绘本放在课后,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进行绘本亲子阅读作业,助力学校德育,为孩子的成长形成合力。
绘本蕴含丰富的德育内涵,有较高的德育价值。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入绘本,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值得我们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2]方峥嵘.追寻绘本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效益[J].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