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锦文(广州市南国学校 广东 广州 510627)
从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以及现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结合实际研究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化策略,进而增强体育教学的品质,促进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代,广大的中小学对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尤为重视。特别是德育结合,这样才会显得更加符合当代形势下对素质教育的发展,所以德育与体育结合也就成了学校努力发展体育教育的方向和目标。体育与德育结合就是在学生体育教学的基础下,教师不应该仅仅讲述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发展,而且要在其中加入符合当代学生发展的德育教育,为其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素养。
德育在学生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是必修课,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自主意识,而且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在言语和行为方面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随心意识,这样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学生的自立自强能力会逐渐增长,然而缺点就是如果没有人去正确的引领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容易导致学生走向对于成长阶段不利的道路。因此,德育教育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引领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其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使学生建立健全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身心。除此之外,在初中这个敏感的阶段,家长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着初中生的心理变化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而且随着接触的人的范围扩大,初中生会有自己的见识。因此,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正确的德育教育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认为初中的德育教育应该是怎样为孩子们建立好的人生价值观,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那么如何正确的进行初中生的德育教育,而且使学生欣然接受并且受益呢?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并且深入了解德育与体育之前的联系。这两者在本意上来看毫无关联,实则不然,初中体育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帮助学生锻炼成健康的体魄,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健康的身体。而德育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主要是有一个正确并且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充满青春正义的正能量,有良好的精神素质,并且能够完美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优点就体现在这里,它会使学生在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明白许多道理,并且增强学生的身心素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不会使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能够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未来,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运动精神的感染。户外活动、篮球足球等运动是体育教育的主要方向,要和德育结合就可以运用这一方面,可以利用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进行德育工作。一个人有了健康的体魄更有利于健康的身心发展,在运动的同时更容易使初中生有兴趣去了解、去接触德育教育,并且德育教育可以和体育教育相结合。诚然,体育教学可以运用游戏和运动的规则使德育教育夹在其中,比如在体育活动的同时让学生关注的不仅仅是运动的本身,而且还应该关注互相帮助,互相赶超,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在活动中还有许多可以进行德育教育的结合之处,比如说让初中生具有团体意识、学生正确的认识观等。教育工作者应该因材施教,结合学生本身的优缺点来做调整和结合,应该多多了解学生的身心和运动心理变化,灵活的变动教学方法和正确的作用教学方案和教学材料,这样才会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初中体育教学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这与普通教学不同,如果整堂课只是教师一人在侃侃而谈,缺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称不上是一堂成功的体育课。因此要想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必须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吸引同学的目光。尤其在当下素质教育改革盛行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落后陈旧的思维观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学生需求和教学学情放在第一位,创造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和课堂游戏,让同学们在体育课中既能充分释放自我,缓解专业课学习的压力,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与感受中得到精神情操的陶冶和思想高度的升华。以“脚内侧踢球”这一教学内容为例子,如果教师只是根据传统的教学定律,先简要的讲解这一知识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及动作概述,然后在通过一遍又一遍地动作再现引导学生重复动作,领会其要领。此类方法虽然也能使同学们学会怎样踢球,但是如此索然无味的枯燥教学方法不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自由和快乐,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能让学生讨厌学习体育。就当下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特色教学时可以设计人气明星赛这一环节。首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让同学们观看几场足球赛,使他们直观的感受到足球带给人的欢乐、荣誉和幸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在看比赛的过程中对简单的足球动作和比赛规则都有了初步认知和了解。观看完视频内容后,教师根据球员的动作对学生进行脚内侧踢球动作的剖析讲解,这样能够极快的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动作讲解完毕后,教师应进行一对一教学,帮助每一位学生纠正动作,使其快速掌握核心要领。此类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爱上体育课程,在趣味性学习中塑造健康身心,陶冶精神视野。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某一动作的学习和实景体验,能够进一步体会到运动员们光鲜亮丽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从而使同学们心灵得到滋养,更加确立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体育教育不分国界,良好的体育竞技精神会增强国民素质,使学生有强烈的爱国意识,这也是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良好体现。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生的情况将体育教育和品德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会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也拥有相当量的品德教育,既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观。基于素质教育的背景,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家长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而德育教育的施行进一步为体育教学活动注入了勃勃生机与青春活力。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教师不止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课程知识和生存技能,还要学会将知识与德育目的相融合,在丰富与快乐中帮助学生形成中健康身心和美丽心灵。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玩性大、自律性差,教师需要加大对学生的监督约束,。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品德表现,出台相关教学规则并让学生扣章签字,以此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比如,在规则中可以包括遇见老师及同学要有礼貌的打招呼,上课下课时也要说一句“你好,再见”。也许起初学生会被束缚或者产生畏难情绪,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师生间的回应,学生便会逐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除了在学校专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之外,还需要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之中,以此在发挥各学科德育优势的基础上,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体育学科和其他教学内容不同,它更加注重集体学习与合作。因此,借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独特的班级文化。笔者以“1500m跑”为例子,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一味地跑步,会导致部分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中途放弃,阻碍了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样教师就可以借助小组团结合作的方式,每六个人为一小组,各小组可以自由设定队名和口号,然后以小组比赛的方式开展长跑训练。以所有成员用时和的多少来决分胜负。如此一来,在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氛围的影响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此类教学活动既帮助教师迅速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帮助学生形成集体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初中德育教学的作用初中生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他们已经形成比较明确的主观意识,同时又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爱慕虚荣、打架、喝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自信心的建立和好的学习兴趣的养成最直接的是来自同学及教师的称赞和鼓励,一定程度的表扬和激励,会加强学生间的团结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营造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提出的“体育教育能促进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发展”的观点完美描述了体育教育对于学生自我体系建构的正向作用。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其内容较为基础又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因此,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挖掘中其中的德育内涵,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不仅得到心灵的慰藉,也能得到精神的陶冶。
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对象,教师的行为举止会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和言行举止。另外,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在保证学生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本身的能力,要制定符合每一位学生的教育计划,不能让自己认为合理可行的教学方法成为某些同学的心理压力或者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初中时代是最为青春自信的年纪,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公平正义,并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突破。另外,在本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具体表现给予合理公平的评价和建议,使学生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而且老师也应该积极培养学生们上课的兴趣,增强课堂浓厚的氛围和幸福感,让每一位同学都怀着积极向上的心去接受去倾听,从而获取知识储备,增强身体素质。
伴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视,学生的综合身体状况和思想道德修养已经成为各学校的培养重点,除要做好专业课程的教授讲解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与德育工作密切结合,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滋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相关素材和公共资源,在教授体育知识过程中贯彻思想道德引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