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 泳,高 洁,刘 昆,张维璐,邵中军
利用假想敌部队(蓝军)与部队进行实战化的对抗训练是各军事强国普遍采用的训练手段,在提高部队训练质量和作战能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军后勤力量中,应急防疫救援力量是防止非战斗减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医学救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健康维护和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援非抗埃等国际救援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安全形势日趋复杂,由此,我军防疫与防生应急救援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袭击防护应急处置训练近年来成为军队重要的实战化训练内容。但是,目前大部分应急处置训练仍停留在按照预定计划应急出动等基础环节,缺乏针对不可预知疫情和生情的对抗性,严重制约了核心救援能力的提升。因此,基于作战兵种抗性演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提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生物袭击防护应急现场处置中运用对抗分队,增加防疫防生演练的对抗性和不可预知性,期望提升和促进防疫防生训练和演习的实战化水平。
针对我军还未有专业防疫蓝军和三防蓝军用于实训演练的现状,笔者提出“防疫蓝军”(Blue Force for Anti Epidemic)这一概念及训演方式。目前,“防疫蓝军”这一概念在中英文文献中均未检出。我们提出的“防疫蓝军”将基于模拟仿真技术[1],以病原微生物对人体袭击的特性为基础,同时充分考虑人与宿主之间相互选择而产生变异以及实验室拼接出新的基因战剂所导致的强大攻击效果,利用数学模型不完全随机产生疫情扩散结果,拟合出事件发生既遵循传染病流行规律又充满随机性的仿真效果,具体则体现为对抗分队与参训分队之间的技术对抗、战术背景对抗、环境对抗、能力对抗、时间对抗等多方面,用于打造能够在短时间迅速控制疫情的防疫防生队伍。
所谓无对抗,不演练。高效的红蓝对抗是提高防疫防生力量建设的有效途径。作战部队的对抗,体现为红蓝两军兵力、兵器、意志和谋略的直接对抗和间接对抗。“防疫蓝军”将集演习、训练、考核于一体,在类真实场景中训练和考核,切实提高防疫分队应急处置能力。“防疫蓝军”设定演习科目,不局限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分阶段、分区域主导演习。以生物防御的各个关键技术环节为切入点,防疫红军在背靠背情况下分析、处置疫情,通过朴素贝叶斯等机器学习工具结合蒙特卡罗数学模型进行组合分析建立模糊考核体系,评估防疫力量,切实提高部队防疫防生队伍的专业水平。
目前防疫防生医学救援队组织指挥、装备设备、训练手段等信息化建设还处于不够完备阶段,开展实战化训练缺乏相应软硬件支撑,实战化训练平台急需建设。传统的防疫防生医学救援训练方法受现有条件限制,只能进行理论讲授,形式单一,难以展开实操实训,救援能力难以有效提高[2]。“防疫蓝军”用于防疫防生训练具有以下突出的优势。
2.1 大幅度提升预案方案的操作性 目前战备方案预案的制订各级均十分重视,但普遍存在情况预设相对简单等问题。面对不可预测的病原体对人群侵袭千变万化的状况,多种方案一套模式的预案方案远远不能达到实战化要求。然而,这并非由于预案编设人员的不重视所造成。基因武器的产生,人群体内环境的迥异,生境的不同,多种情况的组合变换往往超出了专业人员的预测能力,进而形成了目前相当一部分预案任务设想千篇一律的问题,有的单位甚至多年一套方案,制定后就束之高阁,不随形势调整、不针对任务完善,致使方案预案成了应对检查的样子、柜子里的摆设。“防疫蓝军”将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由计算机模拟出人与宿主之间相互选择而产生变异以及实验室拼接出新的基因战剂所导致的强大的攻击效果,无法提前预知,将极大程度的消除按着预案走过场的弊端。
2.2 训练接近实战目标 战时不同于平时,战场保障也不同于日常工作和应急救援。由于受日常环境条件和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既往防疫防生演练往往难以达到训练的期望目标。在训练组织上,常常是定人定岗训练,每个人的演训内容相对固定,轮岗训练和分队合练均较少开展。在训练方式上,往往是闭门单练,很少能与保障对象对接演练,全员全装全程全要素演练更是极少展开。在训练内容上,背景单一,环境简单,危局、险局、困局设置少,训练强度小、难度低。以“防疫蓝军”为演习对抗对象,可以克服上述常规训练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考虑未来战争的前瞻性,接近实战目标。
2.3 考核体系更加完善 目前军医大学、军兵种、军区疾控中心为主的救援力量是我军主要的防疫力量,均设立有防疫防生医学演练考核环节中所需的知识库。“防疫蓝军”的使用,可以随着检测技术、网络计算技术的不断更新,尤其是安全形势的新要求,不断进行更新,与时俱进,并进入培训和考核内容,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能够切实提高现场处置能力。既往防疫防生演习,基本上都是预定脚本,按部就班,几乎零挑战性,缺乏有效的对抗体系,非专业人员经过短暂培训也可以演好,无法体现参演人员的专业水准。传染病疫情的扩散和瞬息万变的战场一样,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都会随着社会环境、自然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使用“防疫蓝军”的对抗性作为考核方式,将大幅度完善训练和演习中现场处置能力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防疫防生医学救援任务范围既包括平时的突发传染病事件、自然灾害造成的次生灾害,也包括生物武器攻击,故而多样化任务背景需要指挥员具有灵活高超的指挥技能和随机应变的应对方式。
3.1 紧贴实战化模拟训练需求 防疫防生医学救援红蓝对抗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数据、场景、半随机情节,构建虚拟现实软硬件环境,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采用多媒体环境模拟生物突发事件。这种训练形式让受训者身临其境,突出操作性、讲究趣味性、注重实效性、兼顾理论性,令受训者自身思维与模拟情景高度融合,通过对情景的观察、工具的应用,以及模拟问题的解决,实现模拟训练紧贴实战化需求,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需求。
3.2 培养高素质卫勤人才的需要 随着军事高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军事训练模式已经由单项训练向联合作战训练过渡,由静态训练向动态模拟训练过渡。因此,我军防疫防生训练要紧跟国际先进潮流,努力提高专业人才信息化教学训练的水平。通过近似实战的医学救援模拟训练,能够提高受训者对不同任务背景下指挥方式、特点和程序的熟知程度及协同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从而提高指挥决策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卫勤训练中以标准化伤员作为驱动的“卫勤蓝军”在卫勤分队战伤救治模拟训练中,对提升卫勤人员战时救治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3,4]。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进入快车道,在医疗、教育、军事等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5]。“防疫蓝军”的建设,同样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军事效益。以实际场地为主,构建一套全天候的、可随时展开的虚拟和仿真外场演训模拟基地,切实提高部队防疫防生队伍的专业水平。此外,在为军队卫生人员提供防生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可以作为防生物恐怖教学内容演示、教学成果展示的综合应用场所,有效提升地方应对生物恐怖事件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参观交流,形成良好军地公共卫生培训互动平台、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