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金波,戴卫民
队属医院承担着一线部队的平战时卫勤保障工作,其保障能力直接关系到官兵身体健康和部队的战斗力[1]。军队医院改革将武警总队医院调整为队属医院后,作为总队遂行任务(战时)卫勤保障的主体力量、卫生人员救治技能的培训基地、维护促进官兵健康的主要阵地、面向军队医疗服务的基本节点和院队一体统管共用的组织核心,其职能定位、力量编成和规模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跟进改革大势、加快转型重塑,探索运行院带队一体建设、派出保障模式、有效履行新使命已成为急需研究思考的课题。医院管理者只有深入研究思考,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笔者就武警总队医院作为队属医院在深化改革中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1.1 能打胜仗的“战斗队” 军队医院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军队医院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2]。调整为队属医院后,武警总队医院成为总队遂行任务卫勤保障的主体力量,医院的应急应战性、精干精准性、实战实效性将更加明显。成为能打胜仗的“战斗队”,就是要对照习主席训令训词,对照现代战争时效救治法则,对照不断拓展的使命任务,主动担当主责,精练战救技能,时刻准备打仗,成为能打胜仗的后勤尖兵。在当前军队医院改革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明晰“明天战场要什么,现实差距是什么,我们职责是什么”,真正做到领导机关关心主业,全院人员用心主业。
1.2 官兵生命的“保护神” 从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呈现的情况看,世界上许多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导致了未来战伤的伤情、伤势更加复杂,各类复合伤更多见,对未来战争条件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实施战伤救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3]。近年来,我军和外军也已认识到战伤时效救治原则的重要性[4],这次医院改革,将武警总队医院调整为队属医院,就是看重了队属医院卫勤力量对及时保护自己、有效打击敌人的重要性。现代战争提出的“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战场救治法则,要求队属医院必须做到中心居中、精攻专研,主动叫响“我救你,请放心”,把医院建设成一看就有军队的样子,一用就是打仗的样子,一救就显军医的样子,使其成为鼓舞官兵致胜的重要精神和物质力量。
1.3 稳定部队的“泰山石” 医疗质量内涵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5]。作为卫勤保障力量的主体,队属医院的发展不能脱离军队“姓军为战”的本质。军队应当“遂行多样化非军事保障任务”,这对队属医院卫勤保障力量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6]。2016年武警部队后勤部长集训,赋予我院“加强质量内涵建设,提升服务部队水平”的课题,两年多来,医院认真固化集训成果,并转化和运行了任务一体化保障、官兵一体化诊疗、基层一体化帮建等机制,让官兵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实惠。让官兵不为救治担心、部队不为伤亡隐忧、家属不为医疗负重是下阶段部队医院工作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2.1 打仗卫勤 紧紧围绕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使命任务,妥善处理军事学科与临床学科间的关系[7],把急危重症、战创伤、骨伤、烧伤、心理服务、卫生防疫等军事特色技术建过硬,把官兵常见病、多发病的学科技术整合好,以利于更好地服务部队。要强化全员“岗位就是战位”的意识,坚决防止改革后现役不思战、文职不打仗的现象发生。要不断拓展卫勤分队战斗功能,配合特战反恐、直升机等力量,嵌入战救模块,形成新质力量。
2.2 服务卫勤 官兵有所呼,卫勤就要有所应,认真踏实地做好为部队服务工作是军队医院的建院宗旨[8]。要锤炼任务保障“硬功夫”,在落实“一组五队”实战标准基础上,突出伴随部队训中保、保中训,提升全员打仗能力。要严实服务部队“硬标准”,把服务指标落实到科室人头,严格与职称评定、争先创优相结合,张挂到墙上,是非群众说。要用好绩效考评“硬手腕”,做到多劳多得、优服优得。
2.3 一体卫勤 推行统管共用模式,统一管理基层卫生干部和文职人员,集中实施培训,轮流派出保障,通过人员联用、技术联训、业务联接、服务联动、药材联供和信息联通,实现医院、卫生队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健康维护和卫生战备的一体化建设、一体化保障,既提高了队属医院卫勤保障水平,又符合独立驻防部队卫勤保障需求实际[9]。
2.4 融合卫勤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融合发展,是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拓宽官兵就医渠道的有效办法和重要途径[10]。按照战时保障“建制为主、联勤支援”原则,在提高自我独立保障能力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军队联勤保障体系,提高综合救治能力。按照平时医疗服务“划区医疗、就近就便”原则,准确切割任务界面,建立规范有序的医疗后送体系。按照军民融合的发展大势,有序参与地方“三医联动”改革,借助地方资源提供卫勤应急保障,适度开展为民服务储备医疗技术,军地联合攻关实现创新发展。
3.1 为兵与为民服务 军民融合发展是军队医院克服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不断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0]。为部队官兵服务是队属医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心工作的重心。在完成好为兵为战服务这个首要前提下,利用现有的人才和设备为驻地群众服务,既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缓解当地医疗资源不足的现状,又能促进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但需要重点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不影响为兵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二是保持适度规模,不与民争利。目前,部分部队医院设立了专为军人服务的军人门诊,虽然方便了部队官兵就诊,但也时常受到百姓质疑。改革调整后,为更好地体现为军服务的方向性和主导性,医院应科学统筹、综合考量军人门诊、为民门诊和便民门诊的设置。
3.2 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1],为军为战,只有态度和决心,没有人才和技术,都是空谈。部队医院改革以来,由于对改革预期和前景的担忧,不少人患得患失、瞻前顾后、思前途想后路,造成不少专业型人才流失。对此,作为医院管理者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对不能保留现役但符合文职人员转改政策的人员,一是做好政策宣讲,逐人谈心交流,了解其转改忧结,帮助分析解忧,争取转改,保留好人才;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及时补齐人员短板,补充好人才;三是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环境,制定好医院人才培养规划,加快人才队伍培养,储备好人才。
3.3 质量内涵 质量内涵的核心是将患者权益最大化,即以患者为中心[12],其作为军队医院建设与发展的生命线工程,与官兵和百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要强化质量意识,全院医务人员都必须视质量如生命,树牢通过内涵质量建设促进医院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的发展理念。要坚持依法治院,建立内部管控机制,严格权力监管,以行业整肃的高压态势把牢人员思想,以信息化手段管住人员行为,全面推进医院内涵建设和法治化运行。要落实质量兜底“硬措施”,在医疗技术准入、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临床合理用药、医疗事故防范上,建立严肃查处与问责措施,打通制度落实最后一公里。
3.4 安全管控 医院安全是医院管理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军队医院受本身职能特点影响,同时具备军队和社会双重属性,其安全管理更为复杂[13]。政治安全、医疗安全和人员自身安全等都是大课题,安防工作要有大机制。平时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八个规范”,突出抓好“五防”。在防袭击上,建立军警联防机制,形成有效震慑;在防舆情上,建立军地协作机制,即时反馈预警;在防灾情上,建立日常隐患排查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防医院感染上,建立预防、预警和控制机制,坚决不让“非典”等重大疫情重演;在防毒麻药品上,严格落实管控机制,确保毒麻药品不失管、不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