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策略探讨

2019-12-22 20:59徐玉芹
时代经贸 2019年27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医疗机构医疗

徐玉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党和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工程。在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基层医疗机构是最低层的单位,主要是由当地政府投资兴办,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于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为患者提供健康保障需求,是具有非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从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能够综合体现出一个国家的国民基本生活水平、社会整体福利建设的质量。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广大患者和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主力军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固定资产不仅是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更是从事医疗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证。然而我国目前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控制上还存在问题,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应有的重视,例如:缺乏科学而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管理手段缺乏科学化。因此,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从整体上统筹管理物质资源,提高物资保障效率,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隐含其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对医疗器械的立项采购缺乏有效规划

目前财政拨款、自筹资金是构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保持发展的动力,很多基层医疗机构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入手引进了各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例如: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惜花费重金购进大型医疗设备和固定资产,从而出现了盲目扩大投资、硬件战愈演愈烈的现象。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的采购部门对市场缺乏深入调查和研究,对本医疗机构的锁定物品,缺乏事前的统筹规划,缺乏对设备使用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最终导致采购回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效率低下。另外,再加之缺乏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制度,不仅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更造成固定资产提前损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固定资产,特别是专用设备是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服务良性运转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财力缺乏导致设备更新较慢,有的大型设备已经严重超期服役,一旦无法使用,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生育带来影响。而重新进行招标采购需要一个过程,这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

(二)缺乏科学而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与专职管理机构和人员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模较小、工作人员较少,再加之受经费的影响和限制并没有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缺乏专职人员进行管理。例如: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由财务部门兼任,但财务部门一般只有会计和出纳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还会负责一部分办公室和人事后勤的工作,从而造成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性。比如: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在购置资产后,财务部门只负责入账并不询问资产的去向;如果出现医疗设备和其他设备定义不严格的情况,很容易出现分类混乱的问题;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分别有各科室人员自行保管,但是由于科室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责任心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之缺乏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考核,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只关注使用,并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保养和维护,而导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维修成本不断攀升,大缩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力

目前有的基层医疗机构对固定资产的报废还存在处理方式随意、审批把关不严格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对固定资产的处置存在只增不减的现象,很多固定资产实物已经不复存在但仍挂在账上。这主要是由于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缺乏对固定资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固定资产的报废置之不理,固定资产的报废会减少单位领导任期内净资产的增长;另外,由于缺乏专职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的报废需要报同级财政国资委审批,程序较为繁琐,一些单位为了减轻工作量只关注固定资产的增加。

(四)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存在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问题

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大部分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固定资产开展清查工作,清查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做到摸清家底、有账可循。但是在实际清查中获得的准确信息较少。例如:基层医疗机构的相关部门只关注购置固定资产,并不关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导致家底不清;当固定资产购入后,由于管理不到位、缺乏监督力度和后续相关基础工作,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未能完全入账,一旦出现科室变动、设备转移、设备归还等处理时就会出现账实不符不是,从而增加了固定资产的盘点和管理难度。

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固定资产管理效率的有效建议和策略

(一)以人为本,尽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首先,提高思想认识。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应组织各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认真学习领导机关的指示精神,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是一项符合贯彻中央关于节约能源、建立资源节约社会精神这一伟大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其次,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理论素质。医疗机构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平时应增加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培训,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和范围进行详细了解,与时俱进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站在更高的角度来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岗位职责权限进行科学的设计

首先,对各类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系统性构筑。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进行统筹安排,在职能管理部门和领导层之间增设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其次,对相关的岗位职责权限进行合理划分。这就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应根据固定资产系统化管理的模式,对岗位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程

首先,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基层医疗机构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尽快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章办事,以便对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行为进行规范。一定要确保固定资产从进入单位到最终报废处置的某一个环节都有专人在进行管理。其次,将固定资产管理成效融入到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领导层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领导层到基层医护人员一起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融合在一起能够使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管理更具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第三,加大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监督力度。固定资产的各个处置环节中,一定要遵循先报批后处置的工作机制,对于尚未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审批流程的,不能擅自做主进行组织,否则将对相关当事人追究其责任。第四,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的清查和检查工作。

(四)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的精细化

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是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一切医疗项目的基础,也是所有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因此,基层医疗机构应从细节着手,细中求精,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简单而言也就是要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细、做精。

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部门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等方式来改善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此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在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能够为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障。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医疗机构医疗
湖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评审与分析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稿约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在医改大背景下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人员如何适应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诊疗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探究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