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君 郭英之 崔希雨 张 璐 杨 航 韩牧何
探索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旅游合作共赢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推进沿线地区的经济整合与发展;二是深化四国全面合作关系,推动四国实现共同发展;三是培养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重心向西发展;四是加快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进程; 五是完善中国对外开放格局; 六是缓解地区安全问题;七是缓解地区民族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大理考察时,作出了“大力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指示,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力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部署。将旅游产业作为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发挥好旅游资源优势,奋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型支柱产业。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云南省实施旅游强省建设等重大战略,为云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旅游业是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加快国际性旅游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产业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原住民收入,也有利于增强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
第一,运用区域联动研究理论。将区域联动理论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相结合,研究沿线国家文化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营销差异特征,为建立国内外区域联动营销策略奠定基础。
第二,运用服务营销研究理论。将服务营销中的营销环境理论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因素相结合,为科学制定旅游市场营销区域可持续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第三,运用市场定位研究理论。将市场定位研究理论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旅游市场的客源特征相结合,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赢模式的市场定位提供科学理论基础。
第四,运用市场预测研究理论。将市场预测理论模型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为科学预测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特征和发展态势,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第五,运用市场营销研究理论。将节事策略、媒体策略、创意策略、网络策略、文化策略、产品策略、品牌策略、网络策略、公关策略等实务性理论,研究运用到四国合作共赢模式的具体可操作性策略中。
大理州地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战略要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交通、商贸枢纽,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枢纽重镇。早在秦汉时期,中国西南就开辟了一条经大理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通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使云南成为我国历史上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在推动沿途各国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唐宋时期,大理地区先后建立的南诏国和大理国地方政权,是当时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近代以来,先后修建和开辟的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印输油管道,始终把大理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今的大理作为滇西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了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相结合,城乡连通,辐射周边的立体交通网络,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滇西枢纽,是云南桥头堡建设的重要交通节点。2013年中印双方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新时期走廊各国进一步深化合作勾画了宏伟的蓝图。建设大理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旅游合作示范区将为四国进一步深化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搭建团结之桥、合作之桥、友谊之桥,推动各国全面加强务实合作,将地缘政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发展优势,打造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命运共同体。
喜洲镇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总人口6万多人,白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9%,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同时喜洲镇也保留着中国最大、最好的白族建筑群。民居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同时,白族商帮文化遗产是一笔珍贵的历史遗物,对于研究我国民族发展史、侨乡史、建筑史、艺术史、经济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06年,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白族扎染技艺,延续民族文脉责任,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扎染技艺,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白族三道茶是大理特有的礼俗文化,是接待宾客的独特茶道,因其“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道精髓暗合人生百味真谛而备受推崇,在今天,三道茶已经成为白族群众欢迎宾客的最高礼仪和最具白族风情特质的茶艺文化。
首先,文化效应的合作共羸模式:注重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边际保护效应(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互动保护)与阴影保护效应(游客购物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调剂转化)相结合的合作共羸模式。
其次,文化竞争的合作共羸模式:大力实施文化保护的整合战略,重点结合传媒影视、旅游信息、演艺娱乐、体育健身、出版音像、美术广告、咨询会展等关联性产业对文化进行保护性宣传,提升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羸模式的市场竞争力和地位。
再次,文化关联的合作共羸模式: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国民经济体系中文化旅游产业的前向波及(政府主导保护)、后向波及(公众扶持保护)、纵向波及(文化产业促进)、间接波及(产业关联埋单)等关联性保护基础上,构建云南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体系的利润转移机制的战略对策。
通过对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色文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文化传承形式,有计划地将“点”(文化的教育传承、文化的媒体传承、文化的视觉传承、文化的学术传承、文化的地域传承、文化的公众传承、文化的市场传承、文化的旅游传承、文化的节事传承)连成“线”(文化的传承走廊),将“线”连成“区”(文化的传承区域),将“区”连成“网”(文化的传承网络),构建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特色鲜明、多样丰富的传承立体网络体系。
立足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沿线国家构建世界著名旅游区域,以现代立体旅游交通网络为依托,以旅游环境为背景,以旅游特色资源为基础,突出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旅游历史文化特色,绘好文化画,办好旅游节、做活特色篇,拓展生态游,连接产业线,挖深会商路;实施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名牌工程,着力推出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精品线路,使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形成以文化旅游产业精品为龙头,以品牌级文化线路为主干,以民族历史文化为导向,建立云南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合作共赢模式的立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