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体”兼备快乐成长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

2019-12-23 01:42:55桑成佳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小学山东威海2642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9年15期
关键词:品德教育体育老师德育

□ 桑成佳(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皇冠小学 山东 威海 264200)

1、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实意义

1.1、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学生的培养,我们一直都在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就像一树树苗,要勤于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如果放任不管,缺乏道德教育,在学生出现迷茫、困惑、需要老师家长予以引导的时候,没有适时给予学生帮助,则很难保证学生的思想品德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道德品质不过关,即使是满腹才华,也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小学阶段正是品德教育打基础的阶段,同时,品德教育任务不应只寄托在班主任身上,在各个课程的教学中,在老师、家长的影响下,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起着关键作用,为学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2、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品德,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习惯。品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养成良好品德也不是一时之功,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形成习惯,最终具备高尚品德。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品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生思想单纯,可塑性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要让高尚品德修养成为习惯,就要抓住小学时期,所以,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松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自身的言行,对学生循序善诱,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世方面,将品德转化为一种能力,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3、锻炼优秀品格

小学体育课程,是小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能够劳逸结合,缓解文化课程压力,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学还是德育的良好土壤。在体育课程中,有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放松身心,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小学生的品质、毅力,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的精神,引导学生遇到困难要有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韧性,在体育项目中,还能培养小学生团结协作、以集体为重的意识,这些都是品德教育的范畴,也是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是非常科学有效的,应当充分利用起来,发挥体育教学的独特优势。

2、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2.1、德育思想意识淡薄

我国的教育虽然一直倡导德才兼备,但是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许多家长和老师,仍然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认为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方面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影响的,自然也就不重要了,认为小孩子不懂事很正常,长大自然而然就懂了,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没有重视起来。还有些家长和老师,虽然能够认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却没有达到重视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并没有主动去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品德教育上,下的功夫比较少,没有将品德教育当成教学的一部分,认为只要学生成绩优秀,就是无可挑剔的好学生了。除此之外,有些老师对品德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师的事,其他课程只负责知识的教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课程中的,而且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比单一的品德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品德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不应局限于专门的品德教育课堂,而是要渗透到学习生活的整个过程当中。

2.2、品德教育形势严峻

小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不强,心理素质较弱,对其进行品德教育,要特别注重方式方法,方法不对很容易适得其反。当前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对孩子的要求,总是无条件满足,这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骄横跋扈的性格,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导致严重后果。尤其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父母和老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容易导致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凡事以自己为中心,不懂得为他人考虑,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不懂得团结友爱,关心他人,一旦受挫,很容易走极端。小学阶段正是性格、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不加以引导,小学生很可能会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当前的品德教育形势相对严峻,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势在必行。

2.3、品德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品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还没有受到普遍重视,对品德教育的探索尝试较少,品德教育方式单一老旧、不够成熟、缺乏创新,品德教育效果不够明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德育渗透并不明显,而且有些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德育的理解不到位等原因,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方式存在不恰当的现象。在体育课程中,刻意进行品德教育,甚至出现强迫学生进行某些运动,体罚学生现象。还有些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针对小学生本身的特点,对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关注度不够,品德教育方式生硬,不适合小学生发展需求。这些教学方式,在品德教育上是存在误区的,没有真正领会德育的内涵,为了德育而教育,这样是刻板的、不科学的,对于小学生不仅起不到品德教育的作用,还会适得其反,对小学生心理造成恶劣影响,让小学生产生厌恶体育课,恐惧体育课的不良情绪。所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有待改进。

3、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3.1、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树立德育意识

小学的体育课程对于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建立良好品格,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良好条件,学校和体育老师应当从思想上重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充分挖掘体育运动的深层次含义,利用体育课程的独特优势,树立德育意识。只有重视品德教育,才能迈出品德教育的第一步,为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促进体育教学中品德教育的不断探索。重视品德教育,就要转变思维,正确看待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摒弃品德教育与体育老师无关的想法,真正看到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作用,切实承担起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教学重任,从而创新教学思路,根据体育课程特征,结合小学生特点,恰当的融入品德教育。

3.2、了解学生特点,遵从学生天性

无论何种教育方式,都应该顺应小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否则,再好的教育方法,如果不适合小学生自身特点,都将是徒劳的。小学生辨别能力、认知能力、自律能力等都还比较弱,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体育项目,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等,有所侧重的进行教学,渗透品德教育过程中,要遵从小学生天性,选择合适的德育方式。例如,当小学生出现懒惰、不爱运动的情况时,老师不要直接批评斥责,甚至惩罚,这样的方式超出了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适得其反,而是要耐心听取小学生的想法,采用各种间接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爱好,让学生知道,运动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学习、不怕吃苦的良好品德。

3.3、体育老师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就是参照,无论是动作要领的学习,还是对待运动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老师在体育课程中,要谨言慎行,注重自身的教者形象,在语言、动作、态度、行为等方面,要注意做到文明、规范、认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学会以自身的品格来教导学生,动作到位不偷懒,对学生负责,以自身行为,向学生传递吃苦耐劳、努力克服困难的思想,这样的方式要比直接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也应该仔细认真观察小学生的反应,注重与小学生的情感交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情感变化,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关怀,让学生感受到爱和温暖,有助于帮助小学生打开心扉,养成积极乐观的性格,对小学生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和夸奖,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生犯错时,也要注重教育的方式方法,批评的同时,激励小学生知错就改,让学生既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能积极面对和改正,塑造学生良好品格。

3.4、巧妙利用体育项目,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体育课程恰好能满足小学生的特点,很多体育项目,具有游戏风格,能够激发小学生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非常有必要和恰当的,体育老师要巧妙利用活动项目,渗透品德教育。例如,在分小组接力活动中,老师可以向学生灌输团队精神,小组成员之间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才能将项目完成的更好,如果有一个人掉队,整个小组都会受到影响,所以,每个人都要有责任心,为小组利益而努力。在一些跑跳运动中,可能会比较累,老师可以创新跑跳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激励学生要有坚持不懈、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学生一起跑跳,锻炼小学生毅力。一些队形的练习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守纪律,保持队形,不要乱跑乱站,培养学生讲规矩的良好习惯。

3.5、通过体育史料,渗透品德教育

体育史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工具,在体育界,有很多感人的冠军事迹,也有很多振奋人心的瞬间,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体育史料的分享,不仅能够丰富课程内容,让小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拓宽学生视野,还能通过真人真事,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从而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奥运冠军邓亚萍的感人事迹,邓亚萍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在这光辉战绩的背后,邓亚萍付出了很多艰辛,为了不断进步,邓亚萍总是超额完成训练任务,她不怕苦、不怕累,即使受伤也坚持训练,最终才有了这样不平凡的成绩。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世界冠军邓亚萍的故事,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激励学生向冠军学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发言,谈谈听完冠军的故事,自己有何感受,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及时端正学生态度,树立良好品德。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途径,学校和老师应当予以重视,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优势,锻炼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品德教育体育老师德育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家长(2023年2期)2023-03-14 06:53:52
我们的体育老师
小主人报(2022年9期)2022-08-25 03:15:00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体育老师生病了
趣味(数学)(2018年9期)2018-12-26 07:23:46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中国德育(2017年5期)2017-03-29 08:27:50
体育老师教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